分享

详解盐铁论晁错篇,论儒家礼教的重要性,以及各为其主思想的源头

 渐华 2022-04-17

大家好,我是热带榕树,本篇我们共同探讨《盐铁论》第八章《晁错》相关内容。

所谓“晁错”,很好理解,字面意思,本场辩论的核心焦点,肯定与汉景帝削藩以及七国之乱有关。

不过关于这个议题,桑弘羊与贤良文学的立场,似乎都有些奇怪。

全文通读下来,你甚至可能会产生一种双方把剧本和发言稿,给拿反了的错觉。

一、立场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一下“晁错”篇的具体内容。

这场辩论,首先发言的仍然是桑弘羊,他的论点,大概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先是大谈了一番“忠孝仁义”理念,然后指责儒墨之徒,在七国之乱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到此为止一切还很正常,毕竟骂儒生么,基本等同于膈应贤良文学了。

可是接下来的第二部分,桑弘羊却突然话锋一转,开始为叛乱的诸侯说起好话来。

他辩护道,刘氏宗亲为什么要造反?还不是因为晁错不用制度,变更了祖宗之法。

汉景帝将其斩于东市,以谢天下,如此结局,难道不是自己害死了自己?

文章图片2

这番话要是从别人口中说出来,或许还不算奇怪。

问题是桑弘羊是谁?汉代著名改革家,当时最不保守的人之一。

从学派上讲,他和晁错都是法家人士。

从境遇上讲,他和晁错都因为变法,遭受了巨大的阻力。

从利害关系上讲,他们两人更是相隔好几十年,不可能存在任何利益方面的冲突。

再说了,只要翻阅《盐铁论》的其他章节也能清楚地认识到,桑弘羊绝对是一个非常反感复古守旧的人。

所以,他突然发表如此一反常态的观点言论,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个问题暂时先放一边,我们来看贤良文学的反驳,他们的言论同样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引用了很多典故,大致是强调了“忠孝仁义”的绝对正确性。这个没什么可说的,政治正确么。

然后第二部分,他们居然开始拼命维护晁错,对改革大加赞赏。

文章图片3

具体来说,削藩好啊,诸侯地盘太大了就会骄横,减少他们的力量,是为了后代万世考虑啊!

如此行为,难道不是最大的忠诚吗?

文章图片4

道理是这个道理,问题是,这也不符合贤良文学一贯的风格与立场啊!

而且到这里,整场辩论就这么突兀地结束了,好像大家都不愿意再继续讨论这个话题了。

对于“晁错”篇中,辩论双方所表现出来的奇怪言谈,我曾试图查阅借鉴一些资料。

然而目前无论是学术界还是网上,都很少有人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偶尔有人发表观点,归纳起来,大致也就是两种看法。

一种是认为《盐铁论》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错漏,有可能把双方的发言给写反了。

这个我不认同,因为“晁错”篇明显和上一章“非鞅”是连在一起的。

在“非鞅”篇结尾,贤良文学刚刚批评完商鞅,所谓:

“斯人自杀,非人杀之也。”

桑弘羊就在“晁错”篇中来了一句:

“斯亦谁杀之乎?”

如此明显的承接关系,存在讹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另一种是认为桑弘羊只在乎成王败寇,晁错死了,所以晁错所做的一切都是错的。

这个我也不认同,因为从《盐铁论》全书看,他不是这种立场跟着成败走的人。

既然如此,那么本章节中,双方反常的言论又要如何解释呢?

个人的看法很简单,这里建议大家先花一点时间,看一下上个章节“非鞅”篇的结尾,当时贤良文学抨击了商鞅的人品。

具体来说,就是指责其出卖好友,威胁公室,对百姓无恩,对诸侯无信。

所以秦孝公一死,举国攻之,连逃的地方都没有,这不是别人杀了他,是自己杀死了自己。

这个话一出口,桑弘羊一时间是处于下风的,所以他急于想挽回局面,而人越着急越容易口不择言。

我们要明确一件事,虽然现存史料上,对于晁错后来有没有被平反的问题,没有明确记载。

不过在汉朝的叙事体系中,他显然是作为一个正面人物被歌颂的。

文章图片6

比如《汉书》记载,汉宣帝时期,魏相曾经:

“数条汉兴以来,国家便宜行事,及贤臣贾谊、晁错、董仲舒等所言。”

既然大家对晁错的看法偏向正面,桑弘羊就要利用这一点了。

贤良文学不是在“非鞅”篇中言之凿凿,说商鞅搞改革触怒了所有人,被杀是活该吗?

那么按照这个逻辑,本朝的晁错是不是也是自寻死路?

