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2021保利春拍圆满落幕,很多藏品也引发大家的热烈关注,大赏艺术也跟大家介绍了一些,今天就来说说其中从官宣开始就一直引发热议的作品,来自“文坛盟主”杨维祯的罕见书法作品《壶月轩记》。 6月6日晚是中国古代书画专场,《壶月轩记》从2000万起拍,不断有人竞价,场面一度胶着,经过了50多分钟,70多轮的加价竞拍,终于以9027.5万成交,这次的成交价也大幅度的刷新了杨维祯的作品最高价记录。 那么之所以说这幅作品引发热议,原因有几个方面。首先杨维祯的存世作品特别稀少,而他又是近20年学术研究界的新宠。其次呢这是杨维祯唯一一件保留下来的用“画沙锥”书写的墨迹,这是杨维祯最经常使用的毛笔,和“铁心颖”一样,都对学界的研究大有助益。最后,这幅书法有张枢、李毅、董佐才、张奎、赖善等5位元人开题跋,可以说是这一幅作品连接了元代晚期松江地区活跃的文艺领袖们。 《壶月轩记》是杨维祯74岁时为一位后辈李恒所写的轩记,因为李恒所住的地方取号壶月,所以由此得名。关于李恒历史上并没有什么记载,只是从文章中能够做一些推断,李恒并不是什么达官显贵,只是一个无权无势的外地学子,但是从杨维祯的行文中丝毫不吝啬对其的赞美之词。可以看出杨维祯并没有拘泥于世俗之见,而是跟李恒相谈甚欢,为后辈撰写轩记,也是杨维祯平等观念的一种体现。 不仅如此,杨维祯曾经也为一位“剃头匠”撰文过,按照当时的社会,对于这种“末流”行业,很多自视清高的文人并不愿意与之为伍,但是杨维祯的可贵之处,也在于这种平等的观念。《壶月轩记》的背后不只是杨维祯的品格,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前面我们说过了,这幅作品有5位元贤题跋,两年后还有多位元贤为其作画开题跋,因为在当时的江南并没有很凝重的形势,所以文人雅士们还能够有相对从容的惬意态度。这样的雅集活动在元末江南是非常繁盛的,因为杨维祯特立独行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格调,深受当时文人和底层人群的追捧,所以便成为了文学和书法的重要领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