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映潮:一听就会的作文模式(终结)

 宝妞 2022-04-20

普通的事物都有形态,人们在生活中也都很讲究形态之美。那么我们学写文章,除了语言之外,重要的恐怕就是如何表现文章的形态。

文章的形态是通过模式表现出来的。熟悉了某种文章的写作模式,我们就可以进行模仿,进行化用,进行改进,进行创造。所以,想尽快地学会写文章,应该做到模式先行。我们之所以注重经典范文的学习,就是因为它们主要在语言与模式上都闪耀的光彩。

下面我说一说初中生作文写作的八种基本模式。

第七种:引入升华式

引入升华式的写作模式,在文章标题上表现为,由……说开去,由……引起的联想,从……得到的启示、……的遐思等。类似于这样题目的文章,非常有可能是引入升华式。

这种写作模式常常用于议事,一事一议,读后感,观后感,杂文,小评论、小小的回忆录,以及咏物抒情的小品、知识小品,以及联想类的文章等等。

引入升华式的文章,表达的特点就是由一个点出发,进行拓展、进行延伸、进行深化。全文由此及彼,文中刚开始的引题的一个点,只是一个影子,只是一个铺展开来的由头。

例文展示

《故乡的芦苇》

文章的开头就说到,“多年来,让我不能忘怀的,是故乡的芦苇。”开头的这第一句话,我们就觉得这个一定有故事。那么由头就出来了。我不能忘怀的是故乡的芦苇,这句话就引进来了一个事物。

从第二段开始,作者就开始生化。“我就是那些看不起眼的朴实无华的芦苇,是那样的一片片、一簇簇、碧生生、绿油油、迎着清风,摇曳着修长的秀枝的芦苇。”作者着力写景,但这仍然不是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意思。

接下来,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的生活。作者写到,一到春天,芦苇渐渐长高的时候,自己童年时和小朋友是怎么样的芦苇里面游玩,从早晨玩到晚上。

最后作者进行了抒情:“啊,故乡的芦苇,因为你给过我不少童年的欢乐,所以我一直对你怀有一种特殊的亲切之感。每每想起你,我就会沉浸在同童年美好的回忆之中!

这篇文章,由一个点引发,然后铺展开来,最后表达自己的写作目的。寄托于这篇文章里面的意愿,那就是引入升华。

一般的来讲,散文的写作采用的大多是这种模式。一般的咏物抒写的散文,多是首先就是咏物,引出一个事物。比如《荔枝蜜》这篇课文,作者就是首先写蜜,然后由蜜到小蜜蜂,接下来进行渲染描写,最后点题:我们都要做小小蜜蜂这样的人。

第八种:要点铺陈式

如果说前面我们所说的七个模式都带有文学的意味,带有生动的意味的话,那么要点铺陈就带有平实的意味,带有实用的意味。

要点铺陈式的模式,广泛应用于说明文、科学小品、小论文、学术报告,以及各类应用文之中。这种写作模式的特点是对事物、对工作、对自己的心得体会等等进行一、二、三、四点的介绍与铺陈。

要点铺陈式的文章,要点分明,纹路清晰,明确易懂。在笔墨上下一点功夫,在语言上下点功夫也可以写的很美,很美。

例文展示

《赠给青春三句话》

从标题我们就能预测出作者要表现出自己三个要点。它的开篇就是:第一句话,趁着青春去长学问。然后铺展开来,大意是说,青年人如果立志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就要趁着年轻多读书、读好书等等。

第二句话,趁着青春去练特长。接下来作者阐述:特长是人们手中的一柄利剑,有了特长,你就会站稳自己的脚跟。

第三句话,趁着青春去吃苦。同样作者进行阐述:一个人只有在自己年轻的时代多吃苦,才能够更顺利地走以后的路。

这篇哲理性的散文,作者就是用要点铺陈的模式写的。

有一篇介绍散文的构思特点的文章,说鉴赏散文首先应该体会其构思的技巧。散文的构思特点,主要表现在:一,取材广泛、笔法自由;二,线索分明、立意高远。然后作者再把这两个要点分开讲。这是一篇说明性的文字,也是用要点铺陈的模式写的。

初中生写作常见的八种写作模式,到这里就介绍完了。常见的写作模式,也是常用的,但我们更应该在这些模式的基础上,尝试进行创造、创新。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水平才会更进一步地得到提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