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视教学常规,促进专业发展(开发区新入职教师培训讲座稿) 2013.8.28

 和而不同沙龙馆 2022-04-19

一、什么是教学常规和教师专业化

(一)教学常规

(二)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包含专业知能、专业智慧、专业精神三方面。专业知能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专业智慧是教师的行为水准和工作技巧;专业精神是指教师基于自我期待而表现出来的风范和活力。

专业知能是教师专业化的的前提,专业智慧是教师专业化的关键,专业精神是教师专业化的动力。

专业知识包括学科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怎么教);

二、教学常规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1、规范教学行为的主要依据

2、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

3、教学改革的基础和保障

4、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三、教学常规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备课

1、备什么

1)备课标

2)备教材(特别是重难点)

3)备学生

4)备过程和方法

5)备偶发

2、怎么备

1)明确教学目标

2)确定实现目标的手段和方法

3)选择实现目标的资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4)如何检验教学目标是否实现

5)自己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

(二)讲课

1、组织课堂

2、实施教学

1)明确目标

2)导入新课

3)启发学习

4)教师点拨

5)师生互动

6)教师精讲

7)教师小结

8)课堂检测

9)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导什么:目标、过程、思维、方法;怎么导:设问、点拨。

什么是主体:学生是完成学习目标的主体。怎么体现:自己思考问题、同学讨论、学生课后反思等。

10)正确把握教学过程中的十种关系

A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知识是学生发展的基础,能力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思维是学生发展的核心,方法是学生发展的工具,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学生发展的动力。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情感解决学生爱学的问题,态度解决学生想学的问题,价值观解决学生为谁学习的问题。

B目标与过程的关系。目标是过程的方向,目标通过过程实现。

C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内容,不同性质的内容决定采取不同的形式。比如容易产生分歧的内容应该采取辩论、讨论的形式,纯记忆的内容应该采取顺口溜等形式。教学中究竟采取什么形式应该由内容决定,反对不管什么内容都采用一种形式。

D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和手段,能力是知识的目的。

E薄于厚的关系。主要指如何使用教材。在使用教材完成教学任务时要做到薄------薄。薄---厚指的是对教材知识点要做到拓宽、加深,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是对教材处理的第一次飞跃。厚---薄是指对教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整理的过程,这是对教材处理的第二次飞跃。

F集中于渗透的关系。

G讲与练的关系

H新授与复习的关系。新授是基础,复习是对新授的巩固。复习坚持计划性和反复性相结合的原则。

I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主要是解决同一类问题的方法而言的。

J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实践是理论的基础:注意总结实践经验;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学习专业理论;学习课标;学习相关专业杂志;

11)复习课教学

A整理知识:本节内知识点、本单元内知识点的联系、本单元与其他单元的联系

B应用知识:解决个性问题;总结共性规律;用共性规律解决个性问题;用个性经验加深对共性规律的理解

C培养能力:渗透、集中

D日常复习课中的几种错误做法

就知识论知识;就题论题;简单罗列知识,没有形成体系;只介绍“其然”,不介绍“所以然”;只有集中,没有渗透。

(三)辅导

1、及时

2、耐心

3、反复

4、共性辅导与个性辅导相结合

(四)作业

1、量的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年级不超过半小时,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

2、认真选择作业: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实际等情况选择作业,做到有针对性。

1)选题

2)改造试题

3)自己编制试题

3、对作业形式提出明确要求

1)标明时间

2)序号

3)字间距

4)答题格式

5)书写规范

6)对书写错误的不要随意涂抹,要统一要求

7)对老师批改的作业中老师打错号的试题要用不同颜色的笔给出正确答案

8)教师要按时批改作业,统一批改格式,注明批改时间,给出鼓励性批语。

9)鼓励作业层次性和个性化

(五)考试

1、考试目标

1)单一知识点考试

2)单一题型考试

3)单元考试

4)综合考试

2、选择试题

1)从众多试卷中选择现成的试卷

2)以某一套试卷为核心,对不符合考试目标的部分试题进行改造

3)拼卷

4)完全自己命题

3、组织考试

4、阅卷、登统

5、成绩分析

1)是否达到考试目标

2)存在什么问题

A知识点

B能力

C考试技巧

D心理素质

3)关注共性问题

4)拟定解决问题的措施

5)上好试卷讲评课

A给出答案

B分析为什么是这个答案

C由个性试题总结出某类问题的共性特征和解题方法

D通过本次考试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答题技巧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E从多次考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发现学生存在的薄弱知识点和薄弱能力点

F指导学生针对薄弱知识点和薄弱能力点加强训练的方法,收集、改编、创编有针对性的练习题

(六)反思

1、反思的内容: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效果

2、反思的方法:

1)自己反思

A课后反思

B日反思

C阶段反思

2)交流反思

3、反思的分类

1)主题反思

2)全程反思

3)灵感反思

4、养成反思习惯

(七)教研

1、教研的内容:研究课标、研究课堂、研究考试三条主线

2、教研的途径:明确主题、主题学习、主题研究、主题实践、主题升华五步

3、教研的方向:中心化、主题化、系列化

(八)谈心

1、善于抓住契机找学生谈心

2、善于抓苗头找学生谈心

3、善于抓重点找学生谈心

4、善于抓共性找学生谈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