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花发时我不发》明代诗词100首

 海曲上人 2022-04-19

1. 愤题和尚诘问/朱元璋《194》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前宝剑血犹腥。

山僧不识英雄主,妄自哓哓问姓名。

哓哓:因为害怕而乱嚷乱叫的声音。《367》前作间。主作汉。妄自作只凭。

2.采石矶/朱元璋《41》《28》。《50》题目《燕子矶》

采石矶兮一秤砣,长虹作杆又如何。
天边弯月是钩挂,称我江山有几多?

3.咏菊花/朱元璋《422》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4.拂晓行军/朱元璋《385》

忙着征衣快着鞭,回头月挂柳梢边;
两三点露不成雨,七八个星犹在天。
茅店鸡声人过语,竹篱犬吠客惊眠;
等闲推出扶桑日,社稷山河在眼前。

表达壮志豪情。

5.大梦谁先觉/罗贯中(1330-1400太原)《52》《50》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世外高人的安然和智慧。

6. 咏兰叶/张羽《290》

泛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作者简介】张羽(1333-1385),元代浙江湖州人,吴中四学士,官至太常丞,贬谪岭南途中,召还沉江而死。

7. 咏兰花/张羽《290》《329》

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8. 燕山春暮/张羽《22》《23》《30》《309》《346》

金水桥边蜀鸟啼,玉泉山下柳花飞。
江南江北三千里,愁绝春归客未归。

暮春思乡之情,但惮于朱元璋的法律,不敢辞官。蜀鸟:杜鹃鸟。

9. 湖州乐/孙蕡《23》《154》《429》

湖州溪水穿城郭,傍水人家起楼阁。

春风垂柳绿轩窗,细雨飞花湿帘幕。

四月五月南风来,当门处处芰荷开。

吴姬画舫小于斛,荡桨出城沿月回。

菰蒲浪深迷白纻,有时隔花闻笑语。

鲤鱼风起燕飞斜,菱歌声入鸳鸯渚。

【作者简介】孙蕡(fén)(1334-1389),广东顺德人,被誉为岭南明诗之始、岭南诗宗。因为蓝玉作画题诗被诛。

【主题】

【注释】芰:菱。纻同苎。小于斛:小小盆子一样的船。鲤鱼风:春夏之交的风。李贺:鲤鱼风起芙蓉老。

10. 江山漫兴/胡奎《24》

江上鲤鱼吹白波,舟人打桨唱吴歌。

斜风细雨家千里,输与玄真一钓蓑。

【作者简介】胡奎(1335-1409),浙江海宁人,宁王府儒学教授。

【主题】写江南水乡生活。

【注释】玄真子:张志和。

11. 江上漫兴/胡奎《24》

小桃花落雨毵毵,桑叶青青试浴蚕。

好山好水鱼米贱,人生只合老江南。

【主题】写江南水乡生活。

【注释】毵(sān):雨脚细。浴蚕:蚕种浸于盐水中优胜劣汰:王建“妇姑相唤浴蚕去”。张祜:人生只合扬州死。韦庄:游人只合江南老。

12. 题睡猫图/胡奎《24》

虎质斑斑卧石苔,翻盆黠鼠亦惊猜。

日高花影浑如醉,应吃东家薄荷来。

【主题】写猫偷吃薄荷昏昏欲睡不履行职责,让老鼠也看不透了。

13. 竹枝词其二/丁鹤年《143》《381》《382》

水上摘莲青的的,泥中采藕白纤纤。

却笑同根不同味,莲心清苦藕芽甜。

【作者简介】丁鹤年(1335-1424),湖北武昌人。元末遗民,孝子,守墓17载。

【主题】

【注释】的:鲜明。

14. 竹枝词其二/丁鹤年《381》《434》

竹鸡啼处一声声,山雨来时郎欲行。
蜀天恰似离人眼,十日都无一日晴。

借下雨表达对情郎依依难舍之情。

15. 赠表兄赛景初/丁鹤年《68》

萧条门巷旧王孙,旋写黄庭换绿尊。

富贵傥来还自去,只留清气在乾坤。

傥来:不期而来不意得之。赛卖字为生。

16. 幼女词/毛铉《24》《435》

下床着新衣,初学小姑拜。低头羞见人,双手结裙带。

毛铉(xuàn),浙江绍兴人。明洪武时在陕西一带从军戍边。

写少女羞涩之态。小姑:指新娘。结:抚弄。

17. 西湖竹枝词/王立中《24》

孤山梅花开雪中,恰似阿侬冰雪容。

不学画桥南畔柳,春来容易嫁东风。

王立中,元末明初苏州人。反用其意韩偓“死恨无情难会处,莲花不肯借东风”。

18. 寻胡隐君/高启《23》《146》《172》《435》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作者简介】高启(1336-1374),元末明初江苏苏州人,官至户部侍郎。明代诗人之冠。

