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地质调查

 土木君哥 2022-04-19
地质调查的概念
地质调查是指对某地区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水文地质、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根据地质调查工作任务的不同,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区域地质调查(简称区调)和矿产勘查。
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地质工作。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地质填图、找矿和综合研究,阐明区域内的岩石、地层、构造、地貌、水文地质等基本地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矿产勘查,是研究矿产的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和进一步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对大型的项目而言,比如公路,铁路等,地质勘察的前期也需要做地质调查。通过现场实地走访,完成地质填图,为进一步勘察做好准备工作。



地质调查的比例尺
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分类,是按地质填图比例尺来划分的,即根据地质调查工作的详细程度的要求,分为:
小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1:100万,1:50万)
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1:25万,1:20万,1:10万)
大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1:5万,1:2.5万)

地质调查工作比例尺的确定,一般应按照由小比例尺 ! 中比例尺 ! 大比例尺的顺序进行,以使得地质研究程度的逐步深入,符合人们对地质环境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根据多年来地质工作的经验总结,这种逐步深入的工作方法,能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和经济效益。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在实际的地质调查区内直接进行中比例尺或大比例尺的地质调查。

地质调查的工作程序

1.收集资料和设计编写阶段

这一阶段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收集和综合工作区前人已有的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资料,进行地质踏勘和航片、卫片的地质解译,编写工作设计。

野外地质踏勘应在系统收集和综合研究前人资料以及初步解释航片、卫片后进行,踏勘路线应尽可能垂直穿越工作区构造线方向,各类重要接触关系、矿化或矿产地均应布置踏勘路线。

通过本阶段工作,应力图达到了解工作区地质矿产基本特征、工作程度及前人已有资料和分析测试数据;统一岩石分类、命名方案和图例图式;选择各类剖面测制位置;编制地质、矿产草图;提出工作区地质、矿产调查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措施、方法和手段;设计所需的实物工作量、人员及仪器配置、经费及材料,完成全部工作的时间以及最终必须提交的地质成果等。设计编写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简详合适。

2.野外地质矿产调查阶段

此阶段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类地质剖面的测制和研究;系统的路线地质填图及矿产调查;为配合地质填图而开展的物探测量、化探测量;各类样品的采集等。

本阶段的工作基本完成后,应及时综合研究编绘出工作区野外地质图(矿产图)和地质实际材料图、各类地质剖面图,作为野外地质矿产调查阶段的主要成果和后阶段加深研究工作的依据。对采集回来的各类标本、样品,应及时编录、登记、加工或处理,送样并分析鉴定,以便能及时取得分析测试数据。

3.资料的中间性整理及野外加深研究阶段

此阶段包含着野外和室内两方面工作,且一般应先从资料的中间性综合整理工作入手。在中间性的综合整理中,既要对各地质剖面和系统填图中已获野外资料进行较全面的综合整理研究,还应该对已收到的样品分析测试数据作初步计算、作图、统计、研究。通过这一阶段综合研究,肯定成果,并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制定野外加深研究计,尔后进行野外加深研究工作。

4. 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写阶段

地质调查的最终资料整理应在野外工作全部完成,各种原始资料已经过初步整理,并经主管部门组织野外验收通过,或已按验收意见做过野外补充工作后进行。此阶段应对所获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和综合研究,编制各种成果图件,通过对工作区地质构造特征和成矿规律的总结,最后编写出地质调查报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