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亲毛顺生去世,主席送给父亲的挽联,为何由私塾老师代撰?

 lixj1028 2022-04-17

“我们共产党人, 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信什么鬼神。 但生我者父母, 教我者党、 同志、 老师、 朋友也, 还得承认。 我下次回来, 我还要去看看他们两位。”——毛泽东

1959年6月25日下午,毛泽东回到了自1927年离开后,便阔别了22年的故乡韶山冲。此时他所致力的中国革命事业早已成功, 他亲手缔造的人民共和国诞生也已有十年。

站在自己故居里,对着父母的照片,毛泽东伫立了好久。他指着照片对随行人员说:“这是我的父亲、母亲。我父亲得的是伤寒病, 我母亲头上生了疱,穿了一个眼。只因为是那个时候……如果是现在, 他们就不会死了……”

第二天清晨,毛泽东来到了故居对面一座名叫楠竹的小山上,毛泽东的父母,便长眠于此。

他折下一枝松枝,对着父母的坟茔三鞠躬,嘴里默念:“父亲、母亲我看望你们来了! 前人辛苦,后人幸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然后将松枝插在父母坟墓前的泥土上,作为祭奠。

当天晚上,毛泽东辗转反侧, 夜不成寐,作下了《七律·到韶山》一诗。

诗的第一句为“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据说毛泽东一开始用的是“哭逝川”,后经反复推敲,又将“哭逝川” 之中的 “哭” 改为“咒”字。也许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对于家乡和父母的那份感情用,岂是一个“咒”字了得!

文章图片1

穷则思变的能人

不知道为什么,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似乎是一个小气、刻薄、吝啬、独裁而又自私的人,毛泽东与父亲的关系并不亲密。

但实际上,毛顺生是一位穷则思变、经营有道、教子有方、严中有爱、富而不奢、克己奉公的能人,毛泽东对父亲的感情也特别深厚。

文章图片2

毛顺生是旧中国一个平凡而又普通的农民 , 也是一个意志坚强、精明能干的严父 。

他的身上不仅集中了劳动人民的克勤克俭、刻苦耐劳等优秀品格 ,还有中国人的勤劳勇敢和一往无前的精神。这些精神品质,对少年毛泽东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

毛家祖上是贫农,到了毛顺生手里才逐步富裕起来。这与毛顺生的勤俭持家、精明能干是分不开的 。

毛顺生 10岁那年,父亲毛恩普为他迎娶了比他年长3岁的文七妹。

文章图片3

7年后,毛恩普把家里所有的财产——5间半茅房、两块柴山和 15 亩水田的经营管理权交给了年仅17 岁的毛顺生,同时交到毛顺生手上的,还有家里购田买房所欠下的几百块钱的债务。

这与其说是给了毛顺生一付家业,倒不如说是给了他一副生活的重担。

接过毛家的“家业”后,毛顺生这位年轻的农夫寒来署往,起早睡晚,一步一个脚印地辛勤耕耘着。但一年年过去了,毛家的家境却丝毫没有好转,毛顺生也越来越来感觉到了郁闷和无望。

穷则思变。见种田致富无望,毛顺生便投奔到曾国藩创办的湘军,想挣点银钱。

虽然这次入伍的时间并不长,也不可能有多少金钱上的收获,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湘军的这段历练,让毛顺生见了世面,也学到了一点商品经济的思想。

文章图片4

所以毛顺生回家后,一改过去的单一生产方式,一边务农,一边开始经商起来。

毛家共有水田 15亩,年收谷约60 担。除了35 担自已吃之外,尚有 20多担结余,这就是毛顺生经商的原始资本。

毛顺生把家里东侧的一间屋子改成了大米加工作坊,将稻子在这里加工成大米出售。后来,他又从韶山、湘乡买进稻谷,加工后运到湘潭等地出售,渐渐有了一点积蓄。

有了积蓄后,毛顺生又做起了猪牛肉生意。他自己喂养了几头猪,又买了一只母牛承包给他人喂养,生意越做越红火,越做越兴隆。

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毛家终于在毛顺生的手里告别了贫困,迎来了富裕。昔日父亲交给他的那5间半破烂茅房,变成了10间半瓦房。