【主题】写隐士所处优美环境。

19.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高启172》《435》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揭示战争对人民的伤害。

20. 春暮西园/高启《23》《22》《172》《216》《429》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农家田园的春歌。晴波:阳光下的水波。

21. 宫女图/高启《24》《23》《22》《154》《172》

女奴扶醉踏苍苔,明月西园侍宴回。

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

【主题】夜半犬吠人影宫女焦渴爱情写照。因此诗歌为朱元璋所忌,被诛。

【注释】西园:泛指皇帝游乐场所。

22. 题孟浩然骑驴吟雪图/高启《23》

西风驴背倚吟魂,只到庞公旧隐村。

何事能诗杜陵老,也频骑叩富儿门?

诗是真情的流露,非诗穷而后工的。杜甫骑肥马拜访富人,写的也不赖。庞德公,东汉隐士,孟浩然也隐居在此。吟魂指孟浩然。

23. 田舍夜舂/高启《6》《23》《208》《435》

新妇舂粮独睡迟,夜寒茅屋雨来时。

灯前每嘱儿休哭,明日行人要早炊。

【主题】写田舍夜舂的生活图画。

24. 逆旅逢乡人/高启《41》《28》

客中皆念客中身,唯汝相逢意更亲。不向灯前听吴语,何由知是故乡人。

25. 暮春江上送别/高启《41》。《28》作者赵彩姬

一片潮声下石头,江亭送客使人愁。

可怜垂柳丝千尺,不为春江绾去舟。

26. 秋望/高启《22》《23》

霜后芙蓉落远洲,雁行初过客登楼。

荒烟平楚苍茫处,极目江南总是秋。

楚:杜荆,灌木。登高望远,高树如低矮齐平的灌木。至《24》作处。

27. 客中忆二女/高启《107》《385》《396》

每忆门前两候归,客中长夜梦魂飞。料应此际犹依母,灯下看缝寄我衣。

客旅他乡,思念家人。

28. 咏梅/高启《24》《23》《52》《154》《172》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主题】对高洁美丽梅花的敬仰之情。因此诗得名“高梅花”。

【注释】雪满山中:东汉袁安年轻时乞讨为生,县令大雪见其闭门不出。答曰:雪天大家日子都不好过。举孝廉。比拟梅花的高洁。何郎:咏梅何逊为好。世无知己也。《50》《191》琼姿作琼枝。

29. 吊岳王墓/高启《146》《172》《191》《173》《346》《350》《429》

大树无枝向北风,千年遗恨泣英雄。

班师诏已成三殿,射虏书犹说两宫。

每忆上方谁请剑,空嗟高庙自藏弓。

栖霞岭上今回首,不见诸陵白露中。

揭露宋高宗是罪魁祸首。首句化用哀江南赋:将军一去,大树飘零。一说岳飞墓上树枝皆朝南。谴责赵构。《146》《350》《435》千作十。《39》《146》露作雾。

30. 猛虎行/高启《146》《429》

阴风吹林乌鹊悲,猛虎欲出人先知。

目光燑燑当路坐,将军一见弧矢堕。

几家插棘高作门,未到日没收猪豚。

猛虎虽猛犹可喜,横行只在深山里。

贪官污吏猛于虎也。燑:tóng:闪闪发亮。

31. 采茶词/高启《154》

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旗枪短。

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采得谁最多?

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

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

山家不解种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茶农欢乐与哀怨。旗枪:茶名。绿芽称为枪,叶称为旗。

32. 卖花词/高启《6》《23》《154》《173》

绿盆小树枝枝好,花比人家别开早。

陌头担得春风行,美人出帘闻叫声。

移去莫愁花不活,卖与还传种花诀。

余香满路日暮归,犹有蜂蝶相随飞。

买花朱门几回改,不如担上花长在。

【主题】赞美卖花者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33. 画菜/管时敏《24》

白白霜根嫩,青青雨甲鲜。苍生无此色,四海正丰年。

管时敏又名管讷,(1337-1416),上海松江人。谄媚之作。雨甲:白菜雨后新生的叶片。

34. 出郭/管时敏《24》

二月东风雨脚频,杏花消息未全真。

今朝出郭看晴景,野色江光总是春。

写新晴春色。

35. 寄友/朱希晦《39》《176》

雨过溪头鸟篆沙,溪山深处野人家。

门前桃李都飞尽,又见春光到楝花。

(?-1370乐清隐者)

