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佳篇共享丨刘景华:英格兰经济板块的演变及影响

 Kath2633 2022-04-18
我主要想谈一谈英格兰,不是英国,现代英国是“UK”( United Kingdom),英格兰在大不列颠岛的东南部,谈谈它的经济地理格局或者经济板块化的演变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也和现实相联系。因为最近我们看到英国闹事的比较多。英国由四大块组成,现在苏格兰闹独立,北爱尔兰闹独立,威尔士也在闹独立。威尔士那个地方实际上中世纪就归了英国,它也在闹独立。除了这三块地方外,英格兰自身也有一些地方在闹独立。就是英格兰的北方,也在闹独立。我想,这实际上和英格兰经济板块化或经济地理格局的变化有点关系。英格兰经济地理格局的变化,从中世纪有英国以来,到现在为止,我觉得经历了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实际上反映着英格兰经济发展的状况和走向,也和英国经济的不断转型有很大关系。
首先是中世纪。中世纪的英国说起来,经济上在欧洲应该属于三流国家。在5~15世纪的欧洲,意大利和佛兰德尔在经济上属于一流,法国和德国属于二流,英国属于三流,比较落后,特别是因为它远离国际贸易中心区,工商业不那么发达。英国的经济史家曾对中世纪英国的经济发展画了一条线,这条线我觉得非常像我们中国的地理学家胡焕庸画的那条线。胡焕庸线从中国东北黑龙江的黑河到西南云南的腾冲,这条线是20世纪30年代画的,那时中国人口的96%居住在线的东部,西部的人口很少,经济也非常不发达,而西部实际上占了全国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几,东部占了百分之四十几。英国也有这么一条线。这条线是英国自己的经济史家做研究的时候画的,就是从英格兰东北海岸沃什湾( The Wash Bay)附近的波士顿,画一条直线到西南的布里斯托尔,由此把英格兰的经济分成两块。那么线的东南区比较发达,气候土壤条件比较好,生产上是农牧混合经济,但无论是农业还是牧业比线的西北区要发达,城镇也主要在东南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宗教中心也在东南区。线的西北区土质条件比较差,所以不适合农业,以牧业为主,但西北区的畜牧业水平还是比东南区的要差,所以英国中世纪的羊毛出口,主要还是靠线的东南区所产的羊毛。英国羊毛一年对外出口大约是3万多大包(sack),一包羊毛大约是164公斤,等于是300多斤,看起来好像数量比较小,但英国在13、14世纪那个时候,即黑死病之前,也就是300万人口上下,没有准确的估计,平均每100人出口一包羊毛,一包羊毛有300多斤,平均每人要出口3~4斤羊毛,这个量也不算小。不过英国中世纪只有羊毛出口,羊毛也主要出产在线的东南区,像东米德兰、东盎格利亚以及南英格兰产羊毛。西北没有羊毛出口港,北部就约克旁边有一个赫尔港,羊毛出口量不大。西北和北部的大城市只有一个约克,约克主要是因为英格兰要和苏格兰对抗,约克是国王经常要去的一个前哨阵地,同时又是个大主教驻地,所以比较重要。
这种局面,到16、17世纪有所改变。16、17世纪就是英国经济格局演变的第二阶段。这个时候国际贸易、大西洋贸易开始发展起来了,英国也逐渐地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体系和民族经济体系,但这个体系完全以伦敦为核心,伦敦变成了一个人员流动和物资流动的中心。它是一个国内市场货物的集散中心,同时也是出口中心,货物要到伦敦集中再运出去,伦敦是英国国内市场体系与国际贸易体系相连接的枢纽。进口的东西也大多先到伦敦来,然后再分发到全国各地去。所以,这是个向心型的,而且又偏倚伦敦的经济体系。那么这个经济体系,当然主要就是肥了伦敦,其他地方都不行,还是落后。我觉得16、17世纪的英国经济就像一把伞一样,伦敦就是高高的伞尖,离伦敦越远经济就越落后、水平越低。有一些具体的数据。比如说,15世纪英国已经从羊毛输出国变成了呢绒输出国。到16世纪中期,英国呢绒出口的90%要经过伦敦,其他地方港口不行。地方产的呢绒,先要运到伦敦,哪怕是沿海,哪怕是个口岸,也先要经过海路运到伦敦,然后再从伦敦出口。这个时期英国毛纺业最发达的两个地区呢绒产品也都往伦敦送。一个是西南部乡村毛纺业区,生产供出口的优质宽幅呢;另一个就是东盎格利亚新呢绒生产区。