和普通的地主老财不同,致富之后的毛顺生,在子女教育上面非常严格。毛泽东曾回忆说:“我刚识了几个字时,父亲就让我开始给家里记帐,要我学珠算。他是一个严格的'监工',看不得我闲着,如果没有帐记,就叫我去做农活。”

想为儿子设计人生道路

为了使家业后继有人 , 1910年秋 , 毛顺生决定送毛泽东去湘乡东山小学堂学习。正是这个决定,让毛泽东迈出了人生转折的第一步 。

尤其难得的是,毛顺生这个农民,却非常关心家乡的公益活动。1919 年,韶河上修筑石拱 桥,毛顺生就曾慷慨解囊,捐了4块大洋,盖过了许多地主之家,居个人捐款的第三位 。

毛顺生的缺点是没有多少文化,在教育儿子上面比较简单粗暴。少年时的毛泽东,曾经与父亲爆发过一场冲突。

当时毛泽东因为一件小事与父亲吵了起来,毛顺生于是骂毛泽东“懒而无用”,激怒了毛泽东。

文章图片6

毛泽东不但和父亲顶了嘴,还准备离家出走。毛顺生一边骂儿子,一边命令儿子跟自己回去。毛泽东则不甘示弱,跑到一个池塘旁边,威胁说如果父亲再逼自己,自己就跳下去。

在母亲的劝说下,这场父子之间的争吵以毛泽东跪一条腿磕而结束——前提是,父亲不得再因为这件事打毛泽东。

也许正是毛泽东的这个回忆,才让人产生了错觉,认为毛顺生是一个很有商业头脑的农民,但性情暴躁、专制,对孩子缺乏父爱和温情。

再加上毛泽东的母亲逝世时,身在长沙的毛泽东闻讯后马上带上在长沙读书的弟弟毛泽覃,星夜赶回家奔丧,为母亲守灵,还写下了著名的《祭母文》;

而父亲去世时,毛泽东却没有回家参与操办父亲的丧事,这更让人觉得毛泽东与父亲的关系比较恶劣。事实果真如此吗?

文章图片7

客观地说,毛顺生并没有让儿子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的想法,毕竟这与他这个务农为生的人来说,距离有点远。

他只希望儿子能“恭敬祖宗、供养父母、勤劳本业、发财至上”,就心满意足了。所以他要求毛泽东只读那些“正经有用的书”,将来能继承家业,不做一个游闲放荡的人就够了。

毛顺生希望儿子能按照自己的人生模板来生活,能做一个乡下的土财主就是最大的成功;可毛泽东对此不屑一顾。这就免不了要和父亲抗争,父子之间总是会爆发这样那样的争吵。

毛泽东13岁那年,祖父去世,母亲又因为生了弟弟毛泽覃而无法下地干活。为了多一个人干活,父亲蛮横地中断了毛泽东学业,这也让毛泽东记恨了好久。

文章图片8

他后来回忆说:“我十三岁时离开课堂,开始整天在田里劳作,白天帮长工干活,做着大人的工作,晚上回到家还要帮父亲记账。”

对于毛泽东这样爱读书的人来说,没有书读,生活过得异常苦闷,只好利用晚上的时间去读书。为了不被父亲发现,他不得不窗户遮住,不让父亲看见灯光。

16岁那年,毛泽东提出要继续学业,父亲却不同意。父子二人于是又一次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毛泽东一气之下,离家出走,跑到一个亲戚家里读了半年书才回来。毛泽东自己也承认:“我学会了恨他……”

文章图片9

隐藏着的父爱

正是和父亲的抗争,让毛泽东逐渐养成了不屈不挠的倔强性格。越是遇到压迫,越是要反抗。这个性格,也让他在革命低潮时,面对反动派的追击围剿,从不气馁,带领中国共产党人战斗到底,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这种'叛逆者'的性格,某种程度上正是由于父亲的'压迫'而形成的。

文章图片10

毛顺生是不爱儿子吗?当然不是。

在毛泽东第一次离开韶山冲求学时,母亲文七妹眼睛哭得通红地拉着毛泽东的手,一遍一遍嘱咐着:'三伢子,装好的辣椒带上了没有?你是头一回出远门,在外面莫要吃冷的,莫喝凉的,要注意加衣服哟!到了学校就写信回来哦!'

