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届郑州二测“陈独秀对青年的六条希望”优秀作文展示(一)

 大海边看语文 2022-04-17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陈独秀


 

2022届郑州二测“陈独秀对青年的六条希望”佳作展示(一)

                      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郑州市2022届二测)    

    陈独秀先生的《敬告青年》一文发表于1915年9月,是他为自己主编的《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所写的发刊词。文中说,“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强调青年对社会的重要作用,并就此对青年提出六条希望: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先生所处的时代黑暗动荡,百弊丛生。而如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那么先生当时对青年提出的六条希望在当代是否仍有意义?请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条论述。  

    要求:透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解析:

(微信公众号:大海边看语文)  

   这是一则名言式任务驱动型作文,本着立德树人的原则,培养考生对世事万物的认知及思考能力,使其传承新青年精神,勇肩时代重任,争做时代新人。

可以先看任务段,了解一下命题人所布置的驱动任务。引导语先阐述了新旧时代的不同,对比鲜明,进而布置了写作任务:先生提出的六条希望在当代的意义,并从六条希望中选择出感触最深的一条进行论述。由此可知,是六选一,选定后需紧扣青年的该项品质新时代新时期意义进行阐述,且需紧扣“新青年”这个特殊群体。故而,六选一的短语是关键词之外,“新时代”“新青年”也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词。

要求段较为常规。

重点看材料段。材料段先提及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强调了青年对社会的重要作用,然后重点写了他对青年提出的六条希望,而对这六条希望的深刻内涵的解读,则可见考生的感悟及思考能力。第一条“自主的而非奴隶的”,是希望青年有自主的思考和见解,有独立的人格,拒绝奴化无自我;第二条“进步的而非保守的”,是希望青年思想解放,力求进步,拒绝保守不前;第三条“进取的而非退隐的”,是希望青年勇于担当,与时俱进,拒绝退隐无为;第四条“世界的而非锁国的”,是希望青年放眼世界,与全球接轨,拒绝闭关锁国小国寡民的心态;第五条“实利的而非虚文的”,是希望青年务实践行,注重落实,拒绝空洞说教,空谈误国;第六条“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是希望青年科学严谨,崇尚理性,拒绝一味空想,沉溺于想象。

每一条都有正反两面的词语,那么考生可以从正反两面进行对照式的论证,也可以抓住正面词语,深入解读其内涵及作用,而对应的反面词语最好不要遗漏,可以用它来对正面词语进行阐释和解读。因针对的主要是“当代青年”,故论据应以现当代优秀青年的事迹为主,可选素材应该很多,如近年来感动中国人物、科技界的精英、奥运健儿等都是极佳的写作素材,而古代人物素材尽量少用,或者一带而过。

总体而言,审题难度不大,但写作难度不小。需要考生有大量的积累,有深刻的见地,有对自身对国家对世界的感悟与思索。虽然仍是“青年”为写作对象,“青年的优秀品质”为论述重点,但若想避免空洞论述,还是要联系自我和时代,加入细节论述,强化说理分析,适当融入抒情,适时点燃读者。

  考文展示  

1

            争做实利的实干家

            不做虚文的清谈客

郑州七中2201班 张子轩

回首百年之前,黑暗动荡,百弊丛生,陈独秀先生于《敬告青年》一文中对青年提出了六条希冀,呼吁救世。五千年泱泱文明昭然灼灼,一百年奋斗岁月铿锵走过,于我辈青年而言,一则“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希冀,时至今日,言犹在耳,振聋发聩。(古今对比鲜明,语言掷地有声,引出观点。)

实利就是脚踏实地,争做务实的实干家。我辈青年实事求是,以实践开道。(阐释实利的内涵,并落实到我辈青年应怎么做。分论点一。)

一百年来,青年矢志践行初心使命;一百年来,青年筚路蓝缕奠基立业;一百年来,青年创造辉煌开辟未来。(排比有气势。)君不见,心怀实利的塞罕坝新青年潜心种树,只为让“绿水青山”不再是一句空喊;君不见,心怀实利的耶鲁高材生秦玥飞扎根农村,只为让“乡村振兴”不再只是一念空想;君不见,心怀实利的抗洪英雄陈陆英勇牺牲,只为让“不负人民”不再只是一纸空文……(当代青年为例,素材典型。)

在当下这个“虚文”横飞的时代,这些青年心怀实力,脚踏实地,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正是这一颗颗满怀实利之心奋勇向前,才汇聚成了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分析时紧扣“实利而非虚文”,昂扬向上。

实利就是言出必行,不做虚文的清谈客。我辈青年躬身入局,以务实破局。(继续阐释实利的内涵,照应分论点一。)

