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看短小说】李明生丨分 家

 昵称71028402 2022-04-21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分 家

□ 李明生/ 文 


 “哎!听说你家老二媳妇儿闹心事,想分家哩,你知道不知道?” 快嘴婆蹭到董老婆跟前小声说道。
   
“你真能瞎叨叨!听谁说的?”董老婆手往边一摆道。   

“信不信由你!” 
    
快嘴婆不自然地一扭身走了。董老婆嘴上虽反问了一句,但心里犯嘀咕,觉得老二媳妇与前一段时间相比,确实有点不一样。老二媳妇儿叫凤仙,刚娶进家门那阵子,从地里干活回来,把农具往柴棚一放,总要哄哄她嫂家的孩子,这几天回来,直接回屋一碰门就不出来了,有时关门的声音还那么刺耳。
     
大儿子红星,心地善良,小喇叭里还广播过他助人为乐的事。大嫂荣英是远近闻名的好媳妇儿,家里大事小事她都张罗着,街坊邻居谁家有事都一马当先。  

老二红亮,细高个,长方脸,高鼻梁,很帅气,只是说话急了有点口吃,在村里养猪场工作。老二媳妇凤仙,瓜子脸,薄嘴唇,迷缝眼,有点环眼疾,不细看也看不出来。
     
董老婆觉得凤仙刚过门不到一年就想分家,百思不得其解。 
         
这天董老婆和往常一样做了一锅小米稀饭,锅里还煮着六七个红薯面糠。饭好了,把围裙往墙橛儿上一挂,估摸着家人都回来齐了,便喊了两声:

 “开饭啦,开饭啦!” 
   


妯娌俩和小孩从屋里来到厨房,在煤火台边各自盛好饭,又回到屋里去吃。 
      
董老婆趁盛饭的时候瞧了瞧她们的脸色。凤仙与婆婆目光对视后,马上把目光缩了回去。婆婆在与老大媳妇相处中,摸清了她的秉性,晚上走到西屋与她拉家常,轻声细语地问道:
        
“荣英,你与凤仙闹别扭了,我看不对劲啊?”
      
“没有,没有!”荣英回答说。
      
婆婆指着西屋方向说:“听说,她想分家哩,有这回事没有?” 
    
荣英说:“没有听说,我还以为你说她啥了,与你闹啥心事呢,这几天家里的气氛怪怪的!” 
         
第二天几个妇女在三角地锄地时,大家东扯葫芦西扯瓢,老大媳妇才弄明白了实情。原来凤仙的娘家前几年在信用社贷了一笔无息贷款,在镇里开了个饭店,每天赶集的、开矿的老板请吃请喝,饭店生意兴隆,成了暴发户。她娘想让女儿早早分家,好帮衬她,早点有自己的窝灶。
       
董老婆在生产队当过妇女队长,六十年代参加过红旗渠工程夺丰渡槽建设。思想觉悟高,被评为“五好社员”。 
     
到了改革开放初期,董老婆觉得时代变了,觉得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没错。心想,既然老二媳妇想早点分开,就让他们分家门另家住早点富裕起来也好,反正,强扭的瓜不甜。
        
那时,国家的法律法规也只有《宪法》《婚姻法》《土地法》,农村处理家庭纠纷还是依靠“后家”和“家长老汉”。人们认为,舅舅就是法官,难事儿找后家作主,大事小事有家长老汉管。
      
这天,董老婆让人给内弟董生捎口信,让他来一趟。她兄弟从东山沟像“武工队”一样,骑着破旧的飞鸽牌自行车,满头大汗来到姐姐家,一进门从水缸里舀了一瓢水,痛痛快快喝了几口,然后问姐姐什么事,这么急让他来。听完姐姐的诉说,弟弟觉得分家也好分,便把在家族里有威望的家长老汉叫来,商量孩子们分家的事。
   
董老婆说:“本来想着老大在工厂工作,让老大帮帮老二,等老二家有了小孩再考虑给他们分家,可是这几天家里的“门”动静很大,虽然没有吵吵闹闹,但生着闷气,迟早要分家,我看还是趁早给他们分开过吧!不要等闹臭了再分家。”
   

舅舅同意姐姐的看法,然后给姐说:“想分就分开,家没有外债,也没啥很值钱的东西,好办!”  
 
家里没有永久牌自行车,也没有蝴蝶牌缝纫机,只有耧犁锄耙、桌椅板凳小推车和锅碗瓢盆,楼上还有两席圈麦子及豆类……
     
过了几天,董老婆又把内弟董生和家里管事的叔叔叫来,专门来分家。叔叔、舅舅和董老婆都围着煤球火边坐着,董老婆用铁火棍在煤火窟窿摇摇,欢腾腾地烧了起来,又把利用火的余热在煤火边深洞里烤熟的红薯掏出来,让孩子的叔叔和舅舅吃。舅舅能吸烟,嘴里叼着“大刀”牌香烟猛吸了一口,烟圈向上飘着。董老婆去把门帘撩开,让烟往外跑。
      
老大红星三倒班,今天在家。    

叔叔文和说:“根据经验,分家就让弟兄俩参加就行了,不要让媳妇们来掺和。”

老大回答说:“中。” 
  
老二那天从养猪场回来,哼着豫剧《新风颂》里的小曲儿“养猪事业高潮起,集体养社员养都很积极”推门回家,舅舅把他叫进屋,说明了分家的事儿,老二摇摇头说:

“我回去给媳妇说一声。”      

