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润方家谱杯征文】 №:0430

 阿年282 2022-04-18

湖北监利·袁作军

上世纪七十年代,江汉平原的乡下,文化生活异常贫乏。一月一场 的电影,就算是奢侈的文化大餐了。

我十岁那年,参与过放电影!

其实很简单,我就是帮放映师傅倒片。

那时的电影,使用的都是一盘盘拷贝的胶片。每部电影有三到四盘胶片。影片盘子,是铁制的,直径有大有小,一般在一尺左右,中间有轴,两边是带圆孔的铁片,中间的空隙就是缠绕胶片带子的。

公社放映队,每次下乡,都是两个大队同时放映,共用一部影片。一部影机一个师傅,另外还有一个跑腿的师傅,专门骑着自行车给两处递换胶片。换来的胶片,是对方放映过的,胶片是反的,必须倒换过来,才能正常放映。


那天,我们学校操场,人山人海。放映的影片,好像是《奇袭白虎团》,故事精彩,情节紧张。第一卷胶片完了,第二卷很快就送来了,不过是反片,要倒过来。放映师傅在广播里说:“我的右手长疔疮,哪位同志来帮忙倒片。”

操场上的人们开始起哄,骂起人来:“狗子的,白天睡大觉,放映的时候就长疔疮!骗鬼吧!”“日你娘老子的,正看得有味,就断了片!”

为什么大家就很反感,甚至大动肝火呢?我们大队的人,与公社放映队的矛盾,由来已久。我们大队比较小,在全公社四十几个大队中,无足轻重。常常遭到放映队的无视和刁难。干部群众都恨得牙痒痒呢。

放映师傅被骂,也恼火了:“没人帮忙,今天电影就到此为止!”

那么好看的电影,仅仅看了一卷胶片就“到此为止”,那把人们的胃口吊到姥姥家去了! 操场上炸开了锅,好多年轻人摩拳擦掌,打算动武了:“狗子的,到此为止,那今天叫你有死无生!”

放映师傅赶紧拔出放映机上的一个什么插头,说:“你们来,不怕死的上来!不要说老子用电打人。打死一个够本,打死两个就赚了!”

那时人们对电还很陌生,不了解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秘东西,但电能打死人,还是听说过的。气势汹汹的人们就止步不前了,只在远处咒骂。

此时我就在放映机桌子跟前。放映师傅用手扒了我一下说:“小朋友你快躲开,有危险。”

我不知怎么的,鬼使神差地说:“师傅,我帮你倒片吧。”

师傅看了我好一会,说:“好吧。我教你。”

有人就喊了一声:“不要骂人了,有人在倒片了。”

在一条长凳子上,有一个固定的铁架子,前面插反片盘子,后面插空盘子,把反片胶片的头子固定到空盘里面的轴上,再摇动一个把手,胶片就源源不断,像皮带一样,缠绕到空盘子上了。反着的胶片,就变成正的了,就可以装上影机放映了。我摇动着把手,两个盘子转得飞快。放映师傅说:“慢一点,慢一点,不把胶片带子搞断了。”我就放慢了速度。

周围远的近的大人、小孩都盯着我看。我好得意。因为我的手上,转动的是大家迫切的希望呢!有些小朋友还叫着我的名字,为我加油。

影片终于装上了影机,操场上一片欢腾。第二卷还没有放完,第三卷又送过来了。在放映师傅的帮助下,我继续倒片。虽然有一点点影响看电影,但我心里美呀。我没有让电影间断,继续放映。


电影放完了,我一共倒了三盘胶片,一点都不累。散场的人们热烈地议论电影剧情走向四面八方。我也端起自己的凳子,准备回家了。放映师傅说:“小朋友,等一等。我送个东西给你。”

我就站住了。放映师傅从一个木箱中摸出一截断了胶片给我说:“拿去玩吧。”

这一截胶片大约一米多长,上面是一格一格的人影照片,清清楚楚。第二天,我拿到学校炫耀,同学们一个个讨好地向我借看。老师发现了,也借过去看,还拿到办公室去,让其他老师“大开眼界”。

那次倒片的经历,我小时候没有多的想法,现在想来,我是不是可能熄灭了一场流血冲突呢?每每忆及,有趣而甜蜜。

【作者简介】袁作军,男,1964年生,湖北省监利市程集镇人,农民写手,湖北省作协会员,郑州小小说传媒集团签约作家,已在国内外报刊发表40余万字小小说、小散文作品。20多篇作品收入多种文集。获得国内大小文学奖项17次。作品《石碑无言纪沧桑》入选2019年武汉大学历史系教学讲义。获得2019年度“中国闪小说十大新锐作家”称号。2019.8月出版微型小说集《白马玉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