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三大队队长刘景镇

 无冕之王001 2022-04-18

刘景镇,又名刘景宣,山东省枣庄市张范乡小屯人。一九0一年生,一九三七年十月参加革命,一九三八年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三大队副大队长兼一中队长、大队长。义勇总队改编为直辖四团、二旅十九团以及八路军一一五师苏鲁支队后,连任三营营长。

刘景镇同志的父亲刘兆俊,一生务农,三个儿子,刘景镇排行老大。他七岁入私塾读书,后升入峄县高级小学,十八岁毕业后在家务农。后来,在曾参加过“广州暴动”的共产党员朱道南的引导下逐步走向革命道路。

文章图片1

刘景镇、刘钢父子像

一九三七年十月,朱道南遵照鲁南中心县委的指示,以刘景镇等人为骨干,组织了一百多名群众举行邹坞暴动,一举铲除了反动乡农学校校长王效卿,在刘景镇的协助下,拉起了一百余人的农民抗日武装。

一九三八年五月下旬,沛、滕、峄三县抗日武装合编为“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刘景镇任三大队副大队长兼一中队长。

六月下旬,滕县土顽申宪武等纠集数千人向义勇总队发起进攻,刘景镇率部与其他兄弟部队紧密配合,连续作战,将申宪武等部击溃,为这支新生的人民抗日武装的生存、成长、壮大做出了卓越贡献。

一九三八年九月以后,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先后改称临沂专员公署保安司令部直辖四团、二旅十九团,刘景镇任三营营长。一九三九年九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到达鲁南后,该部改编为苏鲁支队,刘景镇继任营长。自正式组建义勇总队到为革命献身,他率部转战鲁南两年多,先后参加峄城袭击战、郯城伏击战、半山抗击战,以及各庄、周营战斗等,他总是冲锋在前,退却在后,为部下做出了表率。他所率领的三营英勇善战,纪律严明,屡立战功,处处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文章图片2

鲁南早期共产党员朱道南

1939年9月,刘景镇在峄西火神庙与日军作战时,英勇追击敌人,不幸腰部中弹,身负重伤。伤势未愈即率领部队继续执行战斗任务,多次躺在担架上坚持指挥作战。1940年春,因伤口恶化,在上级领导的劝说下,他才离开部队到张范东田庄村隐蔽养伤。

5月18日,敌人对小屯地区进行清乡扫荡。由于叛徒告密,正在田庄养伤的刘景镇被敌人包围在村头一草垛内。在敌重兵包围、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他镇定自若,临危不惧,以精准的枪法,接连毙敌数名。终因弹尽援绝,在仅剩下一发子弹的情况下饮弹自尽,壮烈牺牲,时年39岁。

其子刘刚,少年入伍,1945年任鲁南军区第二军分区连长,率部在古邵与敌作战时,不幸腹部受伤。在伤势严重的情况下,他左手抱腹托肠,右手执枪,坚持战斗。终因流血过多,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年仅24岁。

刘钢牺牲后,当地军民群众为刘景镇、刘钢父子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爱国诗人、原峄县参议长孙倚亭曾吟“木兰花”词两首,悼念刘景镇父子。

(一)

卢桥事变风尘黑,抗日反顽争斗急。我乡奋起飞将军,深入敌营歼大敌。

苏北鲁南称战绩,纪律严整众望得。献身革命志弥坚,杀敌负伤终殉国。

(二)

古称教战重明耻,烈士精神永不死。国仇家恨重如山,年少英雄相继起。

卫国执戈人可拟,杀敌托肠旷古史。将门世代生光辉,虎父自应生虎子。

文章图片3

刘景镇、刘钢父子墓

一九六六年四月五日,枣庄市人民政府为刘景镇立了碑,他的亲密战友朱道南为他撰写的碑文上最后一句是:“景镇同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儿子。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的英雄形象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