36. 春雁/王恭《24》《23》《22》《30》《309》《385》《435》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王恭(1343-?),福建闽县人,授翰林院典籍。春雁北归寄托思乡之情。

37. 西湖夜宿/李进(嘉兴)《24》p50

蹇驴冲雪案乌纱,夜宿西湖卖酒家。

十六吴姬吹凤管,卷帘烧烛看梅花。

岸乌纱:把帽子掀起露出前额,表示洒脱。

38. 过苏州/瞿佑《436》

白莲桥下暂停舟,垂柳阴阴拂水流。

舞榭歌楼俱寂寞,满天梅雨过苏州。

【作者简介】瞿佑(1347-1433),又作瞿祐,浙江杭州人,官至周王府长史。元末明初文学家,因诗遭贬。

39. 师师檀板/瞿佑《23》《154》《173》

千金一曲擅歌场,曾把新腔动帝王。
老大可怜人事改,缕衣檀板过湖湘

说宋灭师师流落湖湘。

40. 伍员庙/瞿佑《6》《173》《203》

一过丛祠泪满襟,英雄自古少知音。

江边敌国方尝胆,台上佳人正捧心。

入郢共知仇已雪,沼吴谁识恨尤深。

素车白马终何益,不及陶朱像铸金。

【主题】凭吊伍子胥。

【注释】台上:姑苏台上西施捧心皱眉,病而愈妍。沼吴:伍子胥“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不及句:不如商人们感激陶朱公范蠡为其铸金身。

41. 清明即事/瞿佑《24》

风落梨花雪满庭,今年又是一清明。游丝到地终无意,芳草连天若有情。满院晓烟闻燕语,半窗晴日晛蚕生。秋千一架谁家院,人隔绿杨听笑声。

写出青春的气息,人生的乐趣。晛(xiàn)晾晒。

42. 题古木苍藤图/蓝仁《24》《23》《22》《381》

风云气质雪霜踪,独立空山惨淡中。

惭愧藤萝争附托,年年春色换青红。

【作者简介】蓝仁,福建武夷山(古称崇安)人,与其弟智不仕,人称“二蓝”。

【主题】赞美古树,鄙视小人。

【注释】青红:藤萝绿叶红花掩盖古木。

43. 谈诗/方孝孺《6》《24》《154》《173》《397》

举世皆宗李杜诗,不知李杜更宗谁?

能探风雅无穷意,始是乾坤绝妙辞。

【作者简介】方孝孺(1357-1402),浙江宁海人,被诛九族。

【主题】诗人主张文学创作要接近社会,贴近生活,从现实生活中获得源头活水,而不要受前人的束缚,拾古人的牙慧,

【注释】能探句:肯定李杜诗词亦有宗《风》《雅》,引申为文章教化所包含的世情风俗或人情世态。

44. 谈诗/方孝孺《6》《173》《154》

前宋文章配两周,盛时诗律每无俦。

今人未识昆仑派,却笑黄河是浊流。

【主题】对宋诗独创精神的肯定。

【注释】两周:东周西周。俦:匹敌。今人句:今人只看到宋诗的末流便轻率否定宋诗,殊不知宋诗也是浩博无极的。

45. 夏日遇雪/陈诚

绿野草铺茵,空山积雪银。四时常觉冷,六月不知春。

白发添衰鬓,青袍恋老身。到家论往事,骇杀故乡人。

【作者简介】陈诚(1365-1457),江西吉水人,官至广东参议。

【主题】写西域的奇特天气。

46. 刘伯川席上作/杨士奇《24》《23》《50》《22》《429》

飞雪初停酒未消,溪山深处踏琼瑶。

不嫌寒气侵入骨,贪看梅花过野桥。

杨士奇(1365-1444),原名杨寓,字士奇。江西泰和人,官至礼部侍郎。表现为理想不惧苦难的思想。

47. 三十六湾/杨士奇《64》《310》《436》

湘阴县南江水斜,春来两岸无人家。

深林日午鸟鸣啼,开遍满山红白红。

48. 清明有感/杨士奇《154》

西江南望渺天涯,岁岁清明不在家。

荡日飘风无定着,乱人情思是杨花。

怀乡之作。西江即江西。着附着(窃以为)

