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始写作后的几个必经之路

 早晚积累 2022-04-18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写作,至少在我周围,夸张一点写公众号的比看公众号的还要多。

不论怎样,如果从来没有过写的经历,一上手开始写,难免会经历一下几个过程。这里不谈写作的技巧,而是只谈写的内容。

归纳起来,至少会经历四个阶段:

1,写自己想做的事:

这个阶段基本上是立志开始写作,信心满满,对未来充满希望。于是想到了很多打算持续行动的事。

什么运动啊、学习啊、阅读啊、日更啊、学习技能啊都来了。这个时候,是想得多,做得少。或者说还没有开始做。

写出来的东西,对自己有一个提醒的作用。古人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说出来了,就像是许了承诺。对自己也是个约束。


2,写自己相信的事:

经过第一个阶段的憧憬和亢奋,这个阶段会通过各种方式去找方法。读各种书,见各种人,报各种课。

人往往只会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于是这个阶段,我们会发现很多之前没有注意到的方法、知识。

比如微习惯更有效,比如以终为始更有指导意义,比如晨间日记和反思日记能够提升思考力。

再比如摘录+思考的读书方式能够促进阅读中的思考。再比如读非虚构类的书更能够接触到改变人类的知识。

这些我们相信的事,能够帮助我们提升认知。但有一点要注意,你所相信的事一定要是符合客观规律,经得住逻辑推敲的。

比如庞氏骗术,很多人一开始会用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这个是可行的,但实际上一定会崩盘。

这个阶段进入状态后,人会有一种充实感。查理芒格说,想办法让自己每天比前一天聪明一点点。这个阶段这个感觉最明显。


3,写自己正在做的事:

我们每个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本能。微信朋友圈就是这样的地方,每个人都在展现自己光鲜的一面,但事实上这并说明不了什么。

因为,你正在的做的事,有些事未来会渐渐丢掉,有些事长期看可能没啥意义。

但自己把它们写下来,至少可以让大脑去思考,毕竟一开头,想做的事情会比较多。

写我们正在的做的事情,还有个好处,那就是我们慢慢会思考,到底哪些事是当下最重要的,是长期看最重要的。真正厉害的人,都是很早就意识到做减法的重要性。

这个阶段会渐渐感觉到时间不够用,但似乎有很多事都要做。

越忙越焦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做的事会让自己踏实许多。


4,写自己做成的事:

经过前三个阶段,以及一定时间的积累。我们会渐渐做到一些事,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果。

这个时候,会同时写到三个阶段的事。当然会有比较多的内容跟已经做成的事有关。因为做到了更有说服力,做到了也就把读书、读人、读城看到的他人的间接经验通过自己的体验和研究变成了直接经验。

这样的内容更有说服力。比如我学习英语,我自己做过模仿一篇文章一个月,也做过每天听写一篇文章。就更能够体会到模仿和持续练习的意义。

这个时候,我再去看钢琴家郎朗小时候练琴,就会更能感同身受。也会更加激发自己对长期持续做一件事的信心。


5,向他人系统地分享自己的故事:

过去几年我自己看到了几个人从无到有,通过持续写作出了书。

比如Scalers持续写作1000天后来写了两本书《刻意学习》+《持续行动》;

弗兰克通过写作出了一本《爆款写作课》;

而张辉则是通过公众号以及个人的深度思考,写了一本《人生护城河》。

他们都是通过长期的努力之后,用文字向他人分享了自己。

大多数人可能很难做到这一步。因为一路上很多人会被困难吓退,不了了之。

总结一下,不外乎是从相信自己可以变得更好,到模仿学习他人,再到自己以身试验,并一步一步做成,乃至取得阶段性成果的阶段。

以上是一个从不写作的人,开始写作会遇到的几个阶段。

当然如果你喜欢写小说,也许你渐渐会发现自己的观察力越来越强。

参考文章:

努力做一个有故事的人

上一篇文章:

从亏损到盈利:过去三年买股票的一点收获

爱积累的磊

早晚积累

每天变好一点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