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恩樵 | 刘牧之朗读《笠翁对韵》(90-45)

 太行森林 2022-04-18

图片

图片


《笠翁对韵》·下卷 · 十五咸(3)

图片

图片

袍对笏,履对衫。匹马对孤帆。琢磨对雕镂,刻画对镌镵。星北拱,日西衔。卮漏对鼎馋。江边生桂若,海外树都咸。但得恢恢存利刃,何须咄咄达空函。彩凤知音,乐典后夔须九奏;金人守口,圣如尼父亦三缄。

【笏】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镌镵(音娟婵)】都是刻削的意思。

【星北拱】星指北极星,拱是拱托、环绕的意思。

【卮(音支)漏】卮,古代一种盛酒器。古语有'川源而不能实漏卮'的话,意为漏洞虽小,如不堵塞则后患无穷。

【鼎馋】孔子的祖先正考父为宋大夫,其家有鼎名馋鼎。馋,吃。

【桂若】桂树。若,杜若,香草名。

【都咸】传说中生于海外的神木。

【但得恢恢存利刃】《庄子·养生主》中的一则寓言,说宋国有个庖丁,善于解牛,他的刀用了十九年,解过数千头牛,还好象新磨的一样。因为牛的关节之间是有缝隙的,而刀刃却很薄,让薄薄的刀刃通过有缝隙的关节,自然'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恢恢,宽绰的样子。

【何须咄咄(音多多)达空函】咄咄:表示惊讶的语气。晋殷浩得到桓温将推荐他作尚书令的消息,非常高兴,准备回信,又怕言语不周,把信取出放进几十次,结果却寄出了空信封。后桓温将免职,他整日用手在空中乱划,连呼'咄咄怪事。'

【彩凤知音,乐典后夔(音魁)须九奏】后夔,即夔,传说是舜的乐官,他奏起乐来,百兽起舞,凤凰也飞来。九奏,奏乐九曲。

【金人守口,圣如尼父亦三缄】尼父即孔子。相传孔子入周太庙,见有铸金人,三缄其口,背后有铭文:'古之慎言人也。'三缄,封闭多层。两句的意思是,圣达如孔子,也要学习金人那样守口如瓶,讲话谨慎。

《笠翁对韵》是明末清初著名戏曲家李渔的作品,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

作者李渔,号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全书分为卷一和卷二。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