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箱梁梁底模板跨中设置预(反)拱的计算

 夏天的光 2022-04-20

采用移动模架现浇32米铁路简支箱梁,梁底模板跨中设置预(反)拱的计算。

箱梁梁底模板跨中设置预(反)拱的计算

一、《肆桥设(2006)2221-Ⅵ》定型图中关于线形控制的说明

①扣除自重影响后预应力产生的上拱度:直线梁为13.64mm,曲线梁为14.15mm;②静活载挠度:直线梁和曲线梁均为7.54,为跨度的1/4125;③反拱的设置:为保证线路在运营状态下的平顺性,梁体应预设反拱。理论计算跨中反拱值为20mm,其它位置应按二次抛物线过渡。实际施工中反拱的设置应根据具体情况,充分考虑收缩徐变的影响以及预计二期恒载上桥时间确定。本设计二期恒载上桥时间按预加应力后60天计算,理论计算残余徐变拱度值为6.2mm。

二、移动模架造桥机的挠度值

移动模架造桥机等载预压时,经实测,底模跨中的挠度值(弹性变形值)为40mm。

三、跨中梁底模板设置预(反)拱的计算

保证线路在运营状态下平顺,即梁体上下结构表面坡度与设计坡度一致。梁底模板跨中设置的拱度值△L如下式:△L=L1-L2-L3 (mm)

L1:模架等载预压时底模跨中的挠度值(弹性变形值)。现场实测为39mm 。

L2:张拉及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上拱值。按《肆桥设(2006)2221-Ⅵ》定型图的说明,是20mm( ?)

L3:预应力60天后的残余徐变拱度值。按《肆桥设(2006)2221-Ⅵ》定型图的说明,是6.2mm

△ L = L1- L2 - L3

= 39-20-6.2

= 12.8 mm

根据上式计算,△L为正值,则在立梁底模板时跨中设向上的预拱值12.8 mm。跨中至支座顶,则按△L值到0mm,按二次抛物线过渡。 

A、梁体变形限值

梁体竖向挠度Δ限值:在ZK活载静力作用下,Δ≤L/1500;在中-活载静力作用下,Δ≤L/1200。

B、反拱的设置

为保证线路在运营状态下的平顺性,梁底预设反拱,理论计算跨中反拱值为22.5mm,其他位置按二次抛物线过渡。实际施工中反拱的设置根据具体的情况,充分考虑收缩徐变的影响及预计二期恒载上桥时间确定,二期恒载上桥时间按预加应力后60d计算,理论计算残余徐变拱度值为7.76mm。

C、MSS滑移支架主梁理论饶度计算值

表1 MSS32滑移支架首跨浇注状态主梁挠度

箱梁梁底模板跨中设置预(反)拱的计算

表2 MSS32滑移支架中间跨浇注状态主梁挠度

箱梁梁底模板跨中设置预(反)拱的计算

表3 MSS32滑移支架尾跨浇注状态主梁挠度

箱梁梁底模板跨中设置预(反)拱的计算

根据MSS32-900移动模架的“预压—卸载”成果报告,再考虑施加预应力时箱梁上拱的影响,得出施工后的梁体跨中弹性变形量,根据其变形量来确定跨中预拱度,其他截面(以模板缝为截面划分)的预拱度按二次抛物线进行分配。根据实际施工过程的实测下沉量和施加预应力跨中的上拱实测值,为确保施工后桥面标高的准确性,将MSS32-900移动模架外模(横梁)预拱度按二次抛物线进行编号分配调整如表4:

表4 中间跨32m施工预拱度调整值

箱梁梁底模板跨中设置预(反)拱的计算

以后施工梁体标高控制时,在梁体跨度未变的前提下,对其模板可按上述表中数据预留一定拱度,使施工后的梁体尽可能达到其设计高程(1cm之内)。

表5 中间跨32m施工预拱度调整值(理论)

箱梁梁底模板跨中设置预(反)拱的计算

四、移动模架底模预拱度设置与调整

梁底模板设置预(反)拱的计算:

保证线路在运营状态下平顺,即梁体上下结构表面坡度与设计坡度一致。梁底模板跨中设置的拱度值△L如下式:△L=L1-L2-L3 (mm)

L1:模架等载预压时底模跨中的挠度值(弹性变形值)。为负值(-)

L2:张拉及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上拱值。为正值(+),设计理论值为22.5mm。

L3:预应力60天后的残余徐变拱度值。为正值(+),理论计算值为7.76mm。

根据上式计算,△L若为负值,则在跨中设预拱,若为正值,则设反拱。跨中至支座顶,则按△L值到0mm,按二次抛物线过渡。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