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宋玉山 提起焚书坑儒,人们头脑里往往会浮现出一副悲惨的图象:一大堆书籍,在熊熊烈火中化为灰烬;一大群儒生,在哭喊声中被活埋。长期以来,焚书坑儒成了秦始皇毁灭文化、迫害知识分子的代名词。然而,《史记》记载的焚书坑儒,却与这种情况大相径庭。 《史记》记载,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以后,又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多方面改革。统一文字,统一法令,统一货币,统一车轨,统一度量衡。还收集天下兵器,铸成十二个铜人,每个重达十二万斤,放置在宫廷里,寓意着天下太平,再不用动刀兵了。 然而,天下太平,只是表面上的。当时,天下初定,人心并不稳定。旧的秩序被打破,新的秩序正在建立之中,新旧思想碰撞十分激烈。对秦朝诸多的改革措施,人们褒贬不一,反应不同。特别是六国旧贵族势力不甘心灭亡,造谣生事,企图复辟。 在这样的形势下,公元前213年,也就是在秦朝建立八年之后,秦始皇在咸阳宫摆设酒宴,宴请七十位博士。博士,在秦朝是一种官职,负责编撰著述,保管文献,传授学问,培养人才,属于高级知识分子。秦朝共有七十位博士,秦始皇专门宴请他们,说明对文化和知识分子还是重视的。 酒宴席间,人们纷纷敬酒颂德。博士周青臣颂扬道:“陛下建立秦朝,把诸侯国改置为郡县,人人安居乐业,不再担心战争。您的威德,自古及今,无人能比。” 博士淳于越却反对说:“商朝、周朝统治天下达一千多年,就是因为分封了子弟功臣作为辅佐。如今陛下拥有天下,而您的子弟却是平民百姓,一旦天下有事,靠谁来辅佐呢?凡事不效法古人的,都不能长久。” 《史记》记载说,对于酒宴中出现的这两种意见,秦始皇并没有表态,而是交给朝臣们去议论。 李斯旗帜鲜明地说:“五帝和夏商周时期的制度,也并不完全相同,时代变了,制度也不能一成不变。特别是淳于越所说商朝和周朝之事,更不值得效法。他们名义上统治天下一千多年,但战乱的时间就有一多半,诸侯纷争,天下大乱,根源就是分封制造成的。” 李斯越说越生气:“现在,有些儒生,不学习今天的,却要效法古代的,以此来诽谤当世。这样的言论,必须要禁止,如果不禁止,朋党势力就会形成,人心就会涣散,这对秦朝统治天下是极其不利的。” 接下来,李斯向秦始皇建议说:“臣冒死罪进言,把不是秦国的典籍全部焚毁。除了朝廷收藏的之外,天下凡有收藏《诗》、《书》和诸子百家著作的,全部送到地方官那里,集中起来一起烧掉。命令下达三十天仍不烧书的,处以脸上刺字的黥刑,或发配边疆。而医药、占卜、种植之类的书,则不取缔。”秦始皇同意李斯的意见,说:“可以”。 这就是所谓的焚书。李斯的焚书建议,虽然有些不妥,不能用强硬的方式,禁锢人们的思想和言论。但是,在当时人心不稳、思想混乱的情况下,加强舆论管理,还是有必要的。至于李斯的建议落实得怎么样,有没有出现大规模焚书的情况,有没有因不焚书而获罪的,《史记》没有记载。 焚书事件过了一年多以后,才有了坑儒事件。起因是,秦始皇热衷于搞长生不老,于是,大批方士便应运而生。秦朝的方士,是指自称能访仙炼丹以求长生不老的人。这些方士,或妄称与神仙是朋友,或瞎吹能找到不老仙药,或夸谈通过行气吐纳获得长生。由于秦始皇喜欢追求长生不老,方士自然就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专门的方士集团,甚至还分成了不同的派别。其实,这些都是骗术。 秦始皇一开始很相信这些,对方士们十分尊敬,给予他们优厚的待遇,希望他们能够引来神仙,或者找到不死仙药。但时间一长,没见到什么效果,秦始皇就开始怀疑了。毕竟秦始皇是一代枭雄,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秦始皇下达命令,凡是方士的法术不能应验的,就要处死。这一下,可吓坏了那些曾经夸下海口的方士们,很多方士就偷偷溜走了。秦始皇知道以后,很是气恼。 这个时候,秦始皇最敬重的两个方士侯生和卢生也逃跑了。更为可恶的是,他们到处散布谣言说,是因为秦始皇天性粗暴凶狠,杀戮过重,所以,不是找不到神仙和仙药,而是不能为他去找。 秦始皇听说以后,十分愤怒,愤恨地说:“这些方士,花言巧语说,能引来神仙,或者能找到奇药。我很尊重他们,赏赐十分优厚,花费的钱数以万计。如今,韩众逃跑了,侯生、卢生也逃跑了。最可恨的是,他们竟敢诽谤我。这些人妖言惑众,扰乱民心,必须严办。” 于是,秦始皇亲自下达命令,命御史们抓紧办理这个案件,务必一一审查清楚。 御史们见皇帝亲自下令,不敢怠慢,很快就抓捕了一批方士,进行审讯。在大刑之下,这些方士把如何造假、如何谋利、如何哄骗皇帝等罪行,交待得一清二楚。而且这些方士相互揭露,辗转告发,一个供出一个,总计共有四百六十多人。 御史们把案件审查清楚,报告给皇帝。秦始皇恨得牙根痒痒的,下令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这就是所谓的坑儒。 对于焚书坑儒,《史记》对其前因后果以及过程,都记载得十分清楚。特别是坑儒,《史记》明明白白地说,活埋的这四百六十多人,都是妖言惑众的方士。所以,所谓的坑儒,实际上是坑杀方士。 从《史记》记载来看,有三点是很明确的。一是焚书坑儒不是秦朝建立之初的事情,而是八九年以后才出现的;二是焚书和坑儒不是同时发生的,两者相隔了一年多时间;三是焚书和坑儒之间没有联系,是性质不同、相互孤立的两件事情。 有人却把焚书和坑儒连在了一起,这很容易使人产生毁灭文化、迫害知识分子的联想和错觉。那个把焚书坑儒连在一起的人,真是煞费苦心、居心叵测啊! 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秦朝以后,特别喜欢巡游各地。那么,秦始皇都到过哪里,他出巡有什么目的呢?请看下集《新视角读(史记)》之六十二,秦始皇出巡到过哪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