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铃薯全程解决方案

 木直人呆 2022-04-17

三角植保 

一、马铃薯作物概况

马铃薯,在我国又称土豆、洋芋、山药蛋等 ,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黑龙江省则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马铃薯作为普遍栽培的高产作物,在生产中常因病虫害的发生、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生产前准备工作

(一)、土壤选择

选择土壤深厚、疏松的微酸性沙壤土或壤土。土壤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根系发育良好,比粘重土壤根系多一倍;植株生长茂盛,薯型规则,产量高。

有排灌设施的土壤,旱时能灌,满足马铃薯成长需求。防止产生畸形薯。涝时能排,防止薯块腐烂。三年以上轮作,减少病虫害和缺素症发生。

(二)、整地

马铃薯的根系较浅,大量集中在土层30—35CM处;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小于谷类作物;通过细致整地,为马铃薯创造良好生育环境。耕翻:晚秋耕翻,深度在35CM左右,满足马铃薯生长需要。秋翻晒地,冻死害虫及虫卵。早春整地,深松,及时旋耕耙地。土壤平整,上松下实,无坷垃,达到播种要求。

(三)、品种

选对合适的品种就是获得丰产丰收的一半,选择马铃薯种植品种需要注意以下原则:

 1、必须选择市场销售对路的优良品种,要根据市场容量、预期价格、订单等因素确定种植加工品种还是鲜食品种。

 2、根据本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本地区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的早熟、中熟或者晚熟的品种;引种的新品种可在当地小面积试种成功后再大面积推广种植。

 3、如果种植设备、技术和销售条件较好,可选择食用或者加工的专用品种(如:夏波蒂、大西洋、费乌瑞它、克新等)

 4、选用正规科研院所或者育种单位生产的级别较高的合格脱毒种薯。

 常见优良品种介绍:

 1、费乌瑞它

 又名鲁引1号、荷兰7号、津引8号、荷兰15号等。早熟品种,出苗后60—70天收获;块茎长椭圆形,大而整齐,黄皮黄肉,芽眼浅。密度4000—4500株/亩,高产2500—3000公斤;可与玉米、棉花、蔬菜间作套种。种植广泛市场销路好。

 2、大西洋

 大西洋,美国品种,中晚熟,生育期115天。植株直立,生长势中等,茎干粗壮,基部有分布不规则的紫色斑点;叶亮绿色,紧凑、花冠浅紫色,开花多,天然结实性弱;块茎卵圆形或圆形,表皮光滑、有轻微网纹,芽眼浅,白皮白肉。密度3000—3500株/亩,高产可达3000公斤。

 3、夏波蒂

 中熟品种,出苗后90天左右收获。块茎长椭圆形,大而整齐,白皮白肉,薯皮光滑,芽眼浅,结薯集中。耐储藏,可用于速冻薯条加工,也可用于鲜食品种,目前特别畅销。喜肥水,种植密度4000—4500株/亩,亩产2500—3000公斤。

 4、克新一号

 中熟品种,出苗后90天左右收获。块茎椭圆形,白皮白肉,结薯集中。非常耐旱,是广大干旱种植区的主要品种。耐储藏,可加工全粉。水浇地亩产2500—3000公斤,旱作田结薯期稍有雨水亩产可达1500—2000公斤,旱作田密度3000株/亩,水浇地3500—4000株/亩。

 5、早大白

 极早熟,出苗后55天收获。块茎圆形或者椭圆形,白皮白肉,芽眼浅,结薯集中,耐储藏。密度4000—4500株/亩,亩产可达2500公斤。可与玉米,棉花,蔬菜间作套种。

 6、彩色马铃薯品种

 中熟,红皮红肉,紫皮紫肉,花心品种;抗氧化活性物质和花青素含量较高;延缓人体衰老,市场价格是一般马铃薯的1—2倍。

肥水管理

(一)、施肥:

 1、马铃薯需肥特点:

