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育儿:爸爸和2岁孩子赌气,把孩子独自留在马路上:父母的情绪里藏着孩子的未来┃黄林

 丄学号 2022-04-20
作者┃黄林  朗读┃怜紫
指导┃郭新爱  编辑丄学号

近日,我被一条微博热搜吸引了:浙江一名父亲,带着2岁孩子过马路。怎知孩子半路忽然耍脾气,赖在路口不走了。

这时父亲数落他几句,盛怒之下竟一个人推车离开,留下孩子独自坐在车来车往的路上……

恰巧就在这时,一辆小货车左拐弯,紧贴着孩子驶过。幸运的是,经医院检查孩子并无大碍,仅一点擦伤。真的是有惊无险啊。

倘若那时,拐弯驶过来的不是小货车,而是块头更大的泥头车?或是又长又大的货柜车?会是如何?又或者是遇上醉酒驾车的呢?

后果会怎样我不敢再想象了。教育孩子本无错,但在马路上安全才是第一位。

回想一下,孩子在危急时刻,父亲却不在身边,独自面对小货车紧逼驶来,心里该有多恐惧?

那种无助与惊恐,让人不寒而栗。虽说身体上的伤有医生治疗,但心灵上的创伤谁来疗愈?

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中说过:爱只会导致好的结果,而不会导致伤害,导致伤害的一定不是爱。

为人父母,一言一行都会牵扯到孩子的未来。

爱子情深可以理解,切勿让自己的情绪,变成伤害孩子的利器。

01

消极情绪的父母

压抑孩子的性格

很多脾气暴躁的成年人,造成其个性的源头,都能在其父母身上找到端倪。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匿名帖子:你好,请问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

我98年的,从小就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他们也总是当着我的面吵架。父母的婚姻,不是因为爱情走到一起。

导致我现在自卑、拖延、逃避现实,没有上进心。最近新交的女朋友,都不知道该怎么跟她交流了。

我和她聊天时,我得想了半天才能回复她,总有点局促不安。现在的我,感觉很难融入这个社会。

在公共场合,会有紧张的动作,显得心神不定。老是认为,周围人都在看着我,嘲笑我。也找不到生活的乐趣和方向。

看完这个故事,我沉默了许久……

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人,不该把所有不幸归咎到父母身上,但不可否认这些不幸,也和父母有莫大的关系。

孩子对大人们的情绪感知力非常强,若是父母长期处于消极情绪状态中,就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如极度的不安全感、羞辱感、自卑感、自尊感低等。

人只有学会不再从父母的身上找答案,而将注意力转移自身做改变,才是真正成长的开始。

心理学教授李玫瑾曾说: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的问题,每种异常行为的背后,一定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

而教育,就存在父母与孩子的生活点点滴滴之中。

02

情绪失控的父母

会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很多人身边都有这样一群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易怒易燥,过分发泄着自己的情绪。

事实上,情绪失控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给自己,或身边的人带来伤害!

我有个老乡他叫王浩,在单亲家庭里长大。读小学时,就异常聪明,但也调皮捣蛋,父亲对他的管教很严格。

在学校,同学嘲笑他没娘,他就跟人打架,以致老师的投诉不间断。而脾气暴躁的老爸,也总是不由分说地就将他胖揍一顿。

随着年龄逐渐变大,王浩不但没有收心养性,反而愈加地“叛逆”了。导致他爸经常当街对着他开骂,骂得面红耳赤,气急败坏时还会揣上一脚。

最初,王浩都是哭着躲着跑马圈。渐渐地,无论父亲骂得多难听他都面无表情,打他也会还手了;学习上更是一塌糊涂,作业不写,上课睡觉。

更严重的是,他和校外的小混混玩到了一起,抽烟、喝酒、说脏话。往日里那个聪明调皮,且阳光向上的少年,一去不复返了。

后来听说他因为参与斗殴,把对方打成脑震荡,蹲了3年牢。

每次想到这事,内心总是五味杂陈……

父母情绪不能自已,对待孩子的“不乖”轻则骂,重则打,或许他们在幼时会因为害怕而“听话”,但亲子关系也会在一次次的打骂中分崩离析,孩子心中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也逐渐被剥夺。

为人父母,管控好自己的情绪,才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

记得有位老师曾说过:“教育孩子,无非是好好和他说话,不着急不发火,做到这一点,就成功百分之八十了。”

拥有稳定情绪,才能与孩子融洽交流和相处。

03

掌控情绪的父母

培养出独立人格的孩子

阿德勒有句名言,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比如这个小故事:有一位小男孩,经常爱发脾气。

父亲为了教育他如何控制情绪,就给他一块木板和一袋钉子。并告诉他,如果起负面情绪时,发一次脾气,就在木板上钉一颗钉子。

当他觉得那件事情,已经在他心里平息的时候,再把那颗钉子拔下来。经过日积月累,木板上的钉子也渐渐少了,但那些密密麻麻的钉子眼却一直都存在。

后来,父亲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当情绪失控发完脾气后,留在别人心里的伤口,就像这钉子眼一样,是无法愈合的。”

慢慢地,小男孩明白了,不再随意地发脾气。情绪管控的也越来越好,每当起情绪时,他想乱发脾气,这个钉子故事总是会提醒着他。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能看出这位父亲,一定也是个懂得管控情绪的人。

因为他深知情绪失控,会带来怎样的后果,才会借此机会,帮助孩子管理疏通自己的情绪,成为一个更成熟的人。

知其然,还得知其所以然,要想学会掌控情绪,得先搞清楚负面情绪是怎么形成的。

法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米歇尔·勒朱瓦耶,在《落差-如何缓解我们内心的失望》一书中提到:大多数的负面情绪,都来自于心理落差。这种落差,往往会直接带来失落、忧郁、愤怒、迷茫、空虚、不快乐、缺乏安全感等等负面情绪。

在遇到各种生活问题时,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因为心理落差而产生负面情绪。因此,掌控情绪先得调整心理预期。

然后呢?

在出现负面情绪时,怎样做才能掌控情绪?

作者给了三个秘密武器。

第一个武器:叫思维阻断

啥意思呢?

很多负面的情绪,往往来自于惯性思考。在《抗压力》一书当中,作者把这种负面情绪带来的惯性思维,起名为“思维定势犬”。

当你感觉很不爽,或有不好的想法,而听到大脑中的声音,像一只小狗在耳边乱吠时,就要学会中断,并提醒自己调整情绪。

第二个武器:是多角度思考

那什么是多角度的思考?

当人陷入负面情绪时,大脑就是被这种情绪所控制的。然后放大自己的缺点,或者事情的严重性,而不能更全局地看清事情真相。

比如:情侣吵架分手,两人的情绪一上来,只能看到对方在吵架时的咄咄逼人,却无法察觉对方可能身体不适、又或是有其他隐情。

第三个武器:挺有意思的,它叫自恋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对自己的优点和价值能够更看重的话,会更容易从负面的情绪中走出来。

爱自己的人,懂得真正的快乐。

学会控制自己情绪,与孩子共情,时刻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让孩子觉得自己内心的感受被尊重和认同,他就会愿意说出更多自己的想法。

而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

教育是一段父母与孩子,共同度过的漫长旅程,好好与孩子沟通,能更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而且也能更好的引导孩子,朝更积极的方向去思考和行动。

愿你我能成为情绪的主人,许孩子一个健康,充满希望的未来。

共勉。

作者:黄林。一个喜欢用大脑,透过事物看本质的斜杠青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