红亮回来给舅舅说他媳妇非要参与不行。舅舅想,老二不当家,就同意让妯娌俩也参加了分家。
 
因为大家都同意,也好分,叔叔和舅舅先商量了一个初步方案:  
   
除了董老婆现在需要使用的锅碗瓢盆和农具,以及留一部分口粮,其它能分的都一劈两半,分成两份,一家一份。   

二叔说:“堂屋五间让你娘继续住着。南屋随东屋,厕所随西屋。院子、东南角的大门,和西南角的厕所共用。以后谁家盖了新房每家给老人留两间住。” 
  
“关于养老费,娘还能干活。每年每户一百元,以后随行就市再调,年底前缴清,不得拖欠。”叔叔说。 
     
这个分家的方案大家都没有啥意见,一次通过了。 
     
村贫协主任老靳是董老婆家表亲戚,也参加了分家。他还补充了一句:“为大家打针预防针,不要像下沟村有一家分家那样,有四块银元,三小一大,姊妹五个,分家时还把一块银元锯成了两半,让人当笑话传。”
      
按照订的方案,能分成两份的分成了两份,不能分成两份的搭配着分成两份。然后把麦子灌了几布袋,给老婆多留了点,到时招待亲戚用。房子是家里的主要财产,都比较在乎,眼睛都睁得比较大。
       
老大媳妇儿说:“图省事,就谁住那就在那儿,免得倒腾。 ”    

老二媳妇儿凤仙心想,什么都能选择,阳光无法选择,每天太阳一出来就照着西屋,还是西屋向阳。再说西屋是后盖的,有两架水泥梁,还是红瓦房。然后说了一声: “我也想住西屋。” 
   
舅舅长出了一口气,然后说:“都想住西房就拣纸蛋吧,凭手气,公平。”
 
舅舅拍板后,  叔叔把纸条写好,揉成两个纸团儿,往靠窗口的小方桌上一放。 
   
舅舅说:“现在你们扣碗拣纸蛋儿。要得好,大让小,让老二家先拣吧!” 
 
舅舅看大家没发表意见,就说:“红亮先取吧。”
      
红亮心痒痒地想去取纸蛋,凤仙撇了他一眼就没敢伸手。凤仙用手扒拉扒拉取了一个,一看是东屋,脸色沉了下来,怕写的单上有蹊跷,还让老大把另一个纸团打开“验明正身”。   

一切都分妥了,虽然不是老二家的心愿,但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正在凤仙不高兴的时候,快嘴婆华琴又串门来了。撩开门帘子一看,一屋子的人,搭讪了几句话,就扭头往外走,一出堂屋门,不小心头撞到院子里树上挂着的竹篮子。
     
“哎呀!” 
    
凤仙听到院子里“哎呀”一声,透过窗户玻璃,看到月光下梨树上挂着的篮子晃来晃去的,本来感觉没合心愿的凤仙,看到树突然冒出一句:
  
 “院子里的树,还没有分呢?” 
   
叔叔和舅舅,到院子里看了看,有四棵树,两棵梨树一般粗,两棵泡桐树,一棵大的,一棵小的,大的直径不足擀面杖粗,小的不足拇指粗。
   
这时舅舅同着大家的面说:“还是那句老话,要得好,大让小。我当一次家,大树归老二,小树归老大。”凤仙没有得到住西屋的愿望,分了棵大树,感觉到心里平衡了许多。
   
叔叔说:“谁还有啥说说,没有啥回屋写分单。”

………   
 
 该说的都说了,该分的都分了。
 

叔叔在原来写好的分单上特地补充了一句:“院里的两棵梨树一般大小,一家一棵;桐树,大树归老二,小树归老大写进了分单。”

       
数年后,老二家准备盖新房,红亮找村里的木匠,帮他们“呼哧呼哧”把那棵盖房能当檩条的树锯倒了。 
  
老大媳妇儿是个孝顺人,觉得老公公走的时候连个薄皮棺木都没有,等树长成材给婆婆以后备用。就把分给她的树又施肥又浇水,可是长成了大树,结果被老二锯倒了。
   
董老婆知道后,在床上卧床不起,脸上愁眉不展。又捎信让舅舅和二叔一起解决家庭纠纷。
  
夜静得出奇,有人说一棵树就算了,忍一忍风平浪静,有人说,登鼻子上脸,如此下去……… 
   
正在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的时候,老二媳妇儿取着“分单”进屋了。
  
当大家看到分单上写着“大树归老二,小树归老大”几个大字时,在场的人惊呆了。
     
大家都窝了一肚子气,但为了处理好纠纷,同时也挽回点面子,叔叔根据老大夫妻俩的脾气又想了一个办法。叔叔,舅舅分别给他们做工作。

最后老大夫妇同意不再追要那棵树了,但要老二媳妇儿说句好话即可。老二夫妇也满口答应了。 
      
三天后,分家的原班人马,坐在堂屋这间忽松忽松的煤油灯旁,村支书也参加了。 
   
舅舅寒暄了几句后说:“言归正传,你们分別说说吧!” 
      
大哥说:“树,已经锯倒了,我给荣英也商量了,就让老二家用了算了。” 
     
没等老二开口,凤仙马上接着说:“就按俺哥说的那样吧!” 
    
红亮张了张嘴,想说句客套话,向哥嫂道道歉,凤仙撇了他一眼也没敢说什么。在场的人愣住了,支部书记把手一背,弓着腰走了。
——  The  End——

李明生   军旅生涯十几载,参加地方工作几十年。业余热爱新闻、摄影、诗歌、文学。发表过数百篇(幅)作品,散见报刊、网络。《林州市交通志》主编,现为某局退休干部。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