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可以让一个人的心情跌入谷底,一句话也可以让一个人重振力量,永远都不要小瞧语言的威力,特别是在对孩子说话的时候。 语言若用好了,便是暖入孩子心扉的春风;用不好,也能成为伤人的刀子。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本意都是想让孩子变得更好,但用错误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良苦用心,就变了味。 父母们大概很难意识到,你随口而出的一句话,究竟会对孩子产生多大的影响。 下面这5句话,伤孩子最深,请千万别再说了! -01-对外表的恶毒评价 “好胖”、“好矮”、“好瘦”、“头发好丑”、“穿衣服好难看”,这样的词汇,别说是孩子,大人听了都会感到刺耳,受不了。 有时候大人可能只是开开玩笑,但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电影《我的ID是江南美人》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 美来小时候是个小胖妹,因为外形,她从小到大都在承受校园霸凌。 外貌让她疲惫不堪,于是她决定整容。
-02- 一味地强调“我是为了你好” '为了你,我有多辛苦”! 父母都特别喜欢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悄无声息的把一只脚踏过分界线。
父母的这种付出感动了自己,然而作为子女,听到这些之后,心里面其实不是感动,而是会产生一种负罪感。
她认为父母应该意识到:在你们的子女独立之后,你们的生活不应该还是只有子女。
'我是为你好'这五个字成为了说服别人最好的借口,也是当代人心中最沉重的痛。 -03- 不健康的对比
在她的家庭里,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一、全校第一、乃至全联盟第一的学霸是她的闺蜜。
-05- 威胁沟通
我们经常看见一些妈妈对孩子说这样的话: “你再丢三落四,别人就把你的玩具拿去玩了” “你再不吃,爸爸就吃掉了” “你再不走,我就走了” “你再不听话,我就不管你了” “你要是还这样,我就告诉你爸爸” 相信很多妈妈都对孩子说过这样的话,我们都不是完美的家长,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总是在无意间把这些话脱口而出。 后台一位妈妈讲了这样的故事: 白天她带着孩子坐公交,孩子有些闹腾,她便生气的说:“你再这样,妈妈就不要你了!”还顺势装作要下车的样子。 孩子听了,立刻端正坐姿,扯着妈妈的衣角安静了下来。 到了晚上,孩子突然从睡梦中惊醒,哭着说害怕妈妈不要她了。 那一刻她才知道,白天说的玩笑话,给孩子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所以,不论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不要对孩子说出“不爱你了”、“不要你了”这种话。
-05- 语言辱骂 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经常被父母骂「你没用」,是一种什么体验? 最高赞的回答让人心疼: 小时候,当爸妈骂我「真没用」「太笨了」的时候,我的心,我的身体都在抽搐。然后听着听着就心痛了,痛着痛着就麻木了,现在真的成为了没用的人。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予曾做过一个实验:从一个学校的每个班级里抽出3名学生共18人,然后告诉校长:“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 半年以后,这18名学生的成绩的确超过了一般人,再后来,这18名学生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通过向孩子传递“你很优秀”的信息,会大大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引导他们走向成功的道路。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闪光点,父母要善于去发现,并且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才能让他们散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而对于孩子做的不好的方面,绝不能一味去打击,而是要帮助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优秀。 其实,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下,当你的上司说你的PPT做得烂,这点工作都搞不定时,你会是什么心情?肯定心里一万个不爽。 相对于大人能找到各种渠道,发泄自己的怨气,孩子可就难多了。他们更容易被这些负面标签所影响,被打击到一蹶不振。甚至开始暗示自己:你说我不行,我就真不行,我就破罐子破摔了。
-06- 言而无信 对孩子的承诺从来都不兑现。
她说:“做父母不要向孩子撒谎,比如说你答应他明天去公园踢球,怎么累都得去。要是小孩子不相信人,他一生都会很孤独。” 经常哄骗孩子,自己却做不到,孩子期待落空,那种滋味肯定不好受。 而且当父母一次次透支完孩子对自己的信任,再想挽回,就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了。 有人说,活了30多岁,很奇怪,父母小时候对自己说过的话,很多都忘了。但那些打击、嘲讽、挖苦的话,却随着年月,变得越来越难释怀,像一个伤疤,偶尔还是会疼。 有时候,最伤人的不是人身攻击,而是语言暴力。身体上的伤害,会随着时间愈合,但心灵的伤害却很难抹平。 父母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口无遮拦,对孩子造成一生的伤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