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毁掉一个有主见的孩子?

 小图书 2022-04-19

人人都想培养一个有主见的孩子,于是我们会刻意问孩子关于一件事的建议和想法,刻意让孩子自己选择,小到晚上吃什么,大到未来想做什么……

不少孩子好 像越长大,越没有了自己的想法,为什么呢? 台湾教育学者李崇建曾在TED演讲上提到,自己作为老师,当和孩子谈到关于“选择”的问题时,最常听到这么几句话:

“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我不知道自己选择什么?”

他甚至感觉,这些孩子们在谈他们自己的时候,好像在谈论一个他们不认识的人,很遥远的人……

为什么我们用尽了力气,孩子反而越来越没主见,不会选择了呢?

果仁妈今天的文章,就来聊聊: 一个本来有主见的孩子,是如何一步一步变得没主见的。

“没主见”的孩子,

到底缺失了什么?

“有主见”,这是一个非常中国化、口语化的描述。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很相似的名词,叫 “ 自我决定 ” 。

“自我决定”由美国心理学德西·爱德华和瑞恩·理查德提出,是指 一个人可以管理好自己、做出自信选择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1] 。这正是我们希望孩子有的“有主见”。

他们提出了关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动机过程的 “自我决定理论” (Self- Determination Theory,SDT) 。

图源@Edi Libedinsky,Unsplash

人在一生中,需要持续满足3个基本的心理需求:

自主需求 ——可以自主选择、自己行动的需求;

胜任需求 ——完成困难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以获得所期望结果的需求;

归属需求 ——与他人建立相互尊重和联系的需求。

这3个心理需求的满足,可以帮助人们获得高水平的自我决定和自我激励,体验个人的成长与幸福感 [2] 。

当我们说一个孩子“没主见”的时候,其实说的就是他缺失了对自主感、胜任感和归属感的心理需求。

那么,这三种心理需求在生活中的表现是什么?孩子的这些心理需求又是如何被“偷走”的呢?

被偷走的自主感——

我们真的支持孩子有主见吗?

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上, 孩子获得自主感的道路,有两个组成部分,也是两道至关重要的关卡—— 情感要素和行为要素 [3] :

在情感上,孩子会有自己的情绪感受,并且慢慢地在情感方面会依赖自己多于依赖父母;

在行为上,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做决定。

图源@Devon Divine,Unsplash

如果问家长们:“你愿意让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在生活中自己做主吗?”

相信很多人都会说:“愿意呀!”

可是,我们真的能做到吗?

在情感上,我们真的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情绪吗?

孩子在生气、发脾气时,大人总是会习惯性地告诉他们:“不要再耍脾气了”“你再闹脾气,我就要生气了”“生气不好”……

在行为上,我们真的允许孩子有不同的意见吗?

很多时候,我们会有意识地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可当他们的选择,和大人心中的设想不一样时,我们又会让孩子换一个选择,或者说:这个不好,还是听我的吧……

孩子获取自主感所需的情感发展和行为发展的需求,往往被忽略了。

TED演讲中就描述了在生活中很真实的一幕:

有一对母女,妈妈问小女孩中午想吃什么?

孩子下意识回答说:“不知道,随便。”

妈妈说:“不要不知道,你说了妈妈就带你去吃,什么都可以。”

小女孩非常开心,还和妈妈确认:“妈妈,什么都可以吗?”

妈妈说:“都可以。”

于是孩子开始努力思考,嗯……嗯……想了好久。

妈妈在旁边催促说:“叫你自己想就想不到了,赶快呀!”

李崇建不禁感叹:“一只鸡在笼子里关很久,被放出来后就不太会走路了。同样,一个孩子常常被规定着要这样要那样,有一天你给了他自由,他也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了。”

图源@Kelly Sikkema,Unsplash

瑞士著名儿童教育学家皮亚杰认为: 自主感来源于“自由的决定” 。这种自由是一种持续的、稳定的自由状态,而不是我们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给孩子偶尔而短暂的自由。

后来,女孩终于有了答案:“我想到了,我想吃盐酥鸡”。

妈妈眉头皱起来:“宝贝,妈妈跟你说很多次了,盐酥鸡很油,不健康,换一个。”

女孩听话了,又开始想啊想,想了很久以后说:“我想吃布丁。”

然后妈妈就火了,说:“中午吃布丁,没告诉你中午要吃正餐吗!”

最终,孩子自己的意见根本没有被采纳。 所以,家长想听的,到底是孩子的真实想法?还是想听孩子说出大人自己心里的想法呢?

事实上,孩子做选择、做主,这样决策行为的产生,和家庭支持程度息息相关。

一项对于中国192名高中生的调研结果显示:控制欲越强的父母往往都会自己做决定;而对于父母支持度高的家庭,孩子们表现出来的决策行为也会更多 [4] 。

图源:参考文献4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没有主见,而是我们忽略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需要家长的“支持”来满足自主感的发展 ,无论是情感上,还是行为上。

被偷走的胜任感——

我们真的放心孩子有主见吗?

孩子相较于大人,年龄小、经验少、能力弱。

“让孩子来做主,做决策,走歪了怎么办?不如我们直接帮孩子做出最好的、最合理的选择。”放手让孩子单打独斗,很多家长都表示,不放心。并想着,再等孩子长大一点,自然就会放手让他们自己决定,独当一面了。

但是,孩子从小在保护和安排中长大,等家长真要放手的时候,他们根本没办法很好地自我管理,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太多见了。

所以, 培养一个“有主见”的孩子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

图源@Vidar Nordli-Mathisen,Unsplash

培养“主见”,要从娃娃抓起 ,应该从小让孩子在生活中体会自己选择和决策的能力。

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 孩子在1-3岁这个阶段,正是发展自主感的关键期 。能够顺利、出色地度过这个阶段的孩子,会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

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个里程碑:

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可以做一些事情,并且态度坚定(对家长来说,正是和“可怕的两岁”做斗争的时候);

他们会开始拥有自己的喜好和偏爱,有自己喜欢的颜色、喜欢的形象、喜欢的食物;

他们会在做选择的时候考虑社交因素,会因为父母或者好朋友的原因做出选择。比如,选择玩积木可能是因为自己的朋友也在玩... ...

图源@Ash Gerlach,Unsplash

在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时,父母给出的“反馈”很重要 ,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支持和帮助,那么小朋友也会觉得他可以、有能力去做决策,获得胜任感的心理需求。

被偷走的归属感——

我们真的重视孩子的主见吗?

如何定义“自我决定理论”中的归属感,心理学科普网站SIMPLE PSYCHOLOGY上有这样一段描述:

当孩子在一个包容性的环境里,受到关心和尊重,感知到他人在倾听和回应的时候,他们就能体验到归属感 [5] 。

孩子们其实是很敏感的,他们总是能及时又精准地捕捉到我们的态度。而我们的态度,会影响他们的行为。一些孩子甚至会放弃自己的感受,来讨好爸爸妈妈。

“你真的确定这样吗?”

“你觉得这样可以吗?”

这样的反问,绝不是一种正向的引导。

如果一个孩子在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收到的是这样回应,那他们大概率会收起自己的主见,而是去迎合大人的想法。

隐藏自己的想法后,他们就变成了我们口中“没主见”的孩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