这个问题一抛出来,贤良文学立马陷入两难境地。

如果说晁错也是活该,显然会违背了大众的普遍认知,“非鞅”中的长篇大论立马不攻自破。

而且还要冒政治不正确的风险。

如果说晁错不是活该,再看看“非鞅”篇末尾对商鞅的负面评价,简直是打脸。

总而言之,桑弘羊通过骂晁错的方式,用反问的手法,给对手出了个大难题。

贤良文学又要自圆其说,又要顾忌政治正确,于是也只能先肯定忠孝仁义,大力夸赞晁错,然后想办法找机会反击。

因此,整个“晁错”篇中,双方实际上都是为了辩论而辩论,为了抬杠而抬杠。

用现在的话说,属于辩论上头以后,无意识偏离己方原有立场的情况。

双方可能也都意识到了这点,所以匆匆结束了对晁错的讨论。

以至于本章节篇幅短小,结尾突兀,好像很多话都没说出来一样。

二、礼教

弄明白了以上问题,我们就可以对“晁错”篇的内容进行分析了。

桑弘羊是这么抛出论点的,他首先引用了《春秋公羊传》中的典故,所谓:

“春秋之法,君亲无将,将而必诛。”

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求臣子对君主,儿子对父亲,必须绝对忠诚,不能起谋反叛乱之心。

否则就算没有付诸行动,也是可以被诛杀的。

其对应的是儒家等级制度,即贵贱有等、长幼有序,不能以下犯上。

这里插个题外话,现代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套伦理准则,完全是腐朽传统文化的代表。

不但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还泯灭了人性的独立与自由。

但是从历史全局角度看,任何没有收益的行为,都是无法长久维持下去的。

所以儒家等级制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对于古代华夏的组织架构、动员模式,甚至是族群认同,我在之前的很多视频中已经详细讲过了。

简单来说,儒家即宗族,古代华夏史,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宗族的发展演变史。

周天子以宗族,创造出了早期的文明认同感,汉唐以强宗大族,维系着地方秩序和社会生产。

具体内容见传送门(点击此处查看),本文篇幅有限,不多赘述。

此前有人在评论区问我,既然宗族和早期原始部落,都是以血缘为基础的组织,那么宗族比起部落,又有什么不同呢?

两者当然是有区别的,宗族先进就先进在等级制上,或者说,宗族之所以不同于部落根本就在于礼教。

文章图片9

部落是一个非常不稳定,且难以发展壮大的组织。

不稳定,在于其内部等级时常变动,通常是强者为尊,谁年轻力壮谁说了算。

难以发展壮大,是因为部落人口增多,达到临界点后,总是要分家的。

分家后刚开始可能还有点感情,两三代人后,谁认识谁啊?

退一步讲,在全是部落的社会里,就算哪天突然天降猛人,一统四海。

猛人死后,毫无凝聚力的帝国,也会立刻土崩瓦解,上一辈人奋斗的成果,绝无可能传递给下一代人。

以上现象在古代典籍中并不罕见,草原上很多游牧王国即属此类。

可是礼教出现后,一切就完全不同了,儒家用等级制,规定了每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

比如“天地君亲师”,君主的等级要高于亲人,亲人的等级要高于老师。

文章图片10

再比如祭祀的时候,家族里谁站前面,谁站后面,都有严格的顺序要求,类似的规矩直到今天,还在部分地区有所残留。

电视剧上常看到的,两个陌生人见面,开口就问年岁,是否白身,哪一年中的科举,实际上就是在打探对方的等级。

那么这种等级制,或者说礼教,究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首先是宗族内部,人人都有明确的位置,谁服从谁,谁指挥谁,分工明确。

两个小辈发生了冲突,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不是靠拳头解决问题,而是找长辈或者德高望重的老人仲裁。

类似的规矩外延到社会上,比如张家和王家有矛盾。

他们都会找等级更高的县令说理,而县令之上,还有郡守,再往上还有丞相、皇帝。

这实际上就是通过等级制,选出“最终裁决者”。

用“裁决者”实现秩序的“无可争议性”,最大限度避免了内耗,提升了稳定性。

其次,等宗族壮大后出现了分支,哪怕过了好几代人,关系已经相当疏远了。

再见面的时候,一查族谱,马上就知道彼此之间,几代人以前是什么关系,应当以什么礼节相处。

文章图片11

这样过起日子来,是有天然的亲近感和向心力的。

强悍的武力只能短期统治人们的肉体,而以宗族为基础建立的国家,彼此间是能够在心理上凝聚成共同体的。

理论上,有了礼教,宗族的规模就能无限扩大,乃至于成为帝国这样的庞然大物。

这些特性,是文明走出部落,迈向更广阔的天地最不可或缺的东西。

所以,《资治通鉴》开篇就写道:

“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

春秋时期,于奚救了卫国一个大夫,《左传》记载,他不要物质赏赐,只请求朝见时能享用诸侯礼节。

孔子听了感叹道,宁可多给他些封地,也不能答应这种要求,因为:

“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随后又进一步解释道:

“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若以假人,与人政也。政亡,则国家从之,弗可止也已。”

礼教之重要,可见一斑。

三、辩论

好了,讲了这么多东西,似乎扯的有点远了,让我们继续回归《盐铁论》。

那么大家现在应该明白,儒家等级制对于古代华夏的重要性了吧?

