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出门要放响屁,穿旧鞋,坐慢车”何意?出门真要这样么?

 关山听风 2022-04-18

过去有一些农村俗语,话糙理不糙,往往说的不只是字面本身的意思,话里有话,也就是一语双关。像“出门要放响屁,穿旧鞋,坐慢车”这句农村俗语就是如此。

1、出门要放响屁

出门在外,拿放响屁说事,看起来与出行风牛马不相及,也让现在的人难以理解。实际上,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字面上的意思,也就是表面意思,二是暗含有别的意思。

这句话的第一层意思。

过去农村人生活水平不高,吃的东西大多是杂粮和粗粮,吃了后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人们的屁也就比较多。

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人吃了生红薯和生板栗等,难以消化的东西,就爱放屁,而且放的大多是响屁。

响屁不臭,农村有一句玩笑话说:“响屁不臭,臭屁不响”,大多情况都是如此。但是,当众放响屁通常被人认为是一件不太雅的尴尬事,往往成为人们嘲笑的对象,甚至被人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尤其是晚辈在长辈面前放屁,被视为是对长辈的不尊重。

因此,有一些人处在公众场合,如果肚子里有屁,大多都憋住,实在憋不住了,就走到没有人的地方去解决,免得在人前出丑。

过去农村人认为,一个人的屁憋得太多太久,身体就会出毛病。因此,在农村,很多父母从小就叮嘱儿女,平时有屁就大胆地放,别憋住,把身体憋坏了。

农村流传很多憋屁憋出毛病的事例。这里简单地给读者讲述其中的一个。

相传,某村有一大户人家,家里有一个女儿,生得貌美如花,贤惠知礼,心灵手巧,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千般疼爱。但这女孩有一个毛病,从小到大就是屁多,放的都是响屁。家里人把她看得千斤重,在家里人面前放屁,没有人说她,也没有人笑她,由她去。

女儿从小就与邻村一大户人家的儿子订亲。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随着女儿年龄长大,就要出嫁了。母亲什么都不担心,唯独担心就是女儿爱放屁这一毛病。想到女儿在家里放屁,家里也就没人跟她计较,可到婆家去后,就不好说了。

女儿出嫁那一天晚上,母亲把自己的这种担心,悄悄跟女儿说了。女儿是一个善解人意的人,她向母亲保证,到婆家后,一定把肚子里的屁给憋住,不给娘家人丢丑。

女儿嫁过去后,不论在什么场合,包括在丈夫面前,有屁就强憋着。不到一年,人就变得肌黄面瘦,四肢无力。丈夫带着她四处求医,都说是因为她长期憋屁,造成气息不通,引起了病症,无药可治。不久后,女儿就死去了,男女双方家里都很伤心。尤其是女子的母亲,除了伤心,还后悔不迭。

也就是因为在农村流传这类故事,农村父母从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叮嘱他们,有屁就放了,不能憋住,免得影响通气。特别是一个人出门在外,不能因放响屁而有自卑感,怕被人嘲笑,怕陷入尴尬境地,而就连屁都不敢放,影响身体健康。

不过,这是在旧时农村医学不发达情况下的一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事实上,过去农村人出门在外,最怕别人嘲笑自己,遭人白眼,行事时就束手束脚,太过拘谨,有的人还真的连屁都不敢放。这种感受,老一代农村人的体会是最深的。

因此,农村人就将这事总结成俗语,让人胆子大一些。

这句话的第二层意思。

过去农村,出门在外的人最怕肚子吃不饱,路上挨饿,连走路的力气也没有,怎么能够平安回到家里呢?因此,过去村人出门时,家里人往往交代说,出门在外饭一定要吃饱。家里人怕出门的人舍不得花钱,或者在路途找不到吃饭的地方,通常从家里带上很多吃的东西,让他们在路上吃,免得挨饿。

有一点过去农村常识,如果的年轻人没有经历过,也就不知道了。人只有吃饱了肚子,在消化的过程中,农村人消化又快,容易放响屁。肚子是饿扁了,放出来的屁也是无声无息的。

“出门要放响屁”暗含的意思,就是说出门在外一定要吃饱,放出来的屁才是响屁,饿肚子的人是没有响屁可放的。

过去农村对出行非常讲究,有“穷家富路”之说。意思是说在家里过日子手头紧一点也无妨,出门在外,应多带一些盘缠,免得在途中陷入窘境。因此,“出门要放响屁”这句话就是“穷家富路”的意思。

