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村上春树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王小波 真正的生活品质,是回到自我,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条件,在这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林清玄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一个人想要拥有诗意的生活,不单可以向往诗歌,向往远方,即使在简单中,依然能过出生活的精彩来。很多时候,人们把仪式感等同于虚伪浮夸,等同于形式主义。的确,缺乏智慧和思考的行头、假把式给人抽离和空洞之感,那样的仪式太虚,不如简单直接地来点实在的东西。在个人生活中,真正的仪式感是一种认真生活的态度,用认真制造出一种庄重的氛围,是认真对待生活,同时希望被生活认真对待。 世上没有绝对完美的婚姻,仪式感是婚姻的“粘合剂” 有人说结婚以后就很难像恋爱时那样浪漫了,每天面对快节奏的生活,每天面对着柴米油盐酱醋茶,很快就感觉生活索然无味,甚至夫妻双方觉得共同语言越来越少,为什么?就是因为生活中缺少仪式感。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总有一些微小的细节,能够维系着夫妻之间的情感,使其不会轻易流失。久而久之,这些细节也变成了生活中一个个充满爱意的仪式,正是这些小小的仪式感,让夫妻之间更加亲密,让爱情得以“保鲜”。仪式感是一种情趣,一种诗意,更是一种对话生活的能力。你愿意去保持的仪式,正是内心渴望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一样是生活,有些人能过得很精致,有些人却过得很邋遢,这一切完全取决于我们对生活的态度,简单来说仪式感是一种对生活的尊重,仪式感也是一种认真对待生活的态度。生活是需要仪式感的,在仪式感的渲染之下,我们将虚幻的、抽象的、不可捉摸的东西变作实体,变作记忆,变作握在手心里的生活。生活中看似无趣的事情,若用认真的态度对待,就会变得庄重起来。 从宏观角度来看,从人的出生到死亡,从微观角度来看,从一日的开始到结束,处处都可以充满仪式感。一个作息规律的人,每日准时起床,洗漱穿衣,适当健身,准备早餐,在充裕的时间里享受食物带来的美感,规划一天的生活。如果是三口之家,每天的生活伴随着孩子的作息和活动,更有规律性,也更应该培养生活的仪式感。 每一个小小的仪式,当它融入生活中,便成为生活固定的一部分,我们给予它尊重,同时也就意味着给予生活本身的尊重。一场仪式,不过是个人施加于个人的修行,并不追求标新立异,只是给予某件事某一个固定的时间,然后在这个固定的时间内履行它。放大到整个生命过程,我们需要结婚典礼、需要毕业典礼,甚至需要一个分手的仪式,都不过是把一件事用一种郑重的态度放在了一个固定的时间里,因为这份敬重,这些仪式不是虚头巴脑的形式主义,而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生命流程。 岁月长,衣裳薄,温饱之外,人能活出多少温冷明灭,活出多少一生一世也不会淡却的记忆。仪式感让生活成为生活,而不是简单的生存。仪式感的生活,不是一种矫情,一种炫耀,而是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一种认真专注的态度,让平凡的生活变得更有滋味,更精致。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喧嚣,杂乱,无序,甚至沉沦,这个时候,请慢下脚步,给它加入一点仪式感,这如同是在咖啡里加了一点糖,变得美妙起来。精心准备的戒指,浪漫的烛光,自然流露的情话……感情就在这种带有仪式感中的过程中发生了质变,其中的浪漫值得回味一辈子! 喜欢文章请点个赞,谢谢支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记得点赞和转发。关注我带给你不一样的精彩内容! 图片来源网络,图文无关,侵权将及时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