大量元素:吸收最多的是氮、磷、钾,是促进根系发育、茎叶和块茎生长的主要元素。其中需要钾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生产1吨马铃薯,需要氮肥5千克,磷肥2千克,钾肥11千克,氮磷钾的比例为1:0.5:2。

中量元素:碳、氢、氧、钙、镁、硫,其中碳氢氧主要通过叶片的气孔从大气和水中摄取,钙镁硫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或者通过根外施肥从叶片吸收。

微量元素:铁、锰、硼、铜、锌、钼等。以上微量元素是马铃薯生长不可缺少的,连年重插容易使土壤微量元素减少,要做好轮茬和补充微量元素。不同酸碱度的土壤对养分的吸收也不尽相同。

2、合理施肥:

(1)、根据马铃薯需肥特点,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和肥料特点及当季利用率,确定相应的肥料品种、施肥量和施肥方法,按照农家肥和化肥结合,底肥和追肥结合,大量元素肥和单质肥结合,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结合的原则,实施平衡施肥。

化肥供应量(纯素)参考表


氮(N)
磷(P)
钾(K)
镁(Mg)
锌(Zn)

1吨薯块需肥量

5kg
2kg
11kg


肥料养分当年利用率

40%
15%
50%


亩需肥量(目标产量3吨,无测土条件时)

(20-25)kg

(15-20)kg

(30-35)kg

(3-5)kg

(1-2)kg

施肥量=(目标产量*1吨薯块需肥量—土壤提供的养分含量)/(养分含量百分百*利用率)

 (2)、常见元素在马铃薯生长中的作用

   氮肥——氮肥用量的多少影响马铃薯的生长和产量。低氮素水平茎叶生长不良,截获的光能少,光合作用效率低;过早成熟,干物质积累少。高氮素水平刺激茎叶生长产生大量叶片;延迟块茎形成和结薯;高氮素延迟成熟,干物质含量低,还原糖高,蛋白质和硝酸盐高;易导致二次生长和感染病毒。未成熟的块茎易于损伤,不耐储存。

   磷肥——有助于马铃薯植株早期发育和块茎早期形成;增加每株块茎数;大量磷肥可减少病毒侵染。施用方法:全部肥料在播种前或播种时施入;磷肥在土壤中不易移动,应施入马铃薯的根际,才能发挥最大作用;易条施不易广泛撒施;使用易于溶解的磷肥。

   钾肥——马铃薯吸收大量钾,作用于淀粉合成及能量代谢;运输其他营养元素;对于品质的影响大于对产量的影响;马铃薯植株缺钾时严重减产;缺钾时薯块易得黑点病(black spot ),在切面易而可见。

   钙肥——增强细胞壁,促控结薯;高钙抑制结薯,低钙促进结薯。

   硼肥——高ph值或者低ph值的土壤中缺硼;症状:缺硼时根端、茎端停止生长,严重时生长点坏死,茎叶丛生,叶片粗糙、皱缩、卷曲、增厚变脆、褪绿萎蔫。硼的用量极少,当土壤中硼的含量少于0.5毫克/千克土壤时,可在基肥中使用0.5千克硼酸/亩,硼肥过量对土壤造成毒害。

(3)、施肥方法:

   在施肥技术上应该重施底肥,追施蕾肥。播种前将全部的磷肥和微肥,2/3的氮肥和钾肥用施肥播种机沟施或者用施肥机抛撒后及时耙地;预留的1/3的氮肥和钾肥在马铃薯现蕾之前追施完毕。生长中后期根据马铃薯的生长情况决定是否追施或者叶面喷施磷钾肥和微肥,后期一般不再追施氮肥。

施肥参考方案

A、基肥

每亩70kg施可丰(16-8-16)或撒可富(12-19-16)+10kg磷酸二铵和少量微肥,播种前撒施或者随播种沟施。

B、追肥

每亩15—20kg撒可富(20-0-24),在苗高15--20cm时随二次中耕培土施入;

