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癌症防治“早”很关键?

 华科同济干细胞 2022-04-20

今年4月15日-21日是第28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 早早行动”,旨在积极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正确认识癌症、积极防控癌症,树立癌症预防理念,积极行动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切实降低癌症带来的社会危害和疾病负担。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在活动上指出,早期干预是有效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对癌症等重大慢性疾病而言,“早”就意味着机会,意味着生命

30%~50%的癌症可以预防

正常状况下,人体内细胞会随着机体需要而生长分裂形成新的细胞,变老或受损的细胞死亡后,就由这些新生细胞取代。当癌症发生时,细胞正常的生长和死亡过程被破坏了。因此,癌症也被称为是“细胞的疾病”癌症,常常让人闻之色变,因为很多种癌症治疗手段少、效果差。

据世卫组织统2021年全球约有2000万人被诊断出癌症约1000万人死于癌症我国人口基数庞大癌症新发病例数也较多不过,30%~50%的癌症可以通过消除或尽量减少接触危险因素来预防。采取行动以尽可能地降低癌症发生的可能性,是我们应对癌症威胁的最优解。

那么,哪些因素会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呢?包括不可改变的遗传因素和可改变的环境因素及生活方式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各种致癌物质的接触,如电离辐射、紫外线、黄曲霉毒素、某些病毒或细菌引起的感染等,在生活中要远离和避免。

生活方式因素是预防癌症的一个重点,因为约三分之一的癌症死亡源自于烟草使用、超重/肥胖、含酒精饮料消费、低膳食纤维摄入和缺乏身体活动

所以,我们应当不使用烟草;保持健康的体重;健康饮食,保证充足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经常进行身体活动;避免或减少含酒精饮料的消费。

癌症预防,“早”很关键!

癌症并不等同于“死刑判决”。早发现、早治疗,癌症也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早期诊断,可以在癌症发展和扩散之前,尽早发现癌症。早期发现并获得有效治疗的癌症治疗效果更好、成本更低,长期生存率更高,生活质量也更好。但如果癌症在晚期才被诊断出来,此时的治疗通常效果欠佳。

早发现、早治疗,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注意身体的微小变化,如大/小便习惯改变、反复的出血、身体的肿块、吞咽困难、持续的咳嗽或声音嘶哑等,及时就医。

还要定期选择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健康检测,积极完成每一项身体检查,及早发现身体的不良因素,尽早干预。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应对癌症的健康威胁,同样需要我们正确认识癌症、积极防控癌症,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关于癌症的那些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