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装配式建筑获政策推动 品牌房企纷纷探寻蓝海市场

 天堂的咖啡屋 2022-04-20

记者 陈琰

近日,国新办召开“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发布会,住建部副部长张小宏在会上指出,力争到2025年,新建装配式建筑占比达到30%以上。业内预计,在政策持续推动下,如“搭积木”一般的装配式建筑或将成为房企纷纷探寻的蓝海市场。

文章图片1

政策持续推动

2016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指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将装配式建筑占新建筑的比例达到30%,并明确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这也是我国首次就装配式建筑推广列出时间表。

区别于传统现浇建筑,装配式建筑用预制构件在现场进行装配,对环境污染小,且施工周期短,具有高效、环保、品质高的显著特性。

2017年,住建部公布《“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指出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比达到15%,其中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并表示要培育5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20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算上2月24日提出的“2025年力争达到30%”的最新要求,高层就装配式建筑推广时间安排已进行至少3次以上的公开表态,而且每次都有具体的数值占比要求,推广装配式建筑的决心由此可见一斑。

在国务院和住建部的推动之下,至今已有超30个省市发布了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并出台了相关的支持政策,通过税费优惠、用地支持、财政补贴、容积率奖励、信贷支持等方式,对装配式建筑项目进行支持和鼓励。

房企纷纷试水

装配式建筑从源头改变了传统建筑行业落后、粗放的生产方式,其环保属性契合我国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郝际平表示,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推广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为实现“双碳”目标奠定了一定基础。

另有地产界人士介绍,装配式建筑技术成熟于德国和日本,2016年我国大力提倡之初,装配式建筑的渗透率尚不足5%,与发达国家动辄70%以上的渗透率相比,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尚属蓝海市场。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包括龙湖、万科、碧桂园在内的一些品牌房企纷纷探寻装配式住宅的发展方向,并不断将研究成果应运于实际项目。

以碧桂园新近在海口开发的美舍仕家安居房项目(下简称“美舍仕家”)为例,在技术研发过程中,碧桂园委任汇聚全球设计精英的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对实施方案进行全过程设计,通过搭建“预制楼梯”、“预制叠合楼板”、“预制混凝土墙板”等模块,并结合BIM技术的运用,实现了53%的装配率。

施工方项目总工程师翁伟伦介绍,项目内墙采用预制混凝土墙板替代传统的砌块砖,再结合铝模工艺,使得墙面平整质量有保证。与此同时,由于预制构建系由厂家按规格生产,只需运送到工地进行组装,使得建房子像搭积木一样简单便捷。

除去工艺上的创新,碧桂园在美舍仕家的施工过程中还请来了10款不同型号的建筑机器人,这14台机器人各司其职,分别从事混凝土天花打磨、建筑清扫、地面整平、室内喷涂、混凝土内墙打磨等工序,既减少了工地污染,还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以楼层清洁为例,按单层建筑面积为500平方米计算,一名工人手工清扫要10个小时,而机器人只需两个半小时,效率提升了4倍。

美舍仕家是海南省首个运用机器人智慧施工的项目,也是海南省认定的将装配式建筑工艺、机器人施工及BIM技术三者紧密结合的示范项目。

截至2020年底,碧桂园集团采用装配式技术建造的项目超300个。同期,碧桂园开始宣布进军机器人领域,截至2022年3月,旗下全资子公司广东博智林有限公司已有21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服务覆盖26个省份超350个项目,累计应用施工超800万平米。很明显,建筑机器人的投入使用将大大提高碧桂园在装配式建筑领域的生产效率。

文章图片3

包括万科、龙湖在内的一些行业龙头也在进行相关尝试。龙湖披露的2020年ESG报告显示,新增绿色建筑面积达573万平方米,满足绿色建筑面积超7200万㎡,其装配式建造工艺已试点覆盖地产开发、商业投资、租赁住房、空间服务、房屋租售、房屋装修六大主航道。其于2021年初推出的一项装配式装修业务目前已为全国25个城市,超过4万间公寓提供服务。而一直践行绿色低碳理念的万科早在2003年就成立万科工厂化中心,致力于装配式体系研究,并于2007年逐步在全国推广装配式建筑,确立万科装配式体系。不难预测,行业龙头对绿色建筑的探求,将进一步提升未来市场的住宅品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