每亩10kg尿素+10kg根聚地随灌溉分多次施入(尿素:出苗后开始每隔5-7天随灌溉水追一次,共追5次,每次2kg;根聚地:共使用两次,第一次在团棵前使用平衡性根聚地5kg随灌溉水施入,催进根系发展和茎叶生长,提高有效植株数量,提早封垄。第二次在现蕾期使用高钾型根聚地5kg随灌溉水追施,促进薯块形成,提高单株薯块数量和品质。)

二)、需水与灌溉

 1、水对马铃薯的重要性

水参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其他植物生理功能;运输矿物质和光合产物;保持植物细胞壁的膨胀、保持植株的直立。

 2、马铃薯对水分的敏感性

缺水的敏感性:马铃薯的大部分根系分布在土壤30cm处,限制了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马铃薯的根系较弱,很难穿透坚硬的土壤,减少了有效的根系区域;粘重土壤中根系只有良好土壤中的1/2。马铃薯的叶片对于水分是极其敏感的,一但缺水叶面气孔迅速关闭,降低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做成减产。

在块茎形成期,即使短时的干旱不仅影响马铃薯的总体产量,有时还会产生畸形薯块。在薯块形成初期,干旱易使普通疮痂病病菌侵染薯块。干旱易导致块茎的生理性病害,块茎内部的褐斑,特别是在生育后期,茎叶脱落,土壤暴露在阳光之下更为严重。如大西洋对干旱敏感时易产生褐斑,降低加工品质。

土壤水分过多对马铃薯的影响:由于大雨或土壤排水不良,可造成土壤水分过多。土壤水分过多时,植株地下部分缺氧,根系发育不良,严重时造成腐烂。水分多大时,新生块茎缺氧,皮孔细胞裸露,易感染细菌腐烂。收获后不耐储存。高湿度易于晚疫病的流行,造成茎叶和块茎感病,造成大量减产。

3、马铃薯不同时期的需水

   播种时,种薯应播在潮湿的土壤中,但不能太湿,要保证一定的通透性。土壤干旱要在耙地前进行灌溉保证土壤湿度的一致性。种薯萌发阶段需水量很少,应保持土壤的潮湿,一般土壤应保持最大持水量的40—50%(握之成块,撒之能散)有利于发根。土壤的透气性非常重要,正在萌发的块茎对于土壤中水分过多而引发的缺氧非常敏感。

   出苗至块茎形成时根系发育的主要阶段,为使根系发育好,扎根深,要控制好水分的供给,一般土壤湿度应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握之成块,抛之成小块),如水分过多,根系发育不良,影响以后的生长和产量。

   块茎形成期间,以促进块茎的形成和膨大,水分不可或缺,应保持最大持水量的80%左右(捏成团,搓成条,指尖有湿迹),避免田间忽干忽湿,减少疮痂病的发生。收货前土壤湿度适当降低。

生育期及田间管理

1、播种期:

(1)、种薯处理:

在选用脱毒种薯的基础上,要对种薯进行精选。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薯块端庄整齐,

无病虫害、无冻害,薯皮光滑、细嫩、色泽鲜艳的幼嫩薯做种薯;淘汰病烂、有伤、裂口、疮疤、畸形、表皮粗糙龟裂、皮色老化暗淡的薯块做种薯。 以25--50克整块种薯播种最好。避免切刀传染病毒或病原;节省切种薯的人工和时间成本;种薯外面有一层木栓化表皮,抵抗不良发芽,不良出苗环境,达到苗全、苗壮;充分发挥种薯的顶端优势,达到高产。

