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麦茎基腐病到底是个啥病,怎么治?

 木直人呆 2022-04-17
近几年小麦茎基腐病呈严重发生的趋势,茎基腐病主要危害小麦茎基部位,发病早期很难发现,一旦出现死苗,已经是发病后期,再加上小麦茎基腐病主要为害小麦茎基部,施药防治药剂很难达到发病部位,防效差,防治难度大。那么小麦茎基腐病怎么防治呢,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了解小麦茎基腐病,关注我后学习更多植保知识。

小麦茎基腐病发病田块
小麦茎基腐病属于土传种传性病害,由于发病部位在茎基部,所以又叫脚腐病。引起小麦茎基腐病的病原菌是镰刀菌:主要包括假禾谷镰刀菌、禾谷镰刀菌和黄色镰刀菌。其中假禾谷镰刀菌主要引起小麦茎基腐病,禾谷镰刀菌主要引起小麦赤霉病。
小麦茎基腐病发病严重的主要原因就是小麦秸秆还田,造成田间病原菌大量积累。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的形式生活在土壤中和病残体上。这些病原菌在遇到合适的气候条件下就侵染小麦引起发病。小麦茎基腐病的病原菌假禾谷镰刀菌和禾谷镰刀菌比较适合干旱或半干旱的气候条件。而黄色镰刀菌则比较适合湿润的气候条件。所以不论干旱还是湿润的气候条件茎基腐病都会发生。

小麦秸秆回收
小麦茎基腐病发病的影响因素
1、土壤类型:黏性土壤比较容易发病、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重。
2、营养元素:氮肥过量和缺锌都易发病。
3、秸秆还田:秸秆还田较不还田的田块要易发病,且发病重。
病害诊断:
小麦茎基腐病在小麦整个生育期都可以侵染发病,可引起种腐(烂种)、根腐和茎基腐。
1、苗期发病引起烂种死苗:种子侵染病原菌后引起种腐病,可导致种子腐烂。苗期根部侵染后引起根系褐变腐烂,最终导致死苗。侵染茎基部后出现茎基部叶鞘和茎秆褐变腐烂。根腐和茎基腐麦苗的表现都是植株叶片变黄逐渐枯死。
2、中后期茎基部发病引起白穗:茎基腐病主要侵染小麦茎基部的1-2个茎节,严重时可扩展到第6茎节。茎基腐随着病害发展,最终冰柱产生白穗、秕籽或者无籽。
小麦茎基腐病和纹枯病的区别:
小麦茎基腐病和纹枯病主要的危害部位都在茎基部,病斑颜色都是褐色,如果不仔细观察很容易混淆。他们之间的区别是:纹枯病发病初期形成的病斑中间是灰色四周为褐色,随着小麦的生长逐渐变成椭圆形云纹状。而茎基腐病病斑颜色要深为茶褐色,病斑边界不明显。

小麦纹枯病

小麦茎基腐病
小麦茎基腐病如何防治?
1、减少秸秆还田。
2、土壤深耕:土壤深耕可以降低土壤表层的病原菌,减少侵染几率。
3、种子处理:拌种(种子包衣)是防治小麦茎基腐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前面已经说过了,小麦茎基腐病发病后防治难度大,所以提前预防是关键,而种子包衣则是最有效的手段。戊唑醇是目前对引起小麦茎基腐病病原菌活性(防效)最高的化合物,所以推荐用戊唑醇进行拌种。除此之外苯醚甲环唑、烯唑醇、氰烯菌酯等也比较好的选择。精甲霜灵、咯菌腈等则防效一般甚至没有防效。

小麦拌种(包衣)
4、药剂防治:如果提前预防或者发病后也可以选择戊唑醇、氰烯菌酯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切记喷雾用水量要足,喷雾时要压低喷头,重点针对小麦茎基部喷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