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欧洲唯一一张反对票,你知道是谁投的吗

 行云流水vmmxd6 2022-04-19

一个国家能够强大,靠的不仅仅是自身的发展,也要依靠与外界的交流。所以对外交流是进步的关键所在。回观清朝时候的中国,完全把自己封闭起来,拒绝对外交流。“闭关锁国”的策略导致中国困顿不前,最后轻而易举被外国列强用炮火打开了大门。

清朝的顽固分子在炮火之中消失了,为了能够让中国站起来,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革命者,在他们的努力之下终于让中国重新站上了历史的舞台。在中国重新进入联合国的投票之上,中国大比数进入联合国。

其中绝大多数欧洲国家投给了中国,唯独一个投了反对,是哪个国家呢?它为什么会投反对票呢?

一、加入联合国的波折之路

在过去的日子里,中国人在屈辱中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秉承着这样的原则,中国在对外交流方面一直做得很好。

没有人愿意被人一直欺压,清朝时期的千千万万中国人更是不愿,但是当时的清朝没有先进的武器,面对先进的外国国家只能举起双手,最后沦为外国列强的奴隶。各种各样不平等的条约签订,更让中国人抬不起头来。

在革命者的努力之下,中国抢回了属于中国人的尊严,抢回了中国人的领土,但是却很难改变中国人在外国列强心里面懦夫的想法。中国在当时根本不被看好,在1945年联合国成立的时候更是被一些外国国家有意排除在外。

联合国成立,其中大多都是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有着贡献的国家,当然也应该包括中国,只是中国的国际地位却遭到了其他国家的质疑,他们认为中国不适合加入联合国。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种种原因,中国最后只能乖乖地退出联合国

这一份屈辱,中国是不会让其一直存在下去的,中国也在努力,让自己真正的有能力,让那些说“不”的国家闭嘴。

中国的努力,有目共睹。对于中国重新加入联合国的问题,其他国家也在努力。在1950年,苏联曾经向联合国递交过一份关于中国进入联合国的提议,只是很快就被美国给否决了,到后来才对于中国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只是这个讨论看似在着急地解决中国的问题,实际上也有暗箱操作,每次的提议都会被“延期”,要么就是直接被否决掉。中国在加入联合国这个事情上,一走就是好几年。

时间一晃十年过去,在1961年时候,新西兰再一次将中国的问题拿上台面,这一次还有苏联一并支持。而这一次两个提议都被顺利接受。

当然,如果不是中间发生了一件事情,恐怕提议又会被延期。在当时亚非地区有很多新兴国家独立,他们的问题和中国本质上并无差别,目标也是一致的。期间关于海上归属的问题,中国也在默默地支持着拉美国家。

就这样,中国背后的支持国家也越来越多,拉美国家以及亚非拉中的许多独立国家都成为了中国的坚强后盾。尤其是亚非拉的独立国家,在1970年的时候在联合国中就占有60个席位,在联合国成员国的一半之多。

原本在联合国中欧美是占优势的,但是到后来却有被压下的痕迹,而中国顺利加入联合国也是他们不可以再插手阻止的事情,大势所趋。

二、进入联合国的呼声

当然,光靠着身边国家的帮助也不足以让人心服口服,“打铁还是需要自身硬”。中国一直在用行动说话,1964年一声爆炸声直接让世界认识了中国,那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的响声,接踵而来的氢弹试爆成功和洲际火箭的顺利升空,一项一项科技的进步都在彰显着中国已经强大起来了。

现在的中国不是之前可以任人欺压的小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逐渐提高。

国际形势上,不只是中国在发生转变,美国也是如此,不过美国的转变是一路走低,美国内部的战争导致美国的经济出现了下滑,国家内部问题一直无法得到解决,美国政府在美国人民的眼里毫无信誉可言,这也让美国进入了低谷期。

在其他国家担心中国会忽然崛起的时候,美国只觉得他们是在杞人忧天,可是在票选中国加入联合国上面,美国发现自己已经无力阻拦,在票数上面根本没有可以抵抗的地方,他们没想到中国进入联合国这一天来的如此之快。

终于,中国迎来了光明。1971年,中国以76比35的大比数中重新加入了联合国。这个票数已经是可以想象的到的了,这一场仗虽然延续时间较长,但是却赢得漂亮!

