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格拉底的哲学

 新用户49272060 2022-04-18
文章图片1

让我们换种方式,最后尝试一下去理解什么是哲学。我们将再次转向古希腊,考察一位最早同时也是最有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活动。希望由此获得一些有关哲学本性的洞见。

苏格拉底(公元前 469—前 399 年)终生生活在雅典,他既不演讲也不著述。他不仅不著述,还反对以任何形式书写哲学,因为他认为文字会扼杀精神。苏格拉底的哲学是某种社会活动,是两个或多个寻求真理的人之间的对话。因此,雅典的街头、市场和公园都是他进行哲学思考的地方。在这些地方,苏格拉底会吸引对谈论“更高事物”感兴趣的人。苏格拉底的妻子克珊提帕(Xanthippe)有时觉得苏格拉底的习性着实令人恼怒,因为她只是差他去办件小事,他却长时间逗留在外,追求他的哲学爱好。有时候,他出门几小时回来,却没有办他的差事。据说在某次谈话中,苏格拉底被对方提出的问题难住了,于是他整夜站在原地,手托下巴思考。另一个故事说(很可能是杜撰出来的),恼怒的克珊提帕把丈夫的罩袍藏了起来,想让他无法出门与青年们研究哲学,但是苏格拉底光着身子溜了出去。所以,他的弟子们就开始多带一件罩袍以防苏格拉底裸着到来。

文章图片2

苏格拉底似乎注意到年轻人论证系统里包含某些表面上的小问题,我们所说的第二部分就开始了。年轻人认为稍微修订就可以掩盖这个瑕疵。但是我们读者知道,苏格拉底的反对将会成为一根小线头,只要拖住,就可以拆散整件衣服。到第二部分结束,年轻人已经糊涂并且承认自己的无知。在有些对话中,苏格拉底的盘问相当温和,但在另一些对话中,则相当苛刻。有一篇对话即以主角的痛哭收场。

文章图片3

我们所说的第三即最后一部分,开始于苏格拉底和他的伙伴都承认自己无知。年轻人不知道“X”(美德、美、真理等等)是什么,苏格拉底也不知道。这时,苏格拉底会对他失望的同伴说诸如这样的话:“瞧,我们就是这样子,两个无知的人,但我们也是两个渴望知道点什么的人。如果你愿意,我也愿意继续严肃地追问这个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真正的哲学思考从此刻才开始。在任何真正的哲学思考能够存在之前,年轻人先前对知识的声称不得不展示出它的本来面目——那只是一种傲慢的、夸夸其谈的辩护机制,其作用只是向自己、向别人掩饰人类的无知。这是苏格拉底方法否定性的、破坏性的一面。接着建构性的一面在对话的第三部分出现,在那里苏格拉底和年轻人尝试了各种假设,意欲揭示真理。但最终真理仍然没有被发现。苏格拉底的对话以没有结论而告终。为什么会这样?在我们能够回答之前,我必须对“苏格拉底的无知”多说几句。

文章图片4

苏格拉底的傲慢冒犯了许多雅典权贵。他们设法逮捕苏格拉底,并指控他不敬神、传授虚妄的学说并且败坏青年。苏格拉底在接受审讯的过程,向陪审团讲述了他的朋友凯勒丰的故事,凯勒丰曾经去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献祭,他(通过先知,即神的代言人)问神,谁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先知回答到,苏格拉底是最有智慧的人。苏格拉底说他完全被这个回答弄糊涂了,因为他一无所知,又怎么会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呢?但苏格拉底最终认识到,在某些意义上,他比其他人聪明。因为其他人一无所知却认为他们有所知晓,而他尽管一无所知,却知道自己一无所知。所以,他比其他人要多知道那么一点。

