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教育的“超限效应”,多么痛的领悟!

 云语禅心 2022-04-20

“跟你说多少遍了,你怎么还这么磨蹭啊?”自从孩子懂事开始,妈妈们就天天重复无数遍类似的话,只是根据情况的不同,把“磨蹭”改为“粗心”或别的内容罢了。

可是,对妈妈的唠叨孩子们通常都是“左耳进右耳出”,就像没听见一样,依然我行我素,起床还是那么磨蹭,作业也还是那么粗心。妈妈犯愁了:“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呀?怎么样说孩子才愿意听、愿意改呢?”

相信很多妈妈都有类似的困惑,对家长三番五次重复强调的事情,孩子为什么就不听啊?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其实,这事还真不能都怨我们的孩子,而是心理学中的“超限效应”在作怪。

所谓的超限效应就是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就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拿了两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反应了几个问题:

1、以自我为中心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不会过于考虑别人对承受自己循环反复的情绪与语言的痛苦,自顾自己情绪语言的释放。在亲子教育中,很多家长对孩子反复的讲道理,表面上想教育孩子,下意识却是在通过这种方式来缓解自己的焦虑。

2、没有注意方式、方法

总是使用超限效应的人也是一种黔驴技穷的无奈,他不愿意去学习掌握新的方法来应对旧有的问题,总是试图用一样的方法却想取得不一样的结果。例如明知指责会让孩子与自己越来越无法沟通,却无法停止指责的方法,也不愿意去尝试新的方法。

3、没能注意“度”的把握

4、没有换位思考

例如经常有发现有家长对着3岁的孩子可以讲上半个小时的道理,他无法换位理解,第一,两岁的孩子语言的概念还没有完成建立起来,你对她讲道理他很难懂得;第二,这个时候的孩子的专注力根本无法达到半个小时。

教师拖堂就是时间上过度的超限效应。此外,还有内容过量的超限效应。如果一节课教师让学生学习10个单词,可能学生还会认真地学习,并试图掌握,但如果让学生学习50个单词,恐怕学生连试图记忆的兴趣也没有了,这些效应使学生的神经细胞处于抑制状态,从而影响了学习的效率。

超限效应在批评过程中也将出现。不少父母在“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观念支配下,总是对子女不厌其烦地说教、嘱咐、训斥、终日喋喋不休,以为只有如此,才能让孩子“刻骨铭心”。有些父母在批评孩子之后,过了一会,又觉得意犹未尽,重复批评了对方一次,接着还是批评……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同样的批评,使孩子极不耐烦,讨厌至极。批评的累加效应就会更大,厌烦心理就会以几何级数增加,说不定因而演变成反抗心理,甚至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对于批评不能过度超量。

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对于孩子的表扬也不能搞“廉价”,否则也将导致超限效应。有些父母认为,多批评不好,多表扬就好了。其实不然,这里也有个限度的问题。父母对孩子的表扬越来越多,而且有许多是有意拔高的。孩子认为这是父母在哄自己,名义上表扬,实际上让自己注意这些方面,这分明是不信任自己,于是,孩子一听到表扬就大为恼火。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同样的刺激再次持续一段时间后,对刺激对象的作用会逐渐减弱,这种现象一旦出现,不仅不会出现父母期望的效果,有时反而会引起孩子更大的心理逆反。当然,“超限效应”不仅仅就是父母语言的啰嗦和重复,还表现在对孩子的要求过高,对孩子产生过大压力等情况中。

父母在家庭教育的任何方面都应注意“度”,如果“过度”就会产生“越限效应”,如果“不及”,又达不到既定目的。

因此一定要掌握好“火候”、“分寸”、“尺度”,只有这样才能“恰到好处”,才能避免“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的超限效应。

有位学者说过:“一万打空洞的说教,还不如一个实际行动。”很多时候,过于冗长的讲话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

人接受任务、信息、刺激时,存在一个主观的容量,超过这个容量,人就不愿意认真对待这些任务了。

因此,当向学生或者孩子讲述某个知识、道理以及布置作业时,在时间以及任务数量上要注意不能超过学生可接受的限度,否则不仅达不到教育的初衷,而且会适得其反。

如何避免亲子沟通中的超限效应?

1、亲子沟通中,多考虑对方的感受,让对方也有自由表达的权利。

2、及时学习沟通的新方法,无效,加重的方法停止使用。

3、注意“度”的把握,沟通时注意情景,情绪,与时间的合适度。

4、学会换位思考,不同年龄孩子进行不同的沟通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