一向很少说话的毛顺生,也对毛泽东叮嘱道:'石三,你在外面要呷饱饭啰!钱用完了给我来信就是,我会带来的。'

毛泽东和家人道别后,弟弟毛泽民追了上来,拉住毛泽东的衣袖告诉毛泽东:'哥哥,爹哭了!'

文章图片11

毛泽东转过去头去,看到父亲一向不苟言笑的脸上,满是泪水。他再也无法自抑,猛地跑回来,在父母面前'扑通'一下跪了下来,连磕了三个头。

这时的毛泽东,一定想起了父亲平时除了对自己的严厉之外,暴露出来的那些舔犊深情。

毛泽东想起了自己8岁那年,父亲在外地买了两头猪回来,听到“石三、石三”的亲切呼唤,毛泽东连蹦带跳地朝父亲迎面跑去。父亲不断地是醒:“三伢子慢点跑!莫绊倒了呀!”

毛泽东跑到父亲面前,毛顺生一边抚摸儿子的脑壳,一边蹲下去在搭链里翻寻:“三伢子,你猜爹给你买了什么东西?”

毛泽东搂着父亲脖子,看着父亲从搭链里取出了纸笔和一本《三字经》后,高兴得摇晃着小脑袋说:“噢,我要读书了,我要读书了!”

不久后,毛顺生带上腊肉、鸡蛋和4吊钱,把毛泽东送进了南岸私塾,并对先生说:“邹先生,请您管严点!”

毛顺生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所以在毛泽东16 岁的时候,他一心想让儿子去湘潭的一家米店当学徒,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行当。

这位严厉的父亲没有要求儿子成为一名'光宗耀祖'的大人物,只希望为儿子既能下田种地,又能识文断字,将来子继父业,让毛家越来越兴旺发达。

文章图片13

所以他一心一意为儿子设计好人生的道路,想把自己的财产和本领都传给儿子。年轻气盛的儿子,当时又怎能体会到父亲这深沉的大爱呢?

现在想来,毛顺生之所以对毛泽东这个大儿子特别严格,也许与他内心那种传统的'长子继承家业'意识有着很大关系。

正是因为把毛家兴旺的期望寄托在毛泽东身上,所以他对毛泽东就非常严苛。

文章图片14

对小儿子毛泽覃,毛顺生的态度就大不一样,几乎从没有打过毛泽覃,对毛泽覃平时的调皮捣蛋也多是听之任之。所以毛泽民曾回忆说:“小时候我和大哥都很羡慕三弟,有人疼有人爱,我和大哥就没有这样的待遇。”

但毛泽东是一个有着鸿鹄之志的革命者,正如他少年时代写的那首诗所说的一样:“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他要走出韶山,走向那个陌生的世界,去改变贫穷落后的中国,解放千千万万受苦的人民群众。这份抱负,是父亲从未有过,也不可能有的。

文章图片15

请人代撰挽联的原因

当然,毛泽东与父亲的关系,也并不只有对立、对抗和斗争, 也有融合和统一的时候,也充满着父子深情。母亲逝世后,为了怕父亲伤心过度,毛泽东特意将父亲接到长沙 , 和自己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

在父亲 50虚岁生日之际,毛泽东又特意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 , 并请来几位挚友 , 为父亲祝寿 。

这天 , 他和弟弟毛泽覃陪父亲以及在长沙的伯父毛福生一起到照相馆照了一张相 , 这也是他们父子留下的唯一一张合影 。

文章图片16

1920年1月30日,毛顺生因急性伤寒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终年50岁。此时距离毛泽东的母亲去世只有三个多月。