种薯切块种植。优点:降低种薯成本。缺点:切口容易感染细菌引起腐烂;通过切刀交叉感染病毒或细菌病害;切刀消毒并不能彻底根除细菌病害的传播,如环腐病60%的病害不显症。种薯切块在催芽或者播种前2--3天进行。当大部分种薯芽眼冒小白锥时可以切芽块;推荐芽块大小为35--50克为宜(如果出苗条件较差可适当放大),过小因茎数减少而减产,过大会增加种薯成本;芽块要切成立块,每块至少一个芽眼,最好2--3个,芽眼尽量靠近芽块中央位置;备用两把切刀,放入75%酒精或0.4%高锰酸钾浸液中消毒,每切一个种薯切刀消毒一次,防治马铃薯病害通过切刀交叉感染。

药剂拌种:为了防治薯块带菌和土传病害(如,黑痣病、黑胫病)发生,切好的薯块立刻进行拌种。

湿拌法:40%氟虫腈.吡虫啉FS40ml或60%吡虫啉SC50ml+ 50%异菌脲SC20ml+ 3%中生菌素50g+750ml水喷种300--350斤种薯(一亩),可适度加入生根肥。然后加入甲托或百菌清100g和2kg滑石粉。

干拌法: 70%甲托WP或5%百菌清WP100g+ 3%中生菌素50g+50%异菌脲WP50g+滑石粉2kg,处理种薯300--350斤。1-2天待伤口干燥后即可播种。

注意:可适量加入悬浮或者水剂的生根叶面肥;拌种后切勿闷种,一定在通风处晾干,切勿接触阳光晒种;无沟施条件可只采用湿拌法。湿拌种后可只沟施25%嘧菌酯40ml+中生菌素50g,因地制宜,药剂避开薯块落点。

(2)、播种时间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尽量安排块茎形成期在块茎膨大适宜的温度。根据品种和种薯出芽情况确定播种时间,出芽的种薯播种早易受冻害,未出芽的种薯可适当早播种。在土壤10cm处地温达到8℃以上时为适宜的播种期,北方一作区一般在4月底--5月上旬(黑痣病严重的地区可适当晚播种);中原二作区在2月底--3月初;南方冬作区在11月上中旬。

(3)、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是保证苗齐、苗壮的重要因素。要根据土壤湿度调节播种深度。土壤中水分较少,大气干旱,要适度深播,一般在10--12cm,还可在深点,播在湿土层,出苗前8--10天,可将上层土壤耙去,促进出苗。土壤较湿或水浇条件较好时,适宜浅播,约6--8cm。

(4)、播种密度

合理的种植密度是控制马铃薯块茎大小和获得马铃薯优质高产的有效措施。种植密度可根据土地养分状况、品种特性、市场要求确定。

品种

规格要求

播种密度

行距

株距

生育期

夏波蒂

大薯块

3800株左右

90cm

20cm

100天

大西洋

中薯块

5000株左右

90cm

15cm

115天

费乌瑞它

大薯块

3800--4200株

90cm

17--20cm

65天

克新1号

大薯块

4000株左右

90cm

20cm

95天

(5)、沟施

为了防治地下害虫(金针虫、蛴螬)及土传病害对出苗的影响,可使用带喷药设施的播种机沟施药剂,喷雾种薯及垄沟后覆土。

方案一:40%氟虫腈.吡虫啉FS40ml+ 50%异菌脲SC60ml+ 3%中生菌素50g/亩(重点防治金针虫,杀菌剂可调配)

方案二:60%吡虫啉SC50ml+ 40%烯酰.嘧菌酯SC40ml+ 3%中生菌素50g/亩(重点防治蛴螬,杀菌剂可调配)

2、芽条生长期(萌芽—出苗)

 这个时期生长的中心是根系的形成和芽条的生长,所以这一时期是马铃薯发芽、扎根、结薯和进一步发育的基础,此阶段需要25---30天时间。

水分管理

芽条生长期单凭种薯的水分就足够马铃薯发芽所需要,如果不是非常干旱的土壤,此时不需要喷灌水。

中耕起垄

播种后20天左右,这时芽尚未出土,为了保墒、提温和消灭杂草,在掌握好垄向的基础上进行浅中耕起垄。

3、幼苗期(出苗---现蕾)