此时乔冠华先生看着结果已经忍不住笑出声来,中国代表们身上的开心是掩盖不住的,甚至在严肃的场合之下直接跳起舞来。

76票,如此高的票数,大多都是欧洲国家投的,其中就有23票都是欧洲国家的,苏联虽然在那个时候和中国的关系不是很好,但是也看在走一条道路的份上给了中国两票。欧美国家的大比数投票实际上有些让中国代表团意外。

要知道欧洲的很多国家对美国都是比较亲近的,他们应该和美国一样对中国都是有些反对意味在的,但是这一次的投票有点出乎人的意料。

原因在于美国对欧洲实行的计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陷入了战后重建的低迷之中,原本以为美国会伸出援手帮助自己,可是谁知道美国居然别有用心,居然在欧洲实施了马歇尔计划,他们的目的昭然若是,为的就是抓住欧洲的经济命脉。

这样强盗的行为引起了欧洲人民的反抗,但是面对美国的强大,欧洲根本没有办法抵抗,只能落于美国的掌控之下。

难道就这样让美国一家独大吗?难道欧洲要一直陷入美国的掌控吗?

答案是当然不,中国的出现给了欧洲希望,中国的成长让欧洲看到了能够抵抗美国机会,在中国成长起来制约美国之时,也是自己可以奋力发展的时机。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欧洲选择站在了中国的背后,后来也与中国建立了有好的关系,互帮互助共同发展。

三、欧洲国家中唯一的反对票

所有的欧洲国家都是这样的想法吗?答案也不是绝对的。

在联合国投票上面,只有一个欧洲国家给中国投了反对票,这个国家就是欧洲的马耳他共和国。这个国家很多人都没听过,国土面积十分的小,它所处的位置就在地中海的中心,就好像是地中海的心脏一样。

马耳他共和国国土面积虽然很小,但是所在的位置可以说是很优越了。他们的成长也十分的困难,长期都是被人殖民的存在。尽管如此,他们依然想着独立,也一直都在争取,最后在1965年才实现了独立。

当然,马耳他共和国独立之后直接被美国看中,美国在各个方面都对马耳他共和国伸出了援助之手,这让好不容易才独立的小国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对于他们而言,美国施以的恩情,必须要涌泉相报,其中也有一部分巴结的含义。所以在投票上面,他们义无反顾地站在了美国的身边。

但是马耳他共和国却也十分的聪明,在中国进入联合国之后立刻就提出了建交,后来和中国也建立了很好的外交关系

中国最后能够重新加入联合国,很大一部分都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必然的事情面前,自然也不会在乎多一票或少一票。只要最后能够抵达成功,多少年都无妨。

仔细想来,马耳他共和国投票的结果也并不是完全不可预想的。马耳他共和国毕竟是一个小国,话语权也不是十分的重,本身就要依凭着别人,在左右为难之际如何选择自然与他们的道理。

或许连他们自己都没想到,在投票结果中居然只有自己一个欧洲的国家没有给中国投票,热闹环境之下的他们是尴尬的,在众人的欢呼声中,他们默不作声是最好的选择。一时的选择不能代表什么,只要在之后发展道路上的做好选择

四、总结

“东亚病夫”、“待宰的羔羊”,这样一个一个贬低中国的词汇,被中国一个一个剔除,现在的中国不是别人可以随意辱骂的存在,鸦片战争之后的没落只是一时的,在中国人的骨血里面,就没有失败两个字,现在的中国就是最好的证明。

中国是从苦难之中走出来的,对于一些后进的国家更加有同理心。中国并不会因为一票反对票就对他们抱有敌视的态度,反而还会帮助后进国家。

在遇到同样问题的时候,中国从来不会吝啬自己,而是将经验或者是资源一同拿出来,使得各个国家之间共同进步。纵观整个世界,能够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没有几个。

成长为“大人”的中国一直都在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大国风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