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散文:《奔向大海》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22-04-19

陪一个来厦门的北方朋友去看海。他站在曾厝垵的沙滩上,两眼直愣愣地盯着正在涨潮的海,突然冲进海浪里,弯腰掬起一捧浮着白沫的海水,舔了舔,挥手朝我大喊:“海水是咸的!海水真是咸的!”

朋友的喊叫,惊呆了众多看海人,却把我的思绪喊回多年前的一个清晨。那个晓雾迷蒙的早晨,我穿着新军装,踏响山里老家的青石板路,奔向外面的世界,前方等待我的不是霓虹闪烁的繁华都市,而是厦门港外一座漂浮在蓝波涛上的孤岛。

面积不到0.1平方公里的虎头形小岛,无边无际蓝波涛上的一个黑点,周围十多海里连鸟歇脚的礁石都没浮出海面。岛上只有士兵,没有居民。刚上岛的一周,我总感觉脚下不安静,有时甚至摇晃得厉害,以至我走路都不敢迈大步。更让人惊奇的是,晨起刷牙洗脸后,我随手把脏水泼掉,竟被老班长教训“败家”。原来小岛虽然被海水包围,但岛上没有淡水源,生活用水全靠大陆定期运送,洗衣服或洗漱的脏水都不能随便倒掉,要收集起来澄清后浇菜。

这还不是大海最狰狞的嘴脸,台风才伤战士们的自尊心。热带海洋是台风的老家,台风是大海任性的孩子。我记忆中的第一场台风是深夜抵达小岛的,尖锐的呼啸声如群狮撕咬猎物,又如巨手拎起小岛摇晃着掷向虚空。这不是诗人赋予的离奇意象,而是一种只有亲身体验才能获得的感受。我这个从未见过世面的山里娃惊恐地蜷缩在被窝里,悄悄流泪,不敢吭声,生怕激怒海里那头怪兽。老班长从高架床上下来,披着军大衣通宵给我们讲故事壮胆。

于是,我听到了另一场台风的故事。七天七夜风力不减,岛上的灯塔险些被连根拔走。从岛外运来的淡水一滴不剩,只能用海水煮饭,边吃边吐,吐了再吃。老班长说:“那场台风,岛上损失最大的,就是'老班长’牺牲了!”

老班长嘴里的“老班长”是岛上的一只老公鸡,晚上喜欢睡在树上,白天爱跟战士们“一二一”走队列。铁打的军营流水的兵,战士们换了一茬又一茬,老公鸡没有机会离开孤岛。按军营习俗,战士们尊称它为“老班长”。在那场连刮七天七夜的台风中,有人看见它被吹上了天。战士们在操场边为它垒了鸡毛冢。

我经历的第一场台风刮了三天就停歇了。走出低矮的房子,眼前是折断的相思树,灯塔的窗户玻璃碎了一地。让老班长无比惊讶的是,此时的我似乎已脱胎换骨,没有丝毫恐惧,走在起伏的岛上如履平地,脚下不再有摇晃感。此后,我坐船出岛不再晕海,能生吃腥腥的海蛎,连蛮横的青脚蟹都和我亲近起来,不再咬我。

“大海接纳你了。”老班长欣慰地说。

我把目光投向广阔的海洋,从蔚蓝到碧绿,美丽而壮观。一艘大船缓缓驶来,海鸥一路追随,不停俯冲觅食。都说大海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天然迷恋大海。有一天躺在礁石上静听涛声,我突然感觉与大海融为一体。那一刻天宽地阔,山海交响。大海接纳了我,我也爱上了大海。

两年后,我离开了孤岛,但大海已经在我心里澎湃不息,无论离开多久,那座蓝波涛上的孤岛都住在我的梦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