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相关疾病研究进展-1

 火炎森林 2022-04-18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eosinophilia)是指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AEC)超过正常上限范围(即 AEC>0.50×109/L),按其增多程度可分为轻度(AEC<1.5×109/L)、中度(AEC 1.5-5.0×109/L)和重度(AEC>5.0×109/L)。其中,轻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在人群中的发生率可达 3%-10%,主要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超敏反应和寄生虫感染等。

血液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hypereosinophilia,HE)则定义为 2 次检查(间隔≥1 个月)外周血中 AEC>1.5×109/L,即包括了上述中、重度嗜酸性粒细胞;

组织型HE 则定义为骨髓中嗜酸性粒细胞占全部有核细胞的 20%以上,和(或)嗜酸性粒细胞广泛性组织浸润,和(或)通过免疫染色证实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的颗粒蛋白沉积于细胞外组织 。

如满足血液 HE 的诊断标准并伴有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所导致的器官损伤/功能受累,或组织型 HE 伴有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AEC 超过正常值上限)均称为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s,HES)。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的分类

1.1 WHO 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

WHO 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是血液系统肿瘤性疾病诊断分类的常用标准。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包括非血液系统疾病(继发性/反应性)和血液系统疾病(原发性/克隆性),WHO 分类主要涉及克隆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克隆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除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eosinophilic leukemia,CEL)外,还可伴发于 WHO分类中的任何一种血液系统肿瘤,常见的有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Ph CML)、慢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CMML)、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SM)以及伴 t(8;21)(q22;q22)/(AMLl-ETO)急性髓系白血病和伴 inv(16)(p13;q22)或 t(16;16)(p13;q22)/(CBFβ-MYHll)急性髓系白血病。随着人们对疾病的深入研究,一些分子学异常被发现,并将其作为一种亚型独立出来。2008 年 WHO 将“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非特指型(CEL-NOS)”归属于骨髓增殖性肿瘤(MPN)这一大类髓系肿瘤,并新增了“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 PDGFRA、PDGFRB 或 FGFR1 异常的髓系和淋系肿瘤”。同时,此次 WHO 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进行了重新分类,即在排除了继发性(反应性)因素导致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基础上,将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分为以下 4 类: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 PDGFRA、PDGFRB 或 FGFR1 异常的髓系和淋系肿瘤、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非特指型(CEL-NOS)、淋巴细胞变异型 HE(L-HE)以及特发性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IHES)。

1.1.1 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 PDGFRA、PDGFRB 或 FGFR1 异常的髓系和淋系肿瘤 

这组疾病包括三个亚型:( 1)MPN 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FIP1L1-PDGFRA:一种 MPN 伴有显著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存在FIP1L1-PDGFRA 融合基因;(2)MPN 伴 ETV6-PDGFRB 融合基因或其他PDGFRB 重排:一种 MPN 通常伴有显著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且有时伴有中性粒细胞增多或单核细胞增多并同时存在 t(5;12)(q31~q35;p13)或其变异型易位或证实存在 ETV6-PDGFRB 融合基因或 PDGFRB 重排;(3)MPN 或急性白血病伴 FGFR1 重排:一种 MPN 伴有显著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且有时伴有中性粒细胞增多或单核细胞增多或一种 AML 或前体 T或前体 B 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通常伴有外周血或骨髓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并同时存在 t(8;13)(p11;q12)或其变异型易位导致的 FGFR1 重排。

1.1.2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非特指型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非特指型(CEL-NOS)为 WHO 分类的八种 MPN 之一,其诊断标准包括:(1)存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外周血中 AEC>1.5×109/L;(2)不存在 Ph 染色体和 BCR/ABL1 融合基因或其他MPN(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和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或 MDS/MPN(包括 CMML 和不典型 CML);(3)不存在 t(5;12)(q31~q35;p13)或其他 PDGFRB 重排;(4)不存在FIP1L1-PDGFRA 融合基因或其他 PDGFRA 重排;(5)不存在 FGFR1 重排;(6)外周血和骨髓中原始细胞低于 20%,且不存在 inv(16)(p13q22)或 t(16;16)(p13;q22)或其他 AML 诊断相关特征;(7)存在一种克隆性细胞遗传学或分子基因学异常,或外周血原始细胞>2%或骨髓中原始细胞>5%[9]。

单位: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血液科

地址: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淮河西路125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