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不栽桑后不栽柳,当院不栽鬼拍手,老祖宗三句俗语,是什么意思?

 关山听风 2022-04-19

“前不栽桑,后不栽柳,当院不栽鬼拍手。”是山东、河南等地的民间俗语,自然也就是这些地方的民间禁忌。

(桑树)

前不栽桑

桑树的桑字,因与“丧”和“散”是谐音字,因此,也就犯了民间的忌讳。丧之意,一是失去,其含义很多,既有失去财富,也有失去人口,还有失去其他之意;二是跟死了人有关的,如丧事,丧偶,丧父、丧母等等,都是不吉祥之事。民间对“散”的忌讳的是分开、分离。山东、河南一带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每当改朝换代时,战乱不断,人民颠沛流离,饱经亲人分离之痛。因此,这一带的人民最怕的就是家庭成员分开,亲人分离。

此种忌讳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属一种社会心理,是人们心里害怕骨肉分离心理表现,渴望家人过团聚生活的一种美好愿望。如果单用迷信来否定这一民俗,是对历史的否定。比如说,南方在历史上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就没有屋前不栽桑树的禁忌,只要房前后有空地,栽上桑树,可用来养蚕,增加家庭收入。

(柳树)

后不栽柳

后不栽柳也是北方的习俗,山东、河南一带尤为讲究。柳树为北方在丧葬中常用之物。如老人去世后,民间送殡多用柳枝作哀杖、招魂幡,清明节、寒衣节、冬至扫墓时,用柳枝插纸于坟头上。因为有这种习俗,民间也就对在屋后栽种柳树有一种联想作用,一看到柳树就想起办丧事的情景,以为不吉利,因而很忌讳。

南方一般没有这种说法,可能是南方气候适宜多种竹木的生长,作哀杖和打招魂幡的材料可选择的太多。比如说,南方办丧事,用得最多的是楠竹,搭花台、做棺罩、做灵屋等,均用竹片来做。可南方并不因为如此就忌讳屋后及周围栽竹子。这就是地域民俗文化的差异。

(杨树)

当院不栽鬼拍手

鬼拍手,是一种民间很形象的名称,实际上是一种树,叫杨树。因为杨树的叶子在风吹过时,叶子发出啪啪的声音,就像有人在拍手,但又不是人在拍手,人们就想到了鬼,说成是鬼在拍手,因而称杨树为鬼拍手,其实世上哪有鬼,更没有鬼在拍手。但杨树的响得让人害怕,因而对这种树种在院子很忌讳,甚至是房前屋后栽种也很忌讳。

杨树也适宜在南方生长,但不是这里的主要树种(南方有野生杨树科,但不太一样),过去很少有人工栽培,不过现在有了,主要种在公路两旁,或者大片种植,主要用作工业原料。家庭几乎无人喜欢种这种树,这种树到了南方后,最大的缺陷就是虫子多,特别是春夏之时,毛毛虫很多,自然就不受欢迎。南方绝大多数人连“鬼拍手”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因此也就没有“当院不栽鬼拍手”的习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