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国现代化启示:建设满足各类人才需求的大国教育体系

 风雨笑春秋 2022-04-20

纵观德国现代化历程,教育改革始终处于先行地位。德意志邦国时期,普职教育双轨分流对提高全民教育素养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现代化大学发展催生了科技文化知识的全面普及;德意志帝国时期,依托新兴产业开设各类技术学校,发动社会力量多渠道投资办学,为推进工业化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现代德国时期,双元制职业教育打通人才培养与就业通道,促进了“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发展,从源头提升了“德国制造”的竞争力。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需要建设满足各类人才需求的大国教育体系,推动逐步减弱的人口红利转化为高质量的人力资本优势,以更加昂扬向上的国民精神、繁荣发展的科技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德国现代化与教育改革互动历程

19世纪伊始,当英法第一次工业革命接近尾声,德国才启动第一次工业革命。但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期,德国工业生产能力已全面赶超英法,崛起为欧洲头号强国。进入20世纪,德国在两次战败后依旧表现出极强恢复力,重新建立起现代工业体系,从“山寨大国”升级为“制造业强国”。德国现代化在曲折中前进的背后是始终处于先行地位的教育改革,不仅培养了具有重要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和思想家,而且培训了支撑制造业追赶跨越的工匠队伍,为德国锻造了不轻易为外部冲击打乱击垮的大国韧性。

德意志邦国时期:实行普职教育双轨分流,引领现代化大学发展先河。历史上的德意志民族长期处于邦国林立分裂状态,为在列强环伺之中争取生存空间,极为重视通过教育手段提升自身实力。1538年人文主义思想家斯图谟建立第一所文科中学,首创分年级教学形式。1559年维滕堡公国颁布第一部义务教育法,向全民普及初等教育。19世纪初,面对民族危机与现代化浪潮的双重夹击,普鲁士容克贵族意识到必须通过教育振奋民族精神、壮大国家实力,由教育部长洪堡开启了两项重大国民教育改革:一是不分贵族平民强制普及初等教育,在中等教育阶段引入职业教育,建立普职分轨制教育体系,让不同阶层群体自由选择教育方式;二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提倡教学与科研并重办学理念,由哲学院带头从事科学实践活动,发展出了世界首个研究所、研究生院和研究生指导制度。

德意志帝国时期: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创办各类院校,开发高水平知识技能人才。19世纪下半叶,普鲁士全民受教育水平远超于欧洲各国,国家实力迅速崛起,相继并吞除奥地利之外的其他邦国,完成德意志民族统一。为满足工业化所需人才,鼓励公私合作开设工艺学校、职业学校和高等技术学校,发动企业参与技术研究和人员培训,出台企业学徒必须接受教育培训规定,极大推动了教育资源、人力资源与产业需求的匹配。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已从“追赶者”变成“引领者”,电气、化工、造船、钢铁、铁路、机械等工业发展水平跃居全球领先地位,医学、化学、电学、光学、热力学等科技研发成果远远甩开英法,涌现出哲学家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经济学家马克思、李斯特、瓦格纳,文学家歌德、席勒,数学家高斯、黎曼,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波恩、普朗克、洛伦兹,化学家李比锡等一批成就卓著影响深远的世界级大师。

现代德国时期:大力发展双元制职业教育,从人才培养源头提升制造业水平。德国作为后发国家也经历过仿造英法的“山寨阶段”,主要依靠廉价销售扩张市场份额。1887年英国修改《商标法》,特别要求所有进入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的德国产品必须注明“德国制造”。为扭转产品“价廉货次”低端形象,德国也从教育层面思考如何提升制造业工艺水平,陆续出台《职业教育法》《劳动基本法》《培训员资格条例》《职业教育促进法》等系列法律法规,立法确认校企合作、行会参与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双元制教育让企业与潜在员工在教育阶段建立联系,员工既在学校接受理论学习、也在企业接受实践培训,通过提供训练有素的师资与直通就业的教育实践平台,确保教育内容与技能培训同技术进步、产业发展同步,让员工得以精益求精提升专业技能,企业把提升竞争力重点从价格转移到经营、技术与工艺水平。

二、对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建设的启示

现阶段我国面临区域、城乡及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公平性、差异性问题,劳动力供给出现总量下降、成本上升、技能供需错配困境,坚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迫切需要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大力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建设向世界一流看齐的高等教育,也要加快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形成满足各类人才需求的现代化教育体系,构筑支撑大国韧性的人力资本新优势。

一是打造吸引集聚全球顶尖人才的战略性平台。正是普鲁士时期建立起现代化高等教育与基础科研体系,网罗全德意志民族乃至全欧洲顶尖人才代代传承,造就了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对英法“弯道超车”。面对当前发达国家对我国在前沿科技、人才乃至教育领域有形或无形封锁,借鉴德国学习追赶阶段高等教育和科研体系发展经验,依托科技研发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更加优良治理,大力建设“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战略性平台,营造重视基础科学、原始创新和开放式创新的浓厚学术氛围。

二是把职业教育作为培育大国工匠的国家战略。发挥企业市场化办学优势,与产业高度结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是“德国制造”保持长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要动员多元社会力量参与职业院校办学,推广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教育,支持企业以行业协会方式开展产教融合试点,完善职业技能评定等级标准,让职校学生既能获得专业学历学位证书,也可考取市场认可度更高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实现面向全民教育公平,将普职教育分流提前到义务教育中学阶段,同步搭建教育分流后自由转轨通道,确保在教育选拔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拥有更多选择机会。

三是构建兼容并包、不拘一格的人才评价机制。针对职业教育边缘化地位,要突破现有高等教育学位体系限制,探索更多“专业学士”“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学位,发展独立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学位体系,促进普职高等教育的等值互融。建立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与激励体系,各地政府制定人才计划不应设置歧视性条件,要打破“唯学历论”“唯文凭论”“唯出身论”,让技术技能人才与其他领域人才享受同等待遇。人才开发理念应从“重引轻育”转向“引育并重”,减少直接补贴对人才要素流动扭曲,把更多资源投入到营造公平竞争人才发展环境上。

四是激发普罗大众对科技文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科学与文化有着紧密的互为支撑和相互影响关系,引领时代的重大科技创新往往要有打破常规的惊人想象力。德国现代化大学起步发展就是由哲学院带头从事科学实践活动,衍生出众多现代科学分支,开启了后续群星璀璨的大师时代。要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我国历史悠久与文化资源丰富优势,鼓励不同领域人才跨界交流、大胆创新,大力培育一批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大家与战略科学家,促进科技与文化相互启发和全面发展,形成科技生产力与文化生产力双轮驱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