《阅微草堂笔记》中讲了一则故事:一官员去世后碰上阎王爷,很是志得意满的样子,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阎王爷讥道:“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倘若青年都如同故事中的官员一般,只有嘴上虚文而无脚下实利,中国何以复兴?中华何以强盛?(微信公众号:大海边看语文)  

若邓稼先只有嘴上虚文而无脚下实利,何来卫国之宝剑?若顾诵芬只有嘴上虚文而无脚下实利,何来护国之战鹰?若苏炳添只有嘴上虚文而无脚下实利,何来强国之荣耀?正是一代代青年拒绝虚文潜心实利,才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亦如陈独秀先生所言:“天生我才,不敢担当,就是失职!”(假设中加入了铺排与反问,极有力度,引人思索。)

而今,正是我辈青年接过历史接力棒的时候,使命在手,责任在肩,我辈青年自当为民,再绘蓝图;为国,再践通途。(小结上文,照应分论点。)

当剥落浮华名利的冗壳,触摸心壁上不加修饰的纹理脉络,纵“实利”灯火阑珊,也必能照亮一寸欣喜的脚印。

人生因实利而精彩,青春因实利而美丽。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百年回首,自请长缨。我辈青年自当争作实利的实干家,不做虚文的清谈客。看今朝!我辈青年潜心实利,正趁东风马蹄疾!(回扣材料,重申观点,语言富有表现力。)

作者自评1.语言通顺,逻辑合理。

   2.卷面干净整洁,字体工整无涂抹。

   3.关键词多次出现,严格遵守五步法。

   4.排比运用更加合理有气势,与主题充分联系。

大海边旁批及点评:

 逻辑缜密,语言灵活。文章标题即是观点,对比鲜明,立场坚定。引论部分从材料谈起,通过百年巨变的对比,引出观点;本论部分从两个角度切入,深入分析,照应标题,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富有结构上的美感;结论部分,言简意赅,收束全文,照应材料。文中多处排比,事例论证非常有力;假设论证中加入了排比与反问的句式,引人深思;多种手法综合运用,丰富了文章内容,论证合理,较为深刻。

2

秉进取之火,青年许山河

郑州七中2201班 程杨

一点进取气,千里快哉风。

这是天翻地覆慨而慷的伟大今朝,这是虎踞龙盘今胜昔的盛世中国,犹记陈独秀先生曾在当年百弊丛生之时,对青年提出希望:进取的而非退隐的”!跨越百年山海,在当下意义如新。

进取似灼灼星火,我辈青年当做持此星火者,看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以进取之意助力盛世长盛,冀以青春许江山如画。(开篇紧扣材料,亮明观点。)

进取是耿耿星河,为曙天作序。(分论点一,比喻形象,阐释进取的作用。)

“伟大不限时代,盛世亦出英雄”,平凡的内里是伟大,英雄的心中是昂扬进取意。且看霜冻未绝的边疆,有最年轻的青年战士举火向雪原,倘若他们心中没有冀愿祖国盛世长盛的进取之意,又怎能忍受边疆的风雪泥泞?又怎会将最美的年华献给戈壁雪原?又怎敢在弱冠之年选择保家卫国?“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年轻的陈祥榕战士许下如此响亮的誓言,正是因为他心怀进取意,愿祖国更好,绝不退隐。进取是黎明前的星河,为天光大亮时刻作序,无数青年心怀进取,让盛世的明天充满希望。(分析小结,照应分论点。)

进取如长松卧壑,勇击风霜。(分论点二,比喻仍然精彩。)

“艰难方显勇毅,进取始得玉成”。半岁失聪,学习唇语与人交流;异地求学,坚持理想走进清华校园。人生的每一步都走得格外不易的江梦南,正是因为心怀进取意,心怀悬壶济世的人生目标,才能在无声的世界中突围,吹响独属于于自己的最嘹亮的号角。假如她不曾坚持进取,假如她不曾向苦难宣战,那么我们怎能看到这般充盈的新青年呢?她如长松般搏击风霜,她如迟开的鲜花怒放,惊艳了这盛世时光。进取如长松卧壑,以最无畏的姿态迎接风霜,绝不退隐。(微信公众号:大海边看语文)  

进取展青年火花,朝气蓬勃。(分论点三,与前面两个分论点呈递进之势。)

“后浪汤汤山海赴”。北京冬奥赛场上,十八岁的谷爱凌心怀进取,在前两跳稳拿银牌的情况下,第三跳坚定地选择了挑战自我,最终夺得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赛冠军,那一刻,风吹起她的号码牌,拂动她亲手设计的战袍……“玉汝于成,踏雪寻龙”,正是因为谷爱凌心怀进取,才让她实现梦想,成为大跳台上惊艳世人的“玉蛟龙”。进取让青年展现火花晔晔,在朝气蓬勃的年纪,为盛世擘画山河新风景。