文章图片12

等级制一旦瓦解,文明的组织体系就不复存在了。

因此桑弘羊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当时最不可否定的政治正确。

要是有人反驳,做个不太恰当的类比,其杀伤性,基本等同于和种族主义者谈混血,和民族主义者论普世。

在占据了道义制高点后,他又接着论述:

“日者,淮南、衡山修文学,招四方游士,山东儒墨咸聚于江淮之间。”

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是个平平无奇的陈述句,但其中有个关键词“修文学”。

所谓“文学”,在法家的话术体系中,是个贬义词,有不务正业,以文乱法,不劳而获吃白饭的意思。

比如《韩非子》中就有这样的字句:

“息文学而明法度,塞私便而一功劳,此公利也。”

还有骂的更狠的:

“工文学者非所用,用之则乱法。”

总之,桑弘羊想表达的意思是,长幼尊卑是帝国最不可动摇的准则。

以前七国之乱的时候,儒墨游士受诸侯国招揽,整天不务正业,图谋不轨,最终发动叛乱。

文章图片13

那么晁错不尊祖宗之法,大肆削藩,最终被杀,难道也是活该吗?

上文已经讲过了,这个问题不管如何回答都是两难。

贤良文学显然很难受,他们不得不引用大量典故,维护己方的道义立场。

首先,长幼尊卑当然是正确的,也是儒家先贤们竭力维护的。

孔子不饮盗泉之水,曾子不入“胜母”之地,孔子听闻陈成子弑君,沐浴而朝,请求发兵讨伐。

陈文子因为国君被杀,连家产都不要就去了其他国家。总之:

“君子可贵可贱,可刑可杀,而不可使为乱。”

既然儒家这么正直,参与七国之乱的儒墨之徒又怎么解释呢?

贤良文学又说道,人是不是君子,关键看行为。

像发动叛乱的那帮儒生,就算嘴上说的很漂亮,也应该被当做乱臣贼子来看待。

文章图片14

当然了,他们是他们,我们是我们。所谓:

“春秋不以寡犯众,诛绝之义有所止,不兼怨恶也。”

古代的圣贤是不会因为一个人有罪,牵连一大片的,否则天下就没有好人了。

言下之意,我们和参与七国之乱罪臣不是一块的,不要一打击就是一大片。

晁错因为诸侯力量过大而削弱他们,是为了子孙后代考虑,正所谓各为其主,他做的又有什么不对呢?

这里我来解释一下“各为其主”这几个字。

其实在华夏传统文化中,对忠孝仁义的认定是非常宽泛的。

你可以是我的敌人,但只要你忠于自己的主公,就算誓死不肯为我效力,我也敬你是条汉子。

就像大家读《三国演义》,即会为了诸葛亮的鞠躬尽瘁而热泪盈眶。

也会为了从事王累以死劝阻刘璋,拒绝刘备入川而感动万分。

哪怕刘备、刘璋完全分属两个敌对阵营。

这实际上也和等级制有关。

为方便大家理解,这里举个例子,相比于父亲和隔壁家的长辈,你更应该尊敬谁?

按照儒家的价值观判断,你显然更应该尊敬自己的父亲。

那么隔壁家的儿子,会更尊敬谁呢?显然也是自己的父亲,而不是你家的长辈。

那么两家一旦发生冲突,各自的儿子维护各自的利益,是不是都符合了道义准则?

这种关系外延到社会上,就是各为其主的思想

比如三国时期,群雄争霸,为什么诸侯们一个个都喊着要匡扶汉室,而不是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

因为皇帝等级是最高的,大局未定前,你脑子发热一嗓子喊出去,合法性就没了。

不过皇权虽然不能僭越,各路诸侯之间就没那么客气了。你有你的宗族亲信,我有我的心腹臣子,所谓忠臣不侍二主。

你效忠你的主公,我追随我的明主,大家虽然阵营不同,坚守的却是同样的理想。

贤良文学提这一点,表面上是在为晁错说话,但个人观点,他们多多少少,也有些为七国之乱中的儒生们说话的意思。

毕竟各为其主,晁错忠于朝廷没错,难道儒墨游士效力于诸侯,就有错了吗?

毕竟当时吴楚大军,打的是“清君侧”的口号,并没有直接说要把汉景帝怎么样。

当然,由于政治正确的问题,这些话在汉朝肯定是不能明说的,只能隐喻。

到这里,《盐铁论·晁错》篇也就全部讲完了。


参考资料:

《汉书》

《左传》

《韩非子》

《盐铁论》

《资治通鉴》

《春秋公羊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