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醒:在微信公众号平台新的推送规则下,如果您想及时看到“建模作文”的文章,请在阅读后,点击文末的“在看”,或者将“建模作文”设为“星标”。 请同学们先看下面两篇文章,注意比较二者的优劣,思考二者的差别。 【建模前】 不朽的知音 内蒙古林东一中 魏薇 那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她经久不衰;那是一个传奇的故事,她曲折动人;那是一个凄美的故事,她婉转幽咽。 月光如水水如天。湖心处的小舟传出阵阵琴声,那是世人敬慕的抚琴高手俞伯牙。他的琴声时而低缓如流水之静柔,时而高亢如大江之奔流。可是只有他自己解其意。“巍巍乎若泰山,汤汤乎若流水!”他听到了一个触动心弦的声音,急忙跨出舱外。只见一个樵夫伫立岸边,那就是钟子期,是懂得伯牙琴声的钟子期。一曲高山流水,一对贴心知音,成为这圆月夜最美的风景。 一年后,还是一样的月光,一样的流水,一样的瑶琴,一样的伯牙,而子期却只能在天上听这曲高山流水了。知音已去,留琴何用?伯牙猛然将琴举过头顶,毅然摔碎在子期墓前。从此以后,没有人再听过那曲高山流水,却让所有人都记住了那个美丽的故事。 那是灯下的一个女子在读信,那是几滴泪流过脸庞,那是一种撕心裂肺的思念。蔡锷将军病重危急,小凤仙远在北京,不能相见,这是怎样的一种痛苦啊! 记得当初将军倚坐在窗边,安静地讲着自己的心事,小凤仙静静地听着。在将军眼里,她不是一个普通的风尘女子,而是上天赐予的红颜知己;在小凤仙眼里,眼前的不是一个身经百战的英雄,而仅仅是一个需要理解的男人。也是因为相知,这两个本不是一条路上的人,终于能走到一起了。“偷运”将军,两人上演了一出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的传奇好戏,曲折,惊险,动人。 然而将军毕竟是将军,将军是为了国家活着的,风尘女子怎能时刻相伴?蔡锷将军逝世后,没有人再见过小凤仙。 这样的知音故事,让人感慨连连。 那是一个王朝的最高峰,那是一个爱情的经典。他们同是因为音乐舞蹈走到了一起,上演了一出凄美的悲剧。他们月下盟誓,那是其他天子从未有过的举动。他们共编乐谱,携手演奏,永结同心。因为他们不仅仅是夫妻,更是知音。马嵬坡上,美丽绝伦的杨贵妃,将爱与死演绎得惊天地泣鬼神。玄宗自此郁郁寡欢,直到终了。知音已去,苟活何意? 穿越千年的感情,因为知音,而变得不朽。 【简评】 本文选用了三个事例,比较完美地演绎了“知音”这个话题。 但是,读来感觉人物还是有些单薄瘦弱,不很丰满,同时感染读者的力度还小一些,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细腻感人的细节刻画。 【建模后】 不朽的知音 内蒙古林东一中 魏薇 那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她经久不衰;那是一个传奇的故事,她曲折动人;那是一个凄美的故事,她婉转幽咽。 月光如水水如天。湖心处的小舟传出阵阵琴声,那是世人敬慕的抚琴高手俞伯牙。他的琴声时而低缓如流水之静柔,时而高亢如大江之奔流。可是只有他自己解其意。“巍巍乎若泰山,汤汤乎若流水!”他听到了一个触动心弦的声音,急忙跨出舱外。只见一个樵夫伫立岸边,那就是钟子期,是懂得伯牙琴声的钟子期。一曲高山流水,一对贴心知音,成为这圆月夜最美的风景。 一年后,还是一样的月光,一样的流水,一样的瑶琴,一样的伯牙,而子期却只能在天上听这曲高山流水了。知音已去,留琴何用?伯牙双眼噙泪,仰天长啸,猛然将琴高高举过头顶,毅然摔碎在子期墓前,碎屑纷飞,琴弦俱断。 一时间,天地风云变色,流水停滞哀鸣。 从此以后,没有人再听过那曲高山流水,却让所有人都记住了那个美丽的故事。 那是灯下的一个女子在读信,那是几滴泪流过脸庞,那是一种撕心裂肺的思念。蔡锷将军病重危急,小凤仙远在北京,不能相见,这是怎样的一种痛苦啊! 将军脸色凝重,凝如严霜,重如铁石,倚坐在窗边,用无限深沉的语调,讲着自己的心事;小凤仙双手托腮,眼睛定定地盯着窗外,静静地听着,往日柔情似水的双眸,变得深沉而又坚毅。 在将军眼里,她不是一个普通的风尘女子,而是上天赐予的红颜知己;在小凤仙眼里,眼前的不是一个身经百战的英雄,而仅仅是一个需要理解的男人。也是因为相知,这两个本不是一条路上的人,终于能走到一起了。“偷运”将军,两人上演了一出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的传奇好戏,曲折,惊险,动人。 然而将军毕竟是将军,将军是为了国家活着的,风尘女子怎能时刻相伴?蔡锷将军逝世后,没有人再见过小凤仙。 这样的知音故事,让人感慨连连。 那是一个王朝的最高峰,那是一个爱情的经典。他们同是因为音乐舞蹈走到了一起,上演了一出凄美的悲剧。 月华如水,他们手牵着手,慢慢跪下,互相深情地凝望之后,对着皎洁的月亮,发出了同生共死的誓言。他们共编乐谱,携手演奏,永结同心。因为他们不仅仅是夫妻,更是知音。马嵬坡上,“赐死贵妃!”的呼声震天动地,玄宗老泪纵横,掩面痛泣。美丽绝伦的杨贵妃,将爱与死演绎得惊天地泣鬼神。玄宗自此郁郁寡欢,直到终了。知音已去,苟活何意? 穿越千年的感情,因为知音,而变得不朽。 【建模评点】 建模后的文章,对几个关键的细节作了放大处理,我们读来,好像那场景是亲眼所见,历历在目,鲜活非常。这样,感染的力量就大多了。 你比较一下,是不是? 【建模导引】 细腻感人的细节,可以把读者带入情境中去,既让读者印象深刻,又让读者心弦被拨动,从而诱发情感的参与。 从建模前文章看,第一个故事,“摔琴”部分可以膨胀放大。写好了,可以使读者被深深感动。 第二个故事,蔡锷讲心事、小凤仙静听部分可以放大。 第三个故事,月下盟誓、马嵬坡上两部分可以放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