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情的怀念

 唐白甫grpj8q5p 2022-04-19
          母亲办身份证的照片
深情的怀念

    陈利球

 过了小年就是我母亲的生日,12月25这个日子已使我刻骨铭心。

       能回忆母亲的事情很多,以前有过记叙。此时又有几个小镜头在我心中冲洗出清晰的照片。

      我的婚礼是自己在乡村学校操办的。因为胡君远在湘西军工厂,两家远隔不便,更主要的还是他家中十分困难,我们都不想给老人增加负担。母亲带着我最小的外甥女来学校参加婚礼,老人家带了一菜篮子腌制好了的腌笋和豆制品佐料,因为她知道我在的乡下很艰苦,买东西不便。我托学生家长刘叔帮我就地买了鸡和几斤猪肉,自己在韶山碰巧买了切成大块的咸鱼,由他操办了一桌。学区的领导和学校老师共六个来赴宴,他们凑份子由周家瑞老师买了一张毛主席像、几幅革命宣传画加上报纸把我那土砖墙壁装扮一新。大队和生产队都送来精致的镜屏使我受宠若惊。好友桂珍和爱兰合送一对枕套,刘叔送了一个装相片的镜框。虽然婚礼很简单,但母亲非常赞赏,我心里也高兴。

      我们接着回老家农村过年,家中按例请了安乡的叔叔,沅江的舅舅,住在附近女儿家的姑姑和村里的本家叔伯兄弟一起团聚,告知我们的婚事消息。既节省了过多的操办,又不失礼节。

      回去的时候,我给已定婚的大妹带了一个热水瓶和一床杭州织锦被面。一天小弟在竹山喊,“哥,我穿了你的袜子。”我们非常惭愧,没有给弟弟和小妹带一点礼物。

      探亲结束,临行前,婆婆拿出20元钱,说是要我去买条新裤子。我推辞了,我们只带了婆婆给我的两床家织的黑白格子的土布床单,这两床床单一直用到女儿大学毕业。我的大外甥女和我同年,我们的婚期也相近。过年的时候我在长沙见到她,她兴奋地谈起了她的婚礼。他俩同在一厂,外甥婿是龙山人,家中只有他一男孩。虽说是乡下办的婚宴,可把我那朴实的外甥女惊得万分欢喜。她从来没见过那么大的喜庆场面,而且婆婆还给她一个装了800元喜钱的大红包(那时她的工资和我一样都只30元)。

       外甥女和我谈她的婚礼时,母亲在一旁听了便说:“只要人好就行,钱多钱少不重要。”母亲经常说这句话,也确实成了我选择伴侣的标准。我的亲戚姊妹中没有哪个家庭有过我和胡君这样多的磨难,但我们相互扶持走过了虽然平淡但不失光彩的四十年。只是天妒胡君,不假天年,他只度过七十二个春秋就被老天掳走,让我永不心甘。

      七五年秋收后公公抱着病体千里迢迢去看望肝炎住院的儿子,返程时去拜望亲家。姐家是有五个孩子的家庭,食宿简陋。母亲和他们住在一起。热情款待之余,母亲想让老人多点兴趣,她打听到附近的铁四小集体看电影,就托石老师给买了一张票,让公公在一群孩子的簇拥中看了一场电影。没想到这竟是老人一辈子唯一的一次快乐享受,生前常常和村里的老人兴奋不已地说起此事。我尽不到的义务,母亲帮我弥补了。

      婆婆病重期间,曾接到厂里治疗。那时胡君经常出差,我带中学毕业班,为农转非子弟解决就业奋力考中专,假期都要补课。母亲那时在我们那里。老人十分同情婆婆,每天端水拿药,招呼婆婆上厕所。婆婆比我母亲小二十多岁,不好意思,母亲则不介意。学校六一在操场演出,我带老人去观看,母亲和我搀扶着婆婆,婆婆用扇子为母亲遮阳,让许多老师投来赞赏的目光。

婆婆健康时第二次来工厂拍的照片

我最不能忘的是母亲为我争取合法权益。

      我婚后头胎自然流产,家人都很难过。后来我怀上第二胎,母亲非常担心。老人家不辞辛劳带着保胎药和营养品从长沙赶到学校看我。那时我正处危险期,可公社修水库,全民投入。学校老师都要为水库运送石料。初次给老师定的任务是每人一百斤。送石料的路程有七八里路,石头大而不规则,不要说我这样的女老师,男老师也有叫苦不迭的。我没有办法只好准备硬着头皮上。母亲听说我要运石料上工地,她马上去找了校长,说了我的情况。校长无奈地说:“我也无办法,学校就三个公办教师,其他都是民办教师,他们除了完成自己的任务还要帮助家里。再要把任务加到他们身上,也不合理,他们也难接受。”母亲见他如此答复,就说“我也不给你们添麻烦,明天我替女儿上。我要看看现在女工有没有劳动保护法!”校长一听顿觉不妙,于是说“您也快是七十的老人了,那怎么行啊?您别着急,我再请示一下领导,看怎样解决。”母亲说,“谢谢!我就先等答复。”

       我是开学刚调到这个学校的,可能校长也不了解我的情况,再说对这些义务摊派也确实难以安排。所以采取平均摊的办法。母亲这一说,他心上也过意不去,于是只好向上级反映一下情况。最后采取的办法是让学校教低年级的文老师上工地帮助煮饭,免除一百斤的石料任务。文老师的班级让我代课(小学一年级学生因年龄太小,放假没人管所以都留校上课。)。文老师虽然年纪大些,她说煮饭的事情可以承担。大家也没啥意见。我当然非常感谢老师们对我的关照。

      我真没想到母亲会为我办好这件事,因为母亲从来都是不言苦,霸得蛮的人,虽然心疼我,但也会让我上工地的。事后听母亲说,这是事关人命的事,不是自己霸个蛮能解决的,所以她豁出去了。我觉得母亲办事是懂道理,有原则的。过后我才知道国家其实对农村妇女参加生产劳动也是有过保护条例的,只是那些年代,过于突出政治,没有执行而已。在医院我还亲眼见过一些女同志因首次自然流产护理不当导致习惯性流产的痛苦悲剧。看到孩子健康地长大,我觉得母亲给予我的幸福是我一辈子都报答不了的。

     我的婆婆非常温柔,母亲则柔中带刚,她们都是很苦出身,勤俭节约,疼爱孩子,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但我觉得母亲的刚强更胜婆婆一筹。她坚持了95年的行走历程,因此多享受了一些迟到的人生乐趣。

      老人都把他们的善良的潜质遗传给后代让我们收益不少。母亲的生辰总让我回忆起老人的点点滴滴。岁月渐久,非但没有淡忘,反而积攒得更多。但天之大,母爱无疆。母亲的恩是永远道不尽和能报答得了的。我只有在回忆母亲时不断地反省自己,提醒自己像母亲那样坚强面对困难,保持心底的善良,尽己之力关心和帮助他人。

作者简介:无花果,女,(本名陈利球)当过教师和工会干事。退休后重习写作。有《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发表于2019年9月8日《北京晚报》,有《抗战老兵的情怀》获2020年湖南写作大赛铜奖,《把真情铸进灵魂》获《双馨文苑》写作大赛三等奖,2021年《与小妹书》获《中国乡村》杂志第一季度有奖征文二等奖,有部分散文,诗作在网络平台发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