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佾篇》3.5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莫远忧的图书馆 2022-04-21

3.5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注释】

夷狄: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古代称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和楚国都被称为蛮夷之国。

孔子主张以文化标准区分华夏和夷狄,奉行礼乐制度的是华夏,不奉行礼乐制度的是夷狄。

韩愈所著《原道》上说: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华夷的界限并非绝对,夷狄可进而变华夏,华夏可退而变夷狄。

不如:一、不像,不似。二、比不上。

诸夏:指华夏,中原,中国。周代分封的各诸侯国。泛指中原地区。

孔颖达《左传注疏》: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wú]:同,没有。

【译文】

孔子说:夷狄都知尊重君主,不像中原诸国无父无君,僭越礼法。 

【学而思】

不如有两层意思,一是夷狄虽然有君主,但是不奉行礼乐制度,比不上诸夏。二是夷狄都知道尊重君主,不像诸夏礼崩乐坏。从前后章节来看,当是孔子叹息诸夏礼崩乐坏的现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