整个17世纪基本上也是这样,伦敦应该占了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进口也是百分之七八十。国际贸易产品输入英国时,先要输入伦敦,然后再从伦敦分发出去。伦敦的向心型其实在后来还留有痕迹。比如说到了工业化时代,到了铁路时代,所有的铁路都朝着伦敦修,像一个网络从伦敦散布出去。从英格兰的西北到东边去,也要从伦敦转车,而不是直接通车,完全的向心型。现在的伦敦有十大始发火车站,有些火车站都靠在一起,如金斯克罗斯站、圣潘克罗斯站和尤斯顿站。在16、17世纪的英国,整个国家的人口增长大概是一倍,17世纪末,英格兰有500多万人,不到600万人。而伦敦人口在这两个世纪不断翻番,16世纪初是5万人,跟黑死病之前差不多;到16世纪中期是10万人,翻了一番;到16世纪末又翻了一番,是20万人;到17世纪中期又翻了一番,是40万人;到17世纪末将近60万人。整个英格兰经济虽然是有点一体化,但可称为偏倚的伦敦经济体系。
这样一个经济格局在18世纪初开始改变,即在工业革命前就开始有所改变。为什么?在于线的西北涌现了三大乡村工业区。一个是以曼彻斯特为中心的兰开夏纺织区。兰开夏纺织区实际上包括了毛纺业、麻纺业,还有后来作为工业革命先锋的棉纺业。这个棉纺业在曼彻斯特的发展也是一个偶然机会,是在16世纪末尼德兰革命的时候,有几个欧洲大陆的安特卫普棉纺工匠移民到那里去,在那里慢慢发展起棉纺业。曼彻斯特棉纺业的发展,最初引进的还是印度棉花,英国不产棉花,后来当然主要靠美洲的种植园输送。第二个是以利兹为中心的毛纺区。线东南原有两个毛纺区,但这时毛纺业中心转移了,转到约克郡的利兹。约克郡分成三个区,利兹所在的是约克郡的西区,是乡村毛纺业最发达的地区。还有一个乡村工业区,即以伯明翰为中心的“黑乡”,发展铁工业。这三个乡村工业区都成了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使得英格兰的西北部形成了工业发展的一极。在18世纪的时候,伦敦主要发展第三产业,如商业、服务业、国际贸易、金融业等。伦敦与国际贸易体系、世界市场体系的联系比较紧密,它的国际化比较强。那么这也是一极。西北区是第二产业,发展工业。工业革命实际上是在西北区这三个乡村工业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那个地方,那么落后的地方?它是有原因的,即有乡村工业作为基础。这些工业区人口密度大,你要去看,漫山遍野都是住宅。而南北两极之间的广大中间地区,后来就基本上变成了商品化农业区,供应这两极,即供应西北的工业区和东南的第三产业区。我刚刚讲的两个乡村毛纺业区,后来都变成了商品化农业区,反而地广人稀。这样基本上改变了英格兰经济发展的偏倚状态,两极平衡,中间还有为两极服务的商品化农业区。西北还有自己的对外窗口,利物浦是个重要的出口港,直接与大西洋贸易和国际市场相联系。利兹的毛纺区也通过东部港口赫尔,同外部世界联系也比较多。这是第三阶段。这个第三阶段可以说是从18世纪一直持续到20世纪的七八十年代。
到了第四阶段又有些变化,就是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主要是全球化带来的资本外流,使得从曼彻斯特到伯明翰再到利兹的这些西北老工业区,跟美国的铁锈区相似,出现产业空心化,工人工作减少了,居民的生活水平也下降了,收入大大地降低,甚至还不如中间地带的农村。中间地带农村有些发展了乡村旅游业,比如科茨沃兹山区的旅游业,它的户均收入一年达到6万多英镑,远高于西北伯明翰或曼彻斯特这样一些大城市。这个阶段是西北又衰落下去了,到处是废弃的厂房。衰落下去当然就怪罪全球化,怪罪于欧盟东扩、移民进入,更不要说接纳中东难民了。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2016年英国脱欧的全民公投,主要的得票区,主张脱欧的人,主要是西北工业区,西北区也是主张脱欧的工党的传统势力范围。而伦敦的人是不大主张脱欧的,伦敦的大部分居民,他们的国际化很强了,他们和欧洲、和欧盟的联系太多了。所以我觉得好多政治主张之类,包括国内的政治态势,与经济板块化、经济的不同发展和转型都有一定关系。

原载于2022年《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世界史高端论坛:英国历史上的经验”
本文转自欧洲文明研究院官网。如需引用,请查阅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