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爱上发朋友圈会怎样呢? ——第10周给教师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上周与大家讨论的主题是教师写作的问题。其实,关于这个话题,过去我们讨论得也蛮多的,算是老生常谈。只是,每一次讨论都有不一样的体悟。不同的时间,不同心境,讨论同一个话题,所产生的效果应该是不一样的。 我希望能够越谈越深入,越谈越清晰。对于写作的问题,我是强烈建议每一个老师都应该要养成习惯。这应该是老师的基本功,最起码能够善于把一件事情表达清楚。 本周,我就想从写朋友圈入手,与大家继续来谈论教师写作的问题。据说,朋友圈是万能的,因此我想它也应该可以成为教师写作的一个工具。仔细想一下,它还真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写作工具。 朋友圈可以发图文消息,也可以发纯文字消息;可以让朋友圈里的任何人阅读,也可以设置成给某些人看;可以作为永久性的记录,也可以及时删除和修改。而且,它的互动性很好,可以点赞和留言。最重要的是,它随时随地都可以发布消息。 如此好用,真应该别浪费了。 那么,怎么利用朋友圈来写作呢? 老师的朋友圈有着一个特殊群体的关注,那就是我们的家长。那么,我们何不把家长当成读者呢?可能有的老师会觉得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他索性就不发了,干嘛在家长面前亮出自己啊。这种心态是教师个人的自由,没有人可以强迫。但是,这样的心态,也就阻止了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 如果我们经常性的发几张学生的照片,再用三言两语来说说自己感受,那么家长会从我们的朋友圈中了解我们,并感受到我们的用心。我们来做一个假设:一位老师朋友圈里只发自己的孩子,或者只发自己吃的,玩的;另一位老师朋友圈里除了发这些,还经常性地发班级里的学生故事。试想一下,两位老师如果成为你孩子的老师,你会更喜欢哪一位? 答案是肯定的。朋友圈是细节,越是细节的东西,越能被人所觉察。尤其是疫情背景下,家校互动的方式变成了线上,这样的沟通方式自然就没有面对面的有温度。从我们的朋友圈里看到的,就是家长所了解到的我们。我们更应该主动地去呈现、去表达,用朋友圈拉近家校的关系。 潘丰洁老师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长长的“长文挑战”的消息,还发了上台挑战的学生照片。我相信这样的文字,这样的图片是有力量的。它会让你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家长们会在心里想,原来老师是这样用心做“长文挑战”的,我的孩子遇见潘老师是幸运的。 可能有的家长已经在朋友圈里表达了,也有可能有的家长不在朋友圈里留言,但是他的内心已经被你的文字柔化了。这种朋友圈的家校互动力量是非常强的,这是长年累月积累起来的力量。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家长是视而不见的,你千万别在意他们。 有了固定的读者群之后,只要你开始写就会有人阅读,而且你还会从中获得许多益处。不信,你可以去问问潘丰洁老师。 除了家长的这个群体之外,还有一个群体就是我们的同行。除了发送学生活动的朋友圈,我们还可以发教师活动的朋友圈,还可以发某篇文章转发的朋友圈。每一场活动,每一篇文章,用上一两句自己的语言来发一发,也会引来我们的同行的留言和互动。这种互动,或许可以给你鼓励,或许给你意见,再或许给你惊喜! 真的是这样,不信,你也可以问问潘丰洁老师。 当然,朋友圈还可以写一写你一天的工作回忆录。上课、改作业等都可以记录,用一种美好的方式表达你的生命状态。不但让自己感觉一天是充实的,而且是有意义的。 这样一来,你的朋友圈就会变得有趣起来。鲜花盛开,蝴蝶自来。自然就会有另外一些朋友被你吸引而来,这是何等奇妙! 真的是这样,不信,你可以过来问问我。 老师们,朋友圈是你生命状态的投射。好好利用朋友圈,写起来吧。 祝大家工作愉快,爱上发朋友圈! 与大家同行 周国平 二〇二二年四月十九日 |
|
来自: 新用户9913Bpb0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