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底有一种空洞感,也许是焦虑。人为什么会越来越焦虑?

 小贤心理 2022-04-20

焦虑是一种被“困住”、被“淹没”的感觉;
而且我们的知觉会变得模糊不清或不明确,而不是变得更为敏锐。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时候成年人的崩溃,就在一瞬间。
不安、焦虑、紧张、担忧……
生活的一地鸡毛,情绪随时就要爆炸。
深以为然,现在的生活,真的是裹挟着各种焦虑,所有人的心口好像都窝着一团火,一点小事就可以情绪失控:
路人可以拔刀相向、亲人可以相互伤害、一言不合就怼起来。

当人们焦虑时,都在焦虑什么?
现代人如今焦虑似乎成了常态的病症,尤其是疫情打乱生活的节奏,焦虑感似乎已是常态,试问会为什么而焦虑?
让生活充满各种焦虑的可能,为能不能抢到菜而焦虑,贷族为房贷款、车贷而焦虑,学生为无法正常学业焦虑,老板为企业无法开工生产焦虑。
员工为能否正常上班而焦虑,丈夫为家庭财富的收支平衡而焦虑,妻子为家庭生计而焦虑……
总之很多人,拼命让自己优秀,时刻担心错过什么,想摆脱焦虑,最后却掉进越努力越焦虑的怪圈,或者顶着压力没有很好地排解,越来越丧,逐渐转化为失眠、抑郁,人生蒙上一层灰色。
经常焦虑的人可能会出现这几种表现
对未来莫名的担心:
经常无须有的担心是焦虑症患者典型的症状之一。
如他们会担心自己的亲人、自己的财产、自己的健康等,而这些情况在常人看来很正常,即焦虑症患者的反应与实际情况不符或偏差颇大。
失眠、多梦、神经衰弱:
绝大多数轻度焦虑症患者还有失眠、早醒、梦魇等睡眠障碍,长时间的失眠也会引发神经衰弱,患者会感觉自己没有精神,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做了就会烦躁。
严重时有某种濒死感等。
随着社会机遇的增加,使得人们的虚荣心过度膨胀,产生很多不切实际的期待。
“内卷”本身的功利属性太重了,在“内卷”的过程中对外在物质利益的过分关注必然导致对内在精神世界的忽视。
学习本身也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获得 物质利益、提高社会地位、证明自己人生价值的工具。
内卷的恶性循环,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对真正的教育进行思考。
真正的教育必然是促进人类不断获得解放与自由的方法,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方法。人类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每个人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中认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人收入增长的同时也增长了期望,变得愈发看重面子和尊重,担心成为遭人嫌弃的失败者,逼迫自己达到高标准,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在焦虑中迷失了自我。
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人总是想要在竞争中胜出,在内卷中跟上,而绝不愿落于人后。
当然,树立远大志向无可厚非,如果放不下过高的期待,就难以接受平凡的自己,如果活在对现状的不满足中,就无法真正投入当下的生活。
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体验到焦虑:
一种内在的“痛楚”、心脏的收缩、泛化的困惑;
或者他们可以将其描述为感觉到仿佛周围的整个世界都是深灰或黑暗一片。
焦虑与内耗逐渐成为现代人的「隐形杀手」,跟人相处、人际交往或者亲密关系中,内耗的人容易猜疑臆测对方的看法,更多人选择生闷气,不懂得如何与自己的情绪相处。
现代人深陷“盲”“忙”“茫”,如何在快节奏的时代不迷失自己找到自己的丰盈人生?
或许选择极简的方式不妨是一个明智之举。
试问自己,我们是不是总是在割裂内心与生活的关系,总是在区隔内心与肉体的联系,那么极简和和丰盈的人生又有什么关系呢?
很多人的丰盈就是抓了一堆乱草,塞成了稻草人。
没有活力,没有思想的种子,不会开花结果,既没有花团锦簇时的欢喜与甜蜜,也没有惜别人生时的清净与寂寞。
越是在焦虑的时候,我们越是要冷静下来,好好地审视自己的生活,找回内心的稳定和秩序。
毕竟,我们无法控制风浪,但可以控制好自己的舵。

关注自己真实需求是什么?
并且经常问问自己三个问题,每当遇到为担心某件事时,都可以问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
1.在担心什么?
2.能做些什么?
3.找到解决之道了么?
当我一无所有,什么都不干,我可以不鄙视自己,内心可以不评判自己吗?
在一切身份之前,我可以把自己当做一个「人」来爱吗?
作者简介:贤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