49. 赴广西别甥彭云路/解缙《23》

多情为我谢彭郎,采石江深似渭阳。相聚六年如梦过,不如昨夜一更长。

解缙(1369-1415),江西吉水人。直谏入狱而死。

渭阳:典故秦穆公送舅舅重耳回国所“我送舅氏,曰至渭阳”,表示舅甥情谊深。

50. 桑/解缙《41》《28》《146》

一年两度伐枝柯,万木丛中苦最多。为国为民皆是汝,却教桃李听笙歌。

以桑树比能人,以桃李比庸人。

51. 寄内/解缙《24》《374》

一去京华已十秋,梦魂常在锦江头。

堂前尘土勤勤扫,架上诗书好好收。

禾黍熟时烦出纳,园篱破处务培修。

高堂当奉儿当训,辛苦终为远大谋。

以诗代书简,寄慰为妻子。

52. 归自南阳/李昌祺《23》《24》《30》《385》

去日犹秋暑,归时已冷霜。江山非故里,人物是他乡。

老态随年出,离愁共路长。埃尘如见恋,到处扑衣裳。

【作者简介】李昌祺(1376-1453),江西吉安人,小说家,广西布政使。为政清廉。

【主题】为布政使时从南阳回开封所写,抒发厌倦宦游之情。

53. 乡人至夜话/李昌祺《23》《22》

形容不识识乡音,挑尽寒灯到夜深。

故旧凭君休更说,老怀容易便沾襟。

【主题】乡情浓浓。凭,请。老怀:老年人的心怀。

54. 咏蚊/龚诩《24》

嘴利体轻乘夜出,群鸣音响似雷同。

不知血饱身肥后,性命悬人掌握中。

【作者简介】龚诩(1382-1469),江苏昆山人,避朱棣不仕。

【主题】言近旨远,以蚊为戒。

55. 饥鼠行/龚诩《24》

灯火乍熄初入更,饥鼠出穴啾啾鸣。

啮书翻盆复倒瓮,使我频惊不成梦。

狸奴徒尔夸衔蝉,但知饱食终夜眠。

痴儿计拙真可笑,布被蒙头学猫叫。

【主题】对狸奴尸位素餐的讽刺。

56. 戍妇词/罗亨信《24》

去年戍桑乾,今年戍交河。书来浑不定,教妾梦如何?

【作者简介】罗亨信,广东东莞人,官至左副都御史。

【主题】写戍妇相思之苦,戍人转战之苦。

【注释】浑:一直。

57. 徐州见黄河/薛瑄《24》

我家正在龙门下,流出黄河几曲长。

忽向徐州城外见,牵情一水正思乡。

【作者简介】薛瑄(1392-1466),山西河津人,理学著称,喜诗歌,官至翰林学士。

【主题】见黄河之水,引思乡之情。

【注释】龙门:山名,在陕西韩城与山西河津之间。

58. 仪真/薛瑄《24》

东南水陆会真州,吴楚风云控上游。

潮落瓜州远渡出,天连扬子大江流。

迎銮镇古名犹在,解缆桥荒事已休。

多少繁华成俯仰,万家杨柳不胜秋。

【主题】写形胜之概及古今变迁,气势恢弘苍凉。

【注释】解缆桥:又名解剑桥。俯仰:时间短。

59. 过鹿门山/薛瑄《6》《154》《203》

西来汉水浸山根,舟人云此是鹿门。

峭壁苍苍日色古,曲径杳杳藤萝昏。

乱峰幽谷不知数,底是庞公栖隐处?

含情一啸江风清,双橹急摇下滩去。

【主题】江行见鹿门山,引发感慨。

【注释】襄樊鹿门山,庞德公曾隐居在此。《173》日作石。

60. 山居/刘球《23》《173》《310》《350》《436》

水抱孤村远,山通一径斜。不知深树里,还住几人家?