马铃薯幼苗期是以茎叶生长和根系发育为主,同时伴随着匍匐茎的形成和伸长以及花芽的分化;这个时期茎叶生长的总量并不多,仅占全生育的1/5,需求水肥总量占全生育需水肥总量的15%,但对水肥确十分敏感,要求有充足的氮肥和磷肥、适当的土壤湿度和良好的通气环境。因此幼苗期要以壮苗促棵为中心,促使幼苗快速生长,加强中耕除草,提温保墒,改善土壤养分供给状况。

中耕培土

幼苗出齐后结合除草进行中耕起垄,深趟浅培土,以培住第一片单叶为准,垄台尽可能的大,为将来块茎膨大创造有利条件。

水分管理

幼苗株高18cm前适度干旱,促使根系深扎;株高18cm以后要及时喷灌水,保持土壤水分含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

 肥料管理

将之前预留的1/3氮、钾肥在马铃薯现蕾前追施完毕。推荐在团棵初期滴灌或者喷灌平衡型冲施肥,配合叶面肥稀释叶面喷雾。促进茎叶生长以及根系发展,提高植株抗逆性,提早封垄,保墒促进薯块形成。

病害防治

在马铃薯95%出苗后使用,“20%嘧菌酯·苯醚20g+70%烯酰吗啉·丙森锌100g+叶面肥(叶面氮)/亩”全田块均匀喷雾。防治植株出土后感染晚疫病以及其他真菌性病害,提高植株抗病性,避免带病植株感染其他健康植株而形成发病中心,从而引起全田发病。

4、薯块形成期(现蕾---开花初期)

进入薯块形成期,茎秆快速拔高,主茎和主茎叶已经全部健全,并有分支和分支叶的扩展,茎顶部开始孕育花蕾,匍匐茎停止生长并顶端开始膨大,马铃薯块茎以具备雏形。此阶段的生长特点是由地上部茎叶生长为中心转向地上部茎叶生长和地下部块茎形成同时进行阶段。块茎形成期也是决定马铃薯单株结薯数量多少的关键时期。

中耕培土

植株封垄前进行最后一次中耕作业,这次培土要厚,趟成宽肩四方垄,垄高15--20cm,为结薯创造良好条件。这次中耕还可起到控制植株徒长、促进块茎发育的作用。

水分管理

块茎形成期时需水的关键时期之一,此期的前期以促为主,促地下带地上,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此期的后期以控为主,控上促下,土壤水分降至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否则容易引起植株徒长,影响马铃薯的单株结薯数量。

肥料管理

此阶段是决定单株结薯量,提高亩产的关键时期,薯块形成需要良好的土壤环境、水分以及充足的钾肥,在现蕾期(最晚在开花初期)滴灌或者喷灌高钾型冲施肥,配合叶面肥叶面喷雾。提供养分,改善结薯环境,提高单株结薯数量以及薯块品质。

病害管理

此阶段主要预防真菌性病害(早疫病、晚疫病、枯萎病、黄萎病)和细菌性病害(环腐病/黑胫病),可使用“70%烯酰吗啉·丙森锌120g(甲霜灵·霜脲氰100g)或80%代森锰锌150g+中生菌素80g+钙镁硼40ml+有机硅20ml/亩”封垄前使用一次,预防晚疫病及细菌性病害,补充养分促进花芽分化;“美极50ml+佳蕾150g+有机硅20ml/亩”在开花初期以及盛花后各喷雾一次,“顶妙或佳收必20g+米利通120g或40%烯酰吗啉FS50ml+12%虫螨腈·甲维盐20ml/亩”花后与上面配方交替使用,防治真菌性病害及虫害。如发现田间出现晚疫病症状,使用“80%烯酰吗啉30-50g+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150g”及时治疗。

5、薯块膨大期(盛花---茎叶衰老)