文章图片5

我们是否应该严肃地对待这个故事呢?它明显带有讽刺意味。苏格拉底用这个故事来告诉他的 501 位陪审员和指控者,他们指控他传授虚妄的学说,这不仅是错误的(因为他既然一无所知,也就一无所授),而且他们相信能够裁判他这也是错误的(因为作为无知的人,他们不能够对任何人做出裁决)。确实,苏格拉底的演讲充满了讽刺。运用奉承、攻击、幽默、夸大、贬低、误述、引用史诗典故以及“荒诞故事”等手段讽刺地、间接地对话,显然是苏格拉底哲学思维方式的一部分。罗伯特·保罗·沃尔夫(Robert Paul Wolff)教授在他的著作《关于哲学》中,对“苏格拉底的无知”有一个简单但别出心裁的分析,我们将在此借鉴。沃尔夫说,我们可以认为苏格拉底的对话有三类听众。第一类听众最天真,通常以苏格拉底交谈的那个年轻人为代表。当苏格拉底说“我无知”时,这个年轻人从字面上理解这一断言,并把它与自己假定的智慧状态相对照。第二类听众则较为老练,以对话中的次要人物或者读者为代表。这类听众认为,“他并非无知,他说自己无知只是在说反话。”从某种意义上说,第二类听众确实是对的。很明显苏格拉底确实知道一些事情,并且比他向其承认自己无知的那些人懂得多。但还存在着第三类听众,他们在所有听众中最久经世故,我希望由对话中最久经世故的读者(即你和我)来代表。这类听众认为,“他的确无知。”也就是说,根据苏格拉底为自己和他人所定的严格标准,他确实一无所知。存在一个对于知识的深层理解,在其中真正的知道者对于他们所知道的能够给出全面透彻的解释,并且知道那个知识是如何与其他所有知识相关联的。此外,知道者已经用一种转化的方式把知识融进了生活。换句话说,对苏格拉底而言,真正知道正义才能成为正义的人,真正知道诚实才能成为诚实的人,真正知道美才能成为美的人。在特定的知识类别中,人们知道其中所有的事物是如何关联的,在这个意义上,当他们懂得了这个知识类别中的任一事物,他们就知道了一切。人们只要获得这种知识,也就获得了人类的德性(希腊文 arete),从而成为卓越的人。这就是苏格拉底终生追寻的知识,但这种知识总是躲着他。在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一无所知。他是无知的。此时反讽的意味更浓了,因为无论是最不世故的听众还是最为世故的听众,都认同苏格拉底的确无知,但是却有着不同的理由。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现在,我们可以回到这个问题,即为什么苏格拉底的这么多对话都没有结论?它们必须这样。如果在各篇对话的结尾,柏拉图都使苏格拉底最终得出了“X”(真理、正义、美等等)的定义,那么这个结论一定是彻底误导性的。因为这意味着知识能够仅仅是形式的知识,我们可以获得字典类的定义并且记住它。只要我们记住这个定义,就可以说自己知道它,即使这个“知识”对我们的生活没有产生任何影响。对苏格拉底而言,人们自己得出的公式化定义不能够算作真正的知识。

苏格拉底到死还在宣称自己是无知的,同时认为“未经审查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审判最后,他向控诉人和陪审团告别:“是时候该起程了,我们各自上路,我去死而你们继续活着。哪一个更好,只有神才知道。”在行刑室里,当他被问及死后(如果确实有死后生活的话)会做些什么,他说会继续做在活着的时候所做的事情。他会询问冥世的阴魂,他们是否拥有某种知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最深刻的思想家,在走向死亡时也没有获得他毕生寻求的知识。这个知识的探索过程叫做“哲学”,而这个知识本身我们甚至都不能够给它下定义。这一切难道不令人沮丧吗?这岂不是让学生们在开始学习的第一天感到尤为沮丧?

但是,如果我们用伯特兰·罗素爵士的一段著名文章来结尾,或许能够得到一点鼓励。他是在苏格拉底逝世 2500 年后名声大噪的哲学家,是当代分析哲学的领军人物之一。他说:

文章图片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