刘球(1392-1443),江西安福人。翰林侍讲。得罪王振,入狱而卒。

表现山居的情趣,表达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61. 吟石灰/刘儁《429》

千锤万凿出名山,烈火光中走一还。

粉骨碎身都不顾,独留清白在人间。

刘儁(?-1408),湖北江陵人,平安南而殉国。《江陵县志》记载。

62. 偶题/于谦

倦鸟投林处,斜阳在树枝。薄云收未尽,山雨乍晴时。

【作者简介】于谦(1398-1457),浙江杭州人,官至兵部左伺郎。明史赞: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主题】表达急流勇退的思想。

63. 除夜宿太原寒甚/于谦《23》《218》《435》《445》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主题】光前在前,富有哲理。

【注释】底:何。

64. 石灰吟/于谦《23》《70》《154》《146》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主题】借物咏志。

【注释】《24》凿作击。粉身碎骨作粉身碎骨。

65. 入京/于谦《24》《146》《70》

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主题】进京前以诗明志,表达心底无私的坦荡。

【注释】线香:香沫制成,细长如线。朝天:朝见皇帝。闾阎:指民间。《24》作《无题》

66. 上太行山/于谦《23》《50》《110》《154》《173》

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

因未给宦官王振送礼被污入狱,数月释。千里客:指自己不辞辛苦奋斗不已。

67. 拟吴侬曲/于谦《24》

忆郎直忆到如今,谁料恩深怨亦深。
刻木为鸡啼不得,元来有口却无心。

【主题】写久盼情郎不归复杂的心理变化。

68. 夏日忆西湖/于谦《328》

涌金门外柳如烟,西子湖头水拍天。

玉腕罗裙双荡桨,鸳鸯飞近采莲船。

69. 立春日感怀/于谦《158》《369》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

佳节感怀思故乡。马上,军队里。

贷:宽恕。就凑个五辛盘,聊应新春节景。

70. 观书/于谦《24》《357》《374》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主题】写读书的感受和解悟。

【注释】每:时常。三千字:指泛指读书多且快。胸次:胸中。尘:杂念。东风句:读书不断提高人的境界。逐:挨着次序。金鞍、玉勒:富贵者。庐:特指书房。别有春:即读书所得之乐趣。

71. 咏煤炭/于谦《24》《56》《85》《130》《146》《435》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主题】以煤炭自比,爱国忧民。

【注释】混沌:指未开发煤矿。阳和:指煤炭蓄藏的热力。意最深:有深层的情意。爝(jué)火:小火。浩浩:广大无际貌。烘炉:大火炉。鼎彝:兼有饮食用具和国家两义。鼎:炊具。彝:酒器。生成力:煤炭燃烧生成的力量。铁石句:指铁石被消融化为煤炭时,仍有为人造福之本心。古人误认为煤炭是铁石久埋地下变成的。