母亲去世后,毛泽东听弟弟泽民说,母亲临终时还在呼喊着他的名字,不由得心如刀绞,悲痛至极。

那一次,他挥笔写下了一生中最长的一首长诗《祭母文》,将自己的悲痛、思 念、惆怅和感恩之心表达得淋漓尽致,还亲自为母亲撰写了那副著名的挽联:“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需补;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

遗憾的是,父亲去世时,毛泽东却没有机会亲自送父亲最后一程。

文章图片17

这并不是毛泽东不孝,更不是他对父亲有什么意见,而是父亲去世时,毛泽东为正率领湖南“驱张请愿团”在北京奔走联络,向北京和全国人民揭露张敬尧在湖南的种种罪行,宣传'驱张斗争'的意义,直到1920 年7月7日才返回长沙,根本无法赶回家乡为父亲送葬。

作为弟弟的毛泽民,十分理解哥哥,也知道哥哥对父亲的深情,所以出面请毛泽东的私塾老师毛麓钟代笔,以毛泽东兄弟三人的名义撰写了一副挽联:'决不料一百有一旬,哭慈母又哭严君,血泪虽枯恩莫报;最难堪七朝连七夕,念长男更念季子,儿曹未集去何匆。'

文章图片18

这是一副形象生动逼真、感情浓郁异常的绝妙挽联。但据李敏之女孔东梅在其《翻开我家老影集∶我心中的外公毛泽东》一书中回忆,这幅挽联,是曾外祖父毛顺生生前自撰的,而并非毛麓钟代笔。

孔东梅在书中这样写道:“转过年的一月份, 曾外公就因伤寒病去世了, 时年五十岁。

只有泽民外公为他送终。我听说粗通文墨的曾外公生前曾自撰了'决不料百年有一旬’的一幅挽联, 老人此时的心境让人一目了然, 不由使我开始理解他了。……虽然外公从小是父亲的反对派, 常常与父亲对立。

文章图片19

但当他离家读书, 特别是在长沙完成学业后, 对父亲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改变, 并且开始非常用心照顾老人。

也许那时外公已经认识到: 父亲虽然暴躁, 但还是出于爱儿心切,像人们常说的'恨铁不成钢’。可以说: 外公的精神品格中,已经融入了曾外公的心血。”

孔东梅的这个说法有值得商榷之处,因为这件事她只是“听说”的。

文章图片20

从内容上来看,这副挽联对仗工整,毛顺生很难有这种文字水平;

挽联的语气上也未见自慰、自嘲、自评与寄意重托等自挽联特征,其内容纯粹是儿辈哭灵悼父,所以现在的主流还是认为这是毛泽民出面请毛麓钟撰写的,不是毛顺生的自挽联。

半年后,毛泽东回到湖南,特意在紧张的革命工作中挤出时间回到韶山祭拜父亲,并向毛泽民了解父亲病情和丧事办理详情,为自己没能赶回尽到孝心而深感愧疚。

文章图片21

结语

在1959年那次回乡中,毛泽东还对陪同的罗瑞卿说过“下次回来,我还要去看看他们两位”的话。

这时毛泽东已经深深的体会出自己父亲那深沉的父爱,比母亲的母爱一点也不遑多让。从前和父亲之间的所有矛盾和摩擦,在这一刻早已烟消云散。

这次回乡,毛泽东还用湖南话向陪同人员说出了自己的一个心愿:“咯个地方倒很安静, 我退休后,在咯块子给我搭个茅棚子住, 好吗?”

文章图片22

两年后, 按照毛泽东心愿的滴水洞别墅建成。七年后的1966 年,毛泽东也住进了这个被他 称作“西方山洞”的“茅棚”。

然而因种种原因,他再也没有回到离他近在咫尺的老屋,再也没有机会去父亲母亲的坟前烧上一只香。1959 年的那次回乡,竟成了他人生中对逝去父母的最后一次祭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