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曾担任黑龙江省长,后来主动要求担任县委书记,活到79岁

 梦想童年594 2022-04-20

新中国成立后,主持各省政府工作的一把手被称为“省人民政府主席”,这个称呼相当于后来的省长。对黑龙江来说,第一任省人民政府主席是于毅夫,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于毅夫的故事,他后来的结局怎么样呢?

于毅夫出生于1903年,黑龙江肇东人,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家中条件很好。早年时期,于毅夫主要在家乡读书,出生于这样的家庭,于毅夫从小就接受了系统的教育,他也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知识分子。

他曾担任黑龙江省长,后来主动要求担任县委书记,活到79岁

青少年时期,于毅夫曾在南开大学以及燕京大学读书,随着读书的增多,于毅夫的思想逐渐发生变化,他渴望投身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当中。大革命时期,于毅夫积极参加各种爱国运动,大革命失败后,他回到东北家乡,进入东北军工作,并在东北从事相关反日活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北沦陷,而国民党却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这让于毅夫格外愤慨,他也离开东北军,前往北平。在北平期间,于毅夫担任了国民党北平军分会参事,那段时期,他开始与我党联系,主要为我党提供情报等方面的内容,做了大量有利于抗日的工作。

他曾担任黑龙江省长,后来主动要求担任县委书记,活到79岁

1936年,于毅夫正式加入我党,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陆续前往重庆、香港以及上海等地从事抗日宣传。1943年,于毅夫进入华中解放区,此后他主要活跃在华中一带,并进入新四军的情报部,担任了部长的职务,借助记者身份为掩护,为新四军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情报,见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他曾担任黑龙江省长,后来主动要求担任县委书记,活到79岁

抗日战争胜利后,于毅夫奉命前往东北地区,活跃在嫩江,他一边发展革命力量,一边稳定解放区的社会形势。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于毅夫工作出色,他也成为国民党的“眼中钉”,国民党便计划刺杀于毅夫。

国民党收买了于毅夫身边的一名内应,于1945年12月24日晚上刺杀于毅夫。不过,刺客并没有见过于毅夫,因此虽然有内应为他开门,但他并不知道屋子里谁是于毅夫,于毅夫逃过一劫,不过,他也因此牺牲了好几位战友。

他曾担任黑龙江省长,后来主动要求担任县委书记,活到79岁

刺杀事件发生后,于毅夫收起了对国民党的刺骨仇恨,并化仇恨为力量,在此后的解放战争时期,他在支援前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促进了东北地区的解放,也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新中国成立后,于毅夫被任命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主席,他也相当于担任了黑龙江省第一任省长。在任期间,于毅夫兢兢业业工作,为建国初期黑龙江的发展做了很多基础工作,促进了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

他曾担任黑龙江省长,后来主动要求担任县委书记,活到79岁

1952年,于毅夫被调到统战部,担任了统战部的副部长,主要从事多党合作以及民族团结等方面的工作。1958年,于毅夫做了一个高风亮节的决定,他响应关于干部下放劳动锻炼的号召,主动下放到吉林省的永吉县担任县委书记。在这之后,于毅夫长期在吉林省工作,官至吉林省委书记处书记。

他曾担任黑龙江省长,后来主动要求担任县委书记,活到79岁

十年特殊时期,于毅夫的身心受到极大的迫害,他被关押起来,并一直被关押了七年多时间。十年特殊时期结束后,于毅夫复出工作,陆续担任了全国政协常委、吉林省政协副主席等职务。晚年的于毅夫主要生活在长春,于1982年因病去世,享年79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