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聊读过的一些散文集

 豆芽悟 2022-04-17

最近读完周晓枫的《幻兽之吻》,这是一本关于动物的散文集。作者在书中写到各种动物,她对这些动物的观察十分细微,对它们的生存处境又有她自己独特的观点。这深深吸引了我。

我回想起几年前在公众号分享过几篇余秋雨的历史散文《文化苦旅》、《山河之书》的读书笔记。

一个是写动物,一个是写人与物(但写物时最终都还是回到人身上)。一对比后,想试着聊聊我从散文中看到了什么?

散文负责提问题

上面的散文作家周晓枫、余秋雨在书中,都会不时提出一些问题,但我们几乎看不到一般人想知道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实用主义者们可能会认为,这样的话我读散文有啥用?

这正是我接下来想说的点:散文只负责提问题。

我们知道社会上有不同的职业,比如作家、文学评论家、政治家、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管理者等。

每一种职业都有其职责,比如说作家是写出好的作品(当然好的定义很难有统一标准,但在及格线上下还是容易分的);科学家是能推进科学事业向前发展(比如有新的发明创造,或者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工程师是能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

如果我们有了这层共识,就可以理解散文家为什么只负责提问题了。他们对生活、社会、世界往往有异于常人的观察、思考,也善于将其所思所见,表达到作品中。提出解决方案并不是他们的强项,也不该是他们的强项。

但他们提出的问题,却值得世人玩味、再思考。于是政治家、科学家们可能就着他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些改革、研究。

这是我们作为读者,值得理解的一个道理。

散文只要做到符合逻辑,不求精确

作家的特点是感性多于理性,这也是人文学科的特点。人文学科不同于自然学科,它们无法精确用一个公式表达人的情绪、偏见等,但它们往往指出了一个方向。

大部分的散文集中,我们可以看到散文家清晰的思路。他们的作品一般也不会违背生活、科学常识,这做到了逻辑合理,但作品中极少出现具体的数字。追求精准是科学家、工程师们干的事。

但如果你认真看,散文家们提出问题的同时,往往也加入了他们的分析视角。下面我引用周晓枫在【血童话】这一章中,讲到我们熟知的“三只小猪”的故事,作品中一段话:

我难以区分肉食者和素食者。《三只小猪》里的情节让我生畏。狼吃了两只小猪,还想吃第三只小猪,却输给了后者的智慧…狼从烟囱里滑落到滚烫的开水里,被第三只小猪煮熟,成了小猪的晚餐。这样的情节令我吓了一跳——因为吃猪的狼在我的常识里,而吃狼的猪完全在我的常识之外,它简直像潜伏的怪物。狼在前面已经吃了两只小猪,如果两只小猪刚下肚,第三只小猪如何区分狼皮之下 ,谁是谁的肉?能不能说,第三只小猪正在吃自己兄弟的尸块?还是说,那最后的胜者,有权煮熟、吃掉所有?因为第三只小猪,是童话里被赞美的英雄。

周晓枫的这段内容与分析,我觉得加入了关于社会学科的分析视角。有心的法学家,可能会去深究第三只小猪是正当防卫吗?小猪有执法权吗?

散文的另一个作用:言不敢言

周晓枫在书中,提到一句话:有一种鱼叫海象鱼,它的舌头真的有硬骨。这是写作者的理想,成为大作家,应该在舌头上生出硬骨和反骨。

我们为什么喜欢看不一样的观点?大抵是因为其他那些耳熟能详的话,都没啥新意,也没啥洞见,人云亦云。

不论是莫言的小说、路遥的小说,上面两位散文家,我们都能看到作品中都有蕴含反骨的内容,只是尺度不同而已。

身边也有些朋友喜欢写散文,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可以让其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毕竟作者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大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特点,我们不能给作者随便扣上帽子。

好的文学作品,能让不同人读出自己不同的理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