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花生烂种的主要原因和预防措施

 木直人呆 2022-04-17
花生是我国传统的油料作物,也是河南、山东、河北、吉林等地部分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由于春季气候的异常变化,每年都会有烂种粉籽的现象发生,如何解决春花生烂种也是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花生种子从萌发到出苗对土壤的温度、水分和氧气都要严格的要求,不合格的种子,以及播种深度过深过浅都会影响种子萌发而引起烂种,具体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
1、温度:不同花生品种类型对温度的要求有所差异,密枝亚种型花生休眠期长,对温度要求相对较低,萌发最低的温度要求15℃以上;疏枝亚种型花生休眠期短,萌发温度最低要求在12℃以上。春花生从播种到出苗大约需要10-20天,种子从播种到出苗需要大于12℃的有效积温不低于115℃。春花生在完成萌发、破土、出苗全过程所需的最低温度为14-16℃,地温则要达到18℃以上。 
2、水分:花生属于大粒型种子,百粒重平均在50克以上,有的品种可达80克以上。从萌动到出苗需要吸收种子重量的4倍水分才可完成出苗。水分过多过少都会影响花生的萌发。
3、氧气:花生在萌发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氧气,这个时候如果土壤中氧气不足就会造成闷种进而引起烂种。
已经腐烂的种子
4、种子:在选择花生时切不可盲目追求过大的种子。选择的种子应该籽粒饱满,大小适中,大小均匀为宜。过大的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需要吸收更多的水分,意味着更长的出苗时间,出苗时间延长,增加烂种的几率。种子大小不一,会导致出苗不整齐,不利于后期的田间管理。播种前适当的晒种可以提高种子活力。种不宜过早,一般剥后当天或翌日播种最好。
5、播种深度:花生播种深度正常在3-5厘米为宜,要根据具体土壤墒情适当调整。花生喜欢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有机质丰富的土壤。
6、耕作方式:河南部分区域有花生播种后再浇水的习惯,这种耕作方式在遇到黏土地或者播种过深浇水后土壤板结,造成花生萌发缺氧而引起烂种。
春花生烂种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干预:
1、种子包衣:种子包衣是预防春花生烂种的最佳手段,尤其在遇到低温倒春寒等逆境条件下,种衣剂可以提高种子抗低能力,促进种子萌发。另外在遇到低温高湿等利于土壤中病原菌侵染种子引发种腐病的条件下,种衣剂可以引起良好的阻隔和防治作用,进一步预防烂种的发生。
种衣剂的选择上建议选用精甲霜灵+咯菌腈+嘧菌酯或精甲霜灵+种菌唑等杀菌谱广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慎用戊唑醇、苯醚等杀菌剂。
2、花生播种要确保在地温18度以上,土壤相对湿度为60%为最佳出苗条件。长期低温多雨,尤其是温度低、土壤湿度过大时花生容易烂种;播种前应关注天气预报,在天气、土壤等条件不适宜时,应尽可能推迟播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