植株进入盛花期标志着马铃薯膨大期开始。这个时期是以块茎体积和重量增长为中心的时期,是决定块茎大小和产量的关键时期,营养物质从建造地上植株茎叶为主,转向地下块茎膨大为主;到盛花期以后,地上部茎叶生长基本停止而转入结薯盛期,块茎细胞快速膨大,块茎体积和重量猛增,在适宜条件下,一窝马铃薯块茎鲜重每天可增加20--40g以上;马铃薯全生育期所形成的干物质总量的60%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水分管理

此时期是马铃薯对水分最敏感也是需水最多的时期,需水量约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50%以上,这个时期要充分保证马铃薯对水分的需求,土壤水分要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80%---85%。

喷施叶面肥

根据植株生长情况结合防病治虫方案喷施含钾、钙、镁、硼等叶面肥。推荐使用:润康花果动力、润康钙镁硼。

病害防治

马铃薯进入花期,一方面马铃薯生理抗性降至最低点,另一方面马铃薯生长环境进入雨季,空气湿度大,极易发生马铃薯早疫病和晚疫病的流行。推荐使用“40%烯酰吗啉·嘧菌酯60ml+25%苯醚·丙环唑20ml+保花保果叶面肥+有机硅20ml/亩”“30%嘧菌酯·苯醚20ml+70%烯酰吗啉·丙森锌150g或40%烯酰吗啉FS50ml+12%虫螨腈·甲维盐20ml+钙镁硼”烯酰吗啉·嘧菌酯、苯醚·嘧菌酯具有内吸治疗和预防作用,保护植株安全可靠,持效期长,减轻后期防治压力。苯醚·丙环唑控上促下,促进薯块膨大,使植株健壮增强抗病性。叶面肥补充植株此阶段所需养分,提高结薯和膨大。

6、淀粉积累期(终花期---茎叶枯萎)

马铃薯生育后期茎叶停止生长,植株下部叶片开始衰老变黄,茎秆倒伏回秧,茎叶鲜重和块茎鲜重达到平衡,即标志着马铃薯进入淀粉积累期。这时块茎体积基本不再增大,马铃薯植株的生长发育转向以块茎中积累储存淀粉为中心,块茎中30%---40%的干物质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此时是决定马铃薯好坏的关键时期。这时期栽培管理的中心任务是防止落叶和早衰,尽量延长茎叶绿色体的寿命,增加光合产物,使块茎积累更多的干物质,提高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

水分管理

此时期马铃薯需水量不多。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60%,防止土壤板结和土壤过湿,否则易造成块茎皮孔突出、开裂、薯皮粗糙,水分过高,品质下降,不耐储存;土壤过湿还易使块茎感染病害,引起田间烂薯,导致减产。

病害防治

此时到了病害防治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对晚疫病的预防和治疗尤为重要。选药的核心一是内吸治疗效果好,二是控制时间长。推荐使用“40%烯酰吗啉·嘧菌酯60ml或80%烯酰吗啉30--50g+65%精甲霜灵·代森锰锌100g+磷钾型叶面肥100g+有机硅20ml/亩”进行混合施药,保护植株,预防植株早衰,增加光合作用。

7、成熟、杀秧、收获

在正常情况下,马铃薯植株地上部分茎叶自然干枯,块茎已进入休眠状态,即达到生理成熟时品质最好,产量最高,最耐储存。成熟后要尽早收获,以免冻伤或感染病害。

非生理成熟时需要收获,可选择机械杀秧或化学杀秧。化学杀秧可应用立收谷(先正达,催枯剂,成分为“敌草快”),杀秧后7---12天开始收获。收获时注意避免块茎受冻、淋雨和机械损伤,收获的马铃薯及时分选、包装、销售或入库储存。

病害防治

杀秧后喷药至关重要,可以保护地下薯块,避免病菌随雨水下渗感染薯块,减少收获时及后期烂薯率。特别针对种薯田,此法是减少种薯带菌的有效措施。可用氢氧化铜80--100g/亩进行全田喷雾,用水量要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