72. 落花吟/于谦《329》

昨日花开树头红,今日花落树头空。

花开花落寻常事,未必皆因一夜风。

人生行乐须少年,老去看花亦可怜。

典衣沽酒花前饮,醉扫落花铺地眠。

风吹花落依芳草,翠点胭脂颜色好。

韶光有限蝶空忙,岁月无情人自老。

眼看春尽为花愁,可惜朱颜变白头。

莫遣花飞江上去,残红易逐水东流。

73. 雪湖赏梅/徐有贞《149》

梅开催雪雪催梅,梅雪催人举酒杯。

折取琼枝插船上,满城知是探春回。

【作者简介】徐有贞(1407-1472),江苏吴县人,兵部尚书,曾陷害于谦。祝允明外祖父。

【主题】描写雪梅相映的奇妙景象。

74. 中秋月/徐有贞《235》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

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主题】对中秋月的赞颂。

75. 刺牡丹/郑文康《24》

名花不入小家园,岁岁花时沸管弦。

只恐春风容易过,邻翁耕作种瓜田。

【作者简介】郑文康(1413-1465),江苏昆山进士,隐者。

【主题】借牡丹讽刺权贵宠荣易逝。

76. 塞上感怀/王清《24》

西风关外雪初晴,怀古思乡百感生。

玉帐枕戈人万里,铁衣传箭夜三更。

梦回绝域乌桓地,战罢空山敕勒营。

烽火微茫天去远,月中鸿雁送秋声。

【作者简介】王清,安徽合肥人,广东指挥史,死于寇难。

【主题】写塞上军心军情。

77. 秋思/丘浚《24》

水落浅滩石出,霜冷疏林叶丹。

天外数声归雁,人在高楼倚栏。

【作者简介】丘浚(jùn)(1418-1495),海南琼州人,官至武英殿大学士等。为官清正,著作甚丰。与海瑞并称“海南双璧”。

【主题】写羁旅愁思。

78. 咏菊/丘浚

浅红淡白间深黄,簇簇新妆阵阵香。

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

【主题】赞美海南菊花。

【注释】可怜:可爱。可怜句:海南的菊花不到重阳就开得非常好。

79. 花径/丘浚《23》

闲来无事学栽花,每日朝回玩物华。

不是偷闲作时态,要分春意到贫家。

【主题】因不受重用种花自误,但渴望实现报负。

80. 题虞美人墓/丘浚《24》

自古英雄数项王,喑哑叱咤万人亡。

只消几句悲凉语,柔尽平生铁石肠。

【主题】英雄不脱儿女之情。

【注释】喑哑叱咤源自《史记》:项羽喑哑叱咤,千人皆废。

81. 戏答友人论诗/丘浚《24》《397》

吐语操词不用奇,风行水上茧抽丝。

眼前景物口头语,便是诗家绝妙词。

【主题】诗歌出乎自然的创作观。

【注释】风行水上茧抽丝:指自然流畅。

82. 咏史/丘浚《24》

万人丛里击龙车,说道民愚却不愚。

编简总成灰烬未?圯桥犹有未烧书。

【主题】认为愚民者总会被人民推翻。

【注释】圯(yí)桥:圯水上的桥。张良曾在此得《太公兵法》。后两句亦作“天下简编焚毁尽,圯桥依旧有遗书”。

83. 咏猫/刘泰

口角风来薄荷香,绿荫庭院醉斜阳。

向人只作狰狞势,不管黄昏鼠辈忙。

【作者简介】刘泰(1422-1459),浙江海盐人,官至监察御史。

【主题】讥讽尸位素餐者。

84. 小景/刘泰《24》

云溪一带净无沙,门对青山是我家。

几日不来亭子坐,东风开过紫荆花。

【主题】题画之诗。

【注释】开过:吹开。

85. 送允晖/沈周《23》

陆郎几宿春山去,山鸟山花尽有情。

白李红桃塞行路,黄鹂留客两三声。

【作者简介】沈周(1427-1509),江苏苏州人。“吴门画派”的领袖,唐寅老师。

【主题】表达依依饯别之诗。

【注释】允晖:即陆郎。塞(sè):阻挡。

86. 折花仕女/沈周《23》《30》《381》

去年人别花正开,今日花开人未回。

紫恨红愁千万种,春风吹入手中来。

【主题】题画诗,表达闺怨。

87. 栀子花诗/沈周《23》《22》

雪魄冰花凉气清,曲栏深处艳精神。

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

【主题】对栀子花的赞美。

88. 题画/沈周《154》《173》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

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

【主题】描写溪边晚景。

【注释】不道:不觉,不料。

89. 题柯博士敬仲竹枝/沈周《23》

紫烟吹湿碧琅玕,识得奎章墨未残。

莫问先生归去事,江南春雨杏花寒。

【主题】对柯九思高超画技的赞叹,对年老不得归的惋惜。

【注释】琅(láng)玕(gān):比喻美竹。元稹“可怜亭亭干,一一青琅玕”。奎章:元代画家柯九思,字敬仲,曾任奎章阁鉴书博士。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90. 桃源图/沈周《24》《173》《445》

啼饥儿女正连村,况有催租吏打门。

一夜老夫眠不得,起来寻纸画桃源。

【主题】表达脱离恶浊世界,向往桃源的思想。

91. 丁亥中秋/王越《24》

瑟瑟西风吹雨晴,可怜佳节在边城。

百年人有几时健,一岁月无今夜明。

鲁酒为谁浇战骨,商歌空自悲和盟。

睢阳已死汾阳老,羞对儿曹说用兵。

【作者简介】王越(1428-1498),河南浚县名将,官至大同总兵官。

【主题】表达了作者因朝廷主和议,坐老边城,无所用其功的苦闷。

【注释】鲁酒:薄酒。鲁酒句:指坐失良机前线战士白白牺牲。商歌多哀怨。睢阳、汾阳:指张巡、郭子仪。

92. 过红石山/王越《24》

冬来天气正严凝,红石山高策马登。
风向眼中吹出泪,霜于髯上冻成冰。
平胡岂止如擒虎,用将何须似养鹰。
记得去年经此地,铁衣流汗苦炎蒸。

【作者简介】写甘肃边塞艰苦军旅生活及抒发感想。

【注释】平胡句:指韩擒虎朝廷上威吓突厥使者,提醒用将当以恩遇。

93. 自咏/王越《24》

自叹儒官拜将官,谈兵容易用兵难。
世间惟有征夫苦,天下无如边地寒。
发为胡笳吹作雪,心经烽火炼成丹。
朝廷公道明如日,俯仰无惭处处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