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视角读《史记》之八 褒姒被诬蔑是龙涎变的

 梦想童年594 2022-04-19

作者 宋玉山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大概路人皆知。说的是西周末年,周幽王昏聩,为了博取美人褒姒一笑,竟然点燃烽火,戏弄诸侯。那烽火是报警用的,非同小可。后来,戎狄真的来犯,烽火燃起之后,诸侯们却再也不来了,结果幽王被杀,西周崩溃。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继位以后,为了躲避戎狄,把国都由镐京迁到了洛阳,从此开始了东周的历史。

有些人把西周灭亡,归罪于褒姒。《诗经》中就有这样的诗句:“燎之方扬,宁或灭之?赫赫宗周,褒姒灭之!”他们的逻辑是:周幽王如果不是为了取悦褒姒,就不会点燃烽火,没有烽火戏诸侯,西周就不会灭亡,所以褒姒是罪魁祸首。真是荒谬之极!

那么,褒姒是什么来历呢,她为什么要把宗周灭之?对此,《史记》有着详细的记载。记载说,早在夏王朝时期,有一天,两条龙忽然降落到王宫里,说:“我们是褒国的两个先君”。王宫上下十分惊恐,不知道是应该留住它们,还是赶走它们,或者杀掉它们。

夏王只好请巫师进行占卜。那个年代,干什么事情都要占卜,以问吉凶。巫师占卜了好几次,结果显示:留住、赶走、杀掉它们,都不吉利,最后占卜说,请它们走,但留下它们的龙涎,就是唾液,才吉利。

于是,夏王摆好供品祭物,书写简策,向二龙祷告。结果,两条龙瞬间消失了,只留下了一堆唾液。夏王命人拿来木匣子,把龙涎收藏起来。夏朝灭亡以后,这个木匣子传给了商朝,商朝灭亡以后,又传给了周朝。几百年以来,没有人敢把木匣子打开。

到了周厉王的时候,周厉王好奇,而且胆肥,命人打开木匣子,想看看里边究竟是什么东西。结果,木匣子一打开,龙涎就流了出来,满地都是,怎么弄也清除不掉。

周厉王出了一个邪招,他命令一群宫女,光着屁股,对着龙涎大声吼叫。没想到果然有效果,那龙涎忽然变成一只黑色的大蜥蜴,慢慢地爬进了周厉王的后宫,众人都不敢阻拦。

后宫有一个小宫女,恰巧碰上了那只大蜥蜴。奇怪的是,那个小宫女,后来竟然怀孕了。没有丈夫,却生了孩子,小宫女十分害怕,就把孩子扔在路旁。恰好褒国有一对卖弓箭的夫妻,从此地经过,见一女婴啼哭,很是可怜,就抱回家中养大,那女婴就是褒姒。到了周厉王的孙子周幽王时期,褒姒已经长成一个远近闻名的大美女了。

后来,褒国国君得罪了周幽王,被抓了起来。褒国的大臣知道幽王好色,就花钱买来褒姒,献给了幽王。周幽王一见褒姒,眼睛都直了,立马赦免了褒国国君。周幽王对褒姒十分宠爱,褒姒生下儿子以后,幽王竟然连王后和太子一起废掉,让褒姒当王后,她的儿子做太子。

褒姒美貌绝伦,幽王喜欢得不得了,但有一点令他遗憾,就是褒姒是个冷美人,整天沉默不语,更没有笑容。想想也是,褒姒从小就是个弃婴,长大以后又被卖掉,身世可怜,心情郁闷,哪里笑得出来啊?周幽王千方百计想见美人一笑,用了很多办法都不管用,最后,竟然搞出了“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导致身死国灭。

关于褒姒是龙涎变的这个传说,不是司马迁首创的,而是最早见于史书《国语》,但《史记》记载了这个传说。这个传说显然是荒诞的,目的是为了抹黑褒姒。古代有些人,喜欢把一个王朝的覆灭,归罪于女人,夏有妹喜,商有妲己,周朝就有褒姒了。

但褒姒与妲己等人不同,她入宫后从不干政,也没有做过什么坏事,就连“烽火戏诸侯”,都不是她想出来的,把西周灭亡归罪于褒姒,实在是说不过去。所以,只好把她妖魔化了,想用这种办法,让人们厌恶她。后世的《封神演义》,可能借鉴了这一点,把妲己也说成是狐狸精变的。

过去,有一种十分愚昧荒唐的观念,叫做“红颜祸水”,认为越是漂亮的女人,越会带来灾祸。这实在是荒谬,不仅荒谬,而且无耻。大男人作的孽,硬赖在弱女子的身上,难道不是无耻吗?《史记》记载了褒姒的这个传说,应该是它的瑕疵和糟粕之处。

至于“烽火戏诸侯”是不是真的,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考究说,烽火台是西汉以后才有的,距离西周几百年呢。如果这个观点成立的话,不仅褒姒身世的传说是荒谬的,就连“烽火戏诸侯”这样有名的历史事件,也是虚假的。

周朝进入东周以后,就日渐衰弱了,诸侯国强大起来,都敢与周王室对抗,郑国还胆大包天,竟然射伤了周天子。请看下集《新视角读(史记)》之九,郑国射出对抗周王第一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