出门在外,只有口袋里有钱,不用说大鱼大肉,就是粗食淡饭,也能填饱肚子,在外也就没有难处,可平安回家。

2、穿旧鞋

这里先说在农村出门“穿旧鞋”的表面意思。

这实际上是过去农村人的生活经验。

过去农村,为什么出门要穿旧鞋呢?现在年轻人没有经历过那种年代,不了解那时穿的是什么样的鞋。现在的人,不管走多远,各种新鞋穿在脚上,走起路来非常舒服,价格也不是很贵,还非常耐用。因此,现在很多人出门都穿新鞋,穿旧鞋怕途中烂掉,让别人看到有多尴尬呀。

旧时代的农村,出门穿的鞋子,无非就是两种,一种是布鞋,另一种是草鞋。

布鞋就是那种手工做的鞋子,俗称“千层底”。那时农村,缺布,很多都是家里织的家织布,也叫土机布,很粗糙,新衣服穿在身上割得身上痒痛难受。这种布料做的鞋子也同样割脚。

再说,因那时农村缺少布料,鞋底并不全是布料(通常是烂布和边角废料)做的,为了节省布料,一般会在鞋底内放一些棕片、笋壳等,这样鞋底也就硬邦邦。穿着这种新鞋子上路,即便脚皮再厚,走不了多远,脚就会磨出血泡来,再走下去,血泡会磨破,第二天就无法走路了。

草鞋就是用稻草、茅草皮、麻皮等编织的鞋子。用稻草(过去一种粳稻的大禾草,)编的草鞋,相对来说比较柔软,但是不耐穿,一到两天要换一双,如果出远门穿这种草鞋,要预备很多双,带在路上比较麻烦;茅草、麻皮编的草鞋比较硬和粗糙,虽然这种草鞋可以穿十天左右不会坏,但穿在脚上走远路,容易磨破脚。出远门时通常穿这种草鞋,但要在家穿一两天后,也就是穿旧了后,把草鞋穿得软和一些,才能穿着出远门。

这就是过去农村,不能穿新鞋出门,而是要穿旧出门的原因。

出门“穿旧鞋”后面还隐藏一种意思。

旧时代的农村是男权主义社会,女人的地位比较低,家中的妻子被喻为衣服或者鞋子。那么出门穿“旧衣服”或“旧鞋子”就代表家的糟糠之妻。

说到这里,读者朋友应该明白其中的意思了,也就说男人出不在外,不要忘了家里还有妻子儿女,糟糠之妻不可抛。这里就不赘言了。

3、坐慢车

过去农村所谓的“慢车”,既不是指现在列车中的快车和慢车,也不是指现在汽车中的客车和小汽车。那时农村还没有这种车辆,人们连见都没有见过,指的是马车、驴车和牛车。

“坐慢车”的第一层意思。

在旧时农村,马车跑得快,被称为快车,驴车和牛车跑得慢,被称为慢车。这主要是一个安全问题。马车虽快,但马有性子,马使起性子来,会不顾一切往前往,这就给坐在马车上的人带来危险。再就是马容易受惊,受惊的马也难以驾驭,也容易出事。

坐驴车和牛车虽然比较慢,有时还没有走路快,即使驴和牛也使性子,也不会跑得很快,相对马车来说,要安全多了。

“坐慢车”的第二层意思。

过去农村有一种有趣的说法,“骑马亲家看不到,骑牛让亲家撞见了”。旧时,在农村,骑马的人和坐马车的人,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要么是官宦人家,要么就是有钱人家,普通百姓家庭是坐不上马,也没有马车可坐。普遍百姓家庭出门能够有驴车和牛车坐,家境就算是不错的了,还有很多家庭连驴车和牛车都没有,出门靠两条腿走路。

过去农村,有一些人出门爱讲面子,讲排场,明明自己家里没有坐马车的条件,不顾家里的经济状况,花钱都雇马车坐。这种做法,对有勤俭持家传统的农村人来说,认为是一种浪费,不值得。

我国古代有一种俗语说:“别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等我回头看,还有挑脚汉。”出门爱面子讲排场,不顾自家家庭经济情况,盲目攀比和享受,最后受苦受累的的还是自己。

最后,这里要多说几句。“出门要放响屁,穿旧鞋,坐慢车”这句农村俗语,是在过去农耕社会的产物,说的是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出行条件。

如今的农村出行条件,已经不是当年的那种出行条件了,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这句俗语自然过时了,但其中蕴含的一些农村人出门在外的道理,仍然没有过时,值得借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