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识变现的五个阶段

 早晚积累 2022-04-18

知识变现在这几年热度越来越高,过去知识分子是臭老九,现在知识水平高有真才实学的人写文章、出个课就能赚取睡后收入(睡觉的时候也有收入)。

而对于普通人要想让知识顺利变现,至少得经过五个阶段,分别是:

知识输入、知识搬运、知识转变、知识输出、知识变现。

知识输入

这很好理解,就是我们的大脑里存了多少有用的知识,这个的有用有两层意思:

对自己有用和对别人有用。

对自己有用会成为我们的工具让自己变更高效;

对别人有用的能够提供价值让我们增值。

知识输入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学习啊,就是多做事、见高人和勤读书,如果多做事、见高人对我们来说还没那么容易,那么多读书就是最简单的知识输入了。

《如何阅读一本书》被奉为读书方法的经典之作,书中介绍了四个层层递进的阅读层次,书中作者在字里行间驾轻就熟地引经据典,书后更是将历史上影响人类思想的经典著作罗列了出来。

倘若出一本书,需要读100本好书才能积累出一本有价值的内容的话,那么挑选这100本好书,也许我们得读500~1000本书,才能筛选和形成1本书的精华。

网络上有个耳熟能详的大咖——剽悍一只猫,他在开微信公众号之前,他的阅读量非常惊人,他所住的地方,到处都堆着书。

知识输入就像你要喝水,你的水杯或者水缸里至少得先有水啊。先输入再享用。

 知识搬运

有了比较大的信息输入后,总会有一些信息能够产生共鸣。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分享给他人。

这里的分享很少会加入自己的思考。更恰当地说是把别人的东西当作是自己的,直接转发罢了。这一个阶段,就是在做知识搬运工。

这个阶段,大脑中的知识,还很有限,很难产生好的碰撞。那就多做模仿式的学习,搬运也未尝不可。只不过要提醒自己,别做长久的知识搬运工。就像去工地搬砖,你可以搬一阵子,但是搬一辈子就是自己的不是了。

知识转化

知识搬久了,脑海中积累的各种概念多少会产生关联,也会进一步推动深入思考,会有新发现,会影响行动。

好比进步、痛苦和反思这三个词很简单,耳熟能详,看上去没什么太大的作用。但达里奥在《原则》说:

痛苦+反思=进步。

一个公式将三个词关联起来了,关联后的词显然是加入了思考。这样的思考便能指导行动。经过加工的知识,更有价值。

只有经过加工内化的知识,才会在脑海中碰撞、关联,才能真正为己所用。

知识输出

有了输入、搬运和转化后,还要输出知识。输出那些让人产生兴趣、产生信任、产生行动的有效信息。输出的这样的信息才算得上叫知识,这些信息对他人有用,能够让受众付出成本。

输出的知识给哪些人。归纳起来至少有三个方面:

一、是那些需要解决具体问题的人;

二、是需要知识打通思路的人;

三、是完全为了猎奇的人。

第一种获得知识后,能够提高自身能力,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第二种自己有了一定经验,但遇到了瓶颈需要别人点拨一下打开思路;

第三种其实是属于消遣式的获取知识,网络上的广告和大量的软文都是这类;

这三种知识,分别能够让人产生行动、产生信任和产生兴趣。就我个人来说,要努力学习和输出前两种,对自己对他人都长期有用的知识。

第三种更偏向于纯粹地收割注意力,瞬时有用。

反过来,在输入信息时,也要多关注能够影响行动和给予启发的信息,要远离收割注意力的信息。

因为只有踏踏实实地行动,才有积累。只有启发他人行动和思考,才有价值,才长期有价值。

知识变现

知识变现其实并不是这两年才有,知识变现一直存在。只不过以前在线下,现在更多的是在线上。

在工作中,一个人把所学知识转化成自身能力,去为他人服务,为他人创造价值的同时,为自己换取回报。这是采用服务的方式一对一的变现方式。

另一种是传授的方式,将自己的所学,教给更多人,这是一对多的变现方式。

移动互联网让第二种变现方式更便利,边际成本趋近于零。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有特长加上互联网思维就可以组建社群,让更多人动起来。

比如我参加的线上跑步社群,它影响了一两万人养成跑步习惯,每个人收取少量的费用,合起来就是一大笔;

另一种是搭建平台,这几年火热的共享经济,就是用搭建平台的方式为大量闲置的资源创造二次利用的机会。

而对于我们普通人,通过知识积累,让自己在一个领域越来越精通,学习利用互联网这个信息放大器,去杠杆属于自己的变现机会,是一条可行的路。

以上是知识从输入到消化,再到输出变现的几个阶段。

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转化吸收阶段,这个阶段需要有持续地正反馈地行动。

人坚持做一件事,一定是从中受益的,如果一件事只是煎熬,只有痛苦的反馈,那很难坚持下去。

知识输入让自己看到不足与无知,知识消化让自己看到成长与进步,知识变现让人看到希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