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描写山间普通小溪的诗,在温庭筠的笔端成了一出跌宕起伏的情感大戏,他是怎样做到的? ![]() 一、温庭筠将咏景诗写成了艳情诗世人皆知温庭筠多情,他不单对女子多情,对山川景物也多情。 温庭筠曾到蜀中游历,入蜀途中经过汉江与嘉陵江的分水岭,竟与结伴同行的溪流产生了浓厚的情谊,分别时写下一首《过分水岭》来表达自己惜别之情:
温庭筠在这首诗中为我们奉上了一份深情告白—— 这涓涓不息的溪水啊,你对我到底是有情还是无情呢?若说你无情吧,这三日来,你总相伴在我左右,与我一路同行;若说你有情吧,你却又总是若即若离,对我爱答不理。 山岭的尽头赫然就在眼前,那里便是我与你分别的地方,想到明天一早就要与你别离,我心中万分不舍,今晚就让请你用潺潺的流水声与我相伴,我们互相倾诉衷腸吧。 这是一首七言古绝,仅二十八个字,却是简约而不简单。 ![]() 首先,温庭筠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自己与溪水的感情化作了情人之间的打情骂俏。这样一来,原来单调的咏景诗变得好似艳情诗一般,充满了风情和趣味儿。让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时,又更加能体会到作者对溪流这种超出普通情谊的感情。温庭筠这种写诗手法真可谓是匠心独运。 其次,温庭筠是个讲故事的高手,多处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一开头,温庭筠就用一种小情人嗔怒式的口吻,报怨溪水对他似若无情又有情,象极了情人之间的暖昧。那种挠心的感觉一下子就激起了读者的好奇心,想迫切地想知道他们之间究竟有怎样的故事。 然而,温庭筠却没有满足读者的愿望,却是顾左右而言他,只是说入山三天以来,一路与溪水同行。这欲言又止的作派,恰如情人间那纠缠不请的情愫,这让读者不由得在脑海中自动脑补了一万种旖旎画面,从而主动替温庭筠完善了这个唯美的感情故事。 但这还没完,因为温庭筠说他和溪流马上就要分别了,而在分手的前夕,他们要彻夜互诉情肠。这是全诗的高潮,也是故事最具画面感的情节。试想一下,一位俊俏公子与一位风情万种情人在分开的前夜依依惜别,将会是怎样一番缱绻的场景,又会是怎样的柔情蜜意呢? 温庭筠将一次十分普通的山间索溪徒步之旅,描述成了一场他与情人之间偶遇后又难舍难分的情感大戏,而且绝大部分的情节都是交由读者自己脑补完成的,这种写诗手法堪称一绝,并且让人回味无穷。 就这样,一首普通的咏景诗,在温庭筠的精妙构思下,成为了一首艳情诗,让人拍案叫绝! 无独有偶,唐朝同时期的大诗人李商隐和元稹也都曾经过分水岭,并各写下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三人的诗哪首更有水准。 ![]() 二、李商隐借分水岭诗悼亡李商隐的恩师令狐楚在山南西道节度使任上病逝,李商隐悲恸万分,亲自护送令狐楚的灵柩回长安。途经分水岭时,想到自己与恩师从此就如分道扬镳的江水一般天各一方,不由悲从中来,写下一首《自南山北归经分水岭》:
这是一首悼亡诗,前面四句是借景抒怀,描述了江汉与嘉陵江水在分水岭处分别后,再无相见之日的情形,暗喻了自己与恩师天人两隔的凄苦情境。诗的后四句则是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对令狐楚离世的深切哀悼和无比怀念之情。 李商隐这首诗寓情于景,情真意切,让人读来不觉动容。 ![]() 三、元稹借分水岭诗明志元稹当年被贬至江陵府为官,上任途中经过分水岭,看到奔流不息的江水,联想到自己的人生境遇,无比感慨地写下一首《分水岭》来明志:
这首诗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想法。 诗的前十六句,描写了自分水岭处江水便一分为二,从此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象征着在人生的岔路口,不同人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从此行为和品性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与自己最初的本心大相径庭。 诗的后二十句,诗人以井水为喻,叙述了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井水都不会改变自己最初的形态,借此来表明自己将如井水一般坚守初心而永不改变。 元稹从分水岭联想到自己人生的变化,从而借景明志,十分的励志。 ![]() 以上三位诗人都是高手,都从普通的景物看到了普道人难以看到的道理和情感。虽然三首诗的立意和叙述方式各有千秋,但同样的精妙绝伦。 相较之下,我个人更喜欢温庭筠这首诗,在他的笔下,溪流充满了人情味儿,而且也更让人难忘。您最喜欢哪首描写分水岭的诗呢?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