灿阳照耀,积雪融而山峰屹,山峰之上,是进取意,我辈青年当秉进取之火,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作者自评:

主体段大量运用因果分析,假设论证,排比叙述等,论证思路清晰有条理,较之前内容上更加充盈,有长足进步。

大海边旁批及点评:

 语言精美,论证有力。作为议论文,本文语言较为出彩,引用、比喻、排比、反问等多种手法综合运用,使文章顿然生辉!文章紧扣关键词“进取”展开论证,并处处落实到“青年”身上,审题到位,结构清晰,逻辑合理。

3

        弃隐退之念,立进取之志

         郑州七中2201班 丁一

百年前的时代,黑暗动荡,百弊丛生;百年后的时代,神州华夏,灿烂朝阳。陈独秀曾言:“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诚如斯哉!青年便是社会的新鲜活力。陈独秀先生对青年的殷殷期盼犹在耳旁,对于当代青年,其仍不会过时。吾辈青年当弃隐退之念,立进取之志!

弃隐退,立进取,修习个人。

塞缪尔曾言:“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退隐并非古人隐居于世的高尚情怀,而是遇难便退缩,苟且安生的狭隘心态,唯怀有进取之心,方能修习个人,立于世。

失聪女孩谭婷,因儿时的医疗事故,永远失去了听觉。处于无声的环境,她用心去聆听世界;面对身体的残缺,她决不退隐于父母的庇护之下;经历特殊的遭遇,她立进取之心帮助弱势群体。倘若她选择退隐于弱势群体之下,又怎会实现开挂般人生?倘若她心无进取之志,又怎会成为我国首位盲人律师?是进取之心促使着她,修习强大自己,成就人生之辉煌。(微信公众号:大海边看语文)  

弃退隐,立进取,繁荣社会。

“万物尽秋气,一室难为春。”小我之存必寄迹于大家。无数进取之士的汇聚,共同促进这繁荣盛世。

风雨飘荡,山河血染,西南联大南迁求存,不肄文化傲骨,不辍学育之耕,立进取之志,续我文化泓流;生命于他不止一次,从未屈服于长津湖的冰雪,朱彦夫毅然投向乡村振兴,服务于人民,立进取之志,促我国家兴旺;屏住呼吸,冲破偏见与年龄界限,苏炳添重返运动赛场,冲进决赛,立进取之志,壮我民族自信!

西南联大为何坚守文化?因其不甘退隐于纷乱战争中苟且偷生;朱彦夫为何选择身去偏远乡村?因其不甘隐退于特殊群体之下安度晚年;苏炳添为何坚定重回赛场?因其不甘退隐于伤病之中失去梦想。他们,心怀进取之志,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都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一思尚存,此志不懈。”正如胡居仁所言,摒弃隐退之私念,怀抱进取之志,永不懈怠!吾辈青年将拥有恒久的蓬勃之力,锐意的新生之奋,为己、为社会谱就华章!

赤县神州,九省七镇,千般风雨,万般霓虹。吾辈青年当弃隐退之念,立进取之志,为社会献注热血!

作者自评:

1.全文材料与分析得当,运用了假设、因果论证法,分析充分。

2.字体卷面整洁。

3.论证方法用对了,但语言方面还需要多润色。

4

   承先辈炬火,做进取青年

           郑州七中2201班 陈思元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新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也。”百余年前,山河血染,身处烟尘之变、民族危亡时的先辈如是寄语青年。现如今,欣逢盛世,海晏河清,先辈提出的希望仍是颠扑不破的至理灼言,愿承先辈炬火,做进取的而非退隐的新青年。

 青年进取,方可成就光彩人生

   “苔花如米小,亦学牧丹开。”一枚小小的苔花也有璀璨绽放的一天,而这依赖的,便是一颗永远进取的心。青年若能时刻保持进取之心,必能成就光彩的人生。身患渐冻症的考生邢益凡为什么能以高分考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感动万千网友?是因为他始终怀着一颗进取向上的心,克服重重困难,于书山寻访,于学海泛舟,不断进取,不断突破,最终抵达理想的彼岸。面对艰难险阻,青年若能怀进取之心、绝不退隐不前,必能成就光彩人生。

 青年进取,方可温暖照亮他人。

 古语有云:“与善人游,如行雾中,虽不濡湿,潜自有润。”进取之人如烈日给人温暖,如春风馈人芬芳。你看那扎根在深山的张桂梅校长,她始终怀着积极进取之心,兴教育,办女高,照亮万千大山女孩的锦绣前程;你看那信步于稻田的袁隆平院士,一生进取,不囿于“杂交水稻之父”之名,晚年又积极进取研发出海水稻,令千万同胞免受饥饿之苦……若吾辈青年能怀进取之心,必能如国之英者、时之楷模般照亮他人的一寸天地。

 青年进取,方可绘就祖国芳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