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和村风物之四十七】温江水:家乡小康路

 健康晓语 2022-04-21

家乡小康路

温江水

我的家乡涉县温和村是一个仅有740人的小山村。村子距山下公路仅1公里,20多年年前还是用石头铺就的曲里拐弯的山道。在这条盘山道上,村民们祖祖辈辈肩挑背扛牲口驮上下搬运,也不知踢破了多少双鞋帮子,摔碎了多少瓣汗珠子。只因行路难,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生活艰苦,山下的姑娘不上山。

“行路难呀开路更难”。早在七十年代,村里以占一换三的土地置换方式与邻村谈妥一条路线,修成了一条长达两公里仅能通行排子车的蜿蜒小路,由于坡陡路窄,一遇雨雪就中断交通。彻底解决道路问题需要劈掉一座山头,这一过去敢想而不敢干的举措,终于在八十年代末开始实施了。村民们没有钢钎自己捻,没有炸药自己造,没有石灰自己烧。苦干一冬一春,终将一座山头削平,并向下延伸了坡度,用山上的风化页岩垫平,一条3米宽的的道路直通村里。路好了、车多了、载重量也大了,那爬坡行驶的拖拉机晴天路面刨成坑,雨天滑的往下掉,毁了路面且不安全。

去年村里决定硬化路面,积极争取上级扶贫专项资金,动员社会力量予以支持,联系在外工作的同乡捐款回报,发动村民采集砂石料,分班组作业打路面。短短一个月,就修成一条高质量的水泥路,村民们再不用发愁行路难了。临街临路的人家都盖起了车库,村里的拖拉机、小三码、面的、大货车有几十辆,还通上了公共汽车。道路兴带来百业兴。家乡道路建设与发展,昭示着村民经济前景越来越明朗,小康道路越走越宽广。原载《邯郸日报》


温江水,涉县温和人,现居邯郸。

【温和村风物之四十六】温健康:路

【温和村风物之四十五】温江水:水路十八盘

【温和村风物之四十四】温江水:放河灯儿

【温和村风物之三十八】温江水:小米饭,南瓜汤

【温和村风物之三十七】温江水:水窖

【温和村风物之三十二】温江水:老街饭市

【温和村风物之三十四】温江水:麻池

【温和村风物之三十】温江水:家乡的雨

【温和村风物之二十五】温江水:孙殿英屯兵温和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