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众所周知,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球一个重大的问题 能不能变废为宝,把二

 你好122 2022-04-18
众所周知,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球一个重大的问题。能不能变废为宝,把二氧化碳转化成有用的材料?回答是可以。2021年12月,我的科大师弟和同事曾杰教授(图1)在《Nature Nanotechnology》发表文章(网页链接,图2),提出了一种把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酸的催化方法。这里的关键在于,以前类似的研究都要把最终产物从电解液中分离提纯出来,这占了总成本的70%。而曾杰的方法绕过了这一步,开发了一种固态电解质反应器和铜合金催化剂,直接从二氧化碳和水就制备出了甲酸水溶液(图3),大大节约了产物分离的成本。甲酸水溶液可以立即拿来用,例如作为电池燃料,这就打开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十年以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二氧化碳转化是不值得追求的,因为成本太高。在工业界就更是如此了,因为他们认为这不可能盈利。但近几年来,催化剂取得了进步,可再生能源降低了价格,这些给二氧化碳转化提供了机会。曾杰的研究,就是一个重大突破。
最近,《Nature》对曾杰做了一场专访,标题是《把工业二氧化碳变成电池燃料》(Turning industrial CO2 into battery fuel)(网页链接,图4)。其中他说到,下一步目标是尽快把这项技术工业化。我们希望和碳排放大户企业合作,例如水泥厂和火力发电厂。全世界的相关企业都来联系我们,包括希望削减碳排放的企业和希望购买燃料与化学品的企业。今年我们和中石化达成了合作协议,中石化希望用我们的技术生产更多的α-烯烃。α-烯烃常用于制造工业油和润滑剂,而且可以从二氧化碳转化而来。
近年来,中国在二氧化碳转化方面不断取得重大进展。例如2021年的二氧化碳制淀粉(图5),就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不过它的意义目前还主要限于科学,而不是技术,因为它的成本还远远高于植物比如说玉米制淀粉,虽然单位质量催化剂的效率比玉米制淀粉高得多。而曾杰的二氧化碳制甲酸,离实用就近得多。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可能就会看到这项技术改变世界。
曾杰在专访中回忆,自己出生在河南省商城县一个贫寒的山区农家。父亲虽然没有受过很高的教育,但非常勤于思考和动手。例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很少见到空调的时候,父亲就用废弃的汽车散热片自制了水冷空调,让他能在炎热的夏天专心学习。还有当时的农村烧煤烧柴火要用火钳,铁制的火钳不一会儿就发烫,曾杰有一次就烫伤了手。父亲为此设计了一个镂空的火钳,由一根铁丝编织而成,增加了传热距离和散热速度,从此就再也不会烫手了,既漂亮又实用。父亲源于生活的创造,在曾杰的心中埋下了科技发明的种子(图6)。
在回国的十年中,曾杰培养了很多年轻学生,这是他最骄傲的成就。许多伟大的科学进步都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高兴地知道,当我老去的时候,我的学生们会把研究推向前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