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白瓷的拐点——定窑(七):定窑的文化成就——装饰花纹

 不老东 2022-04-21

2018-08-14 06:26·品瓷中国

早在南北朝的北魏时期,邢窑受南方越窑影响生产青瓷,经过不断探索,在北朝时最先创烧出了粗白瓷之后,唐朝时终于烧制出成熟洁净的细白瓷,与越窑青瓷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映衬局面。白瓷的诞生,让世人惊叹不已,打开了瓷器胎釉由青色向纯净洁白迈进的大门,是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的一次重大飞跃。就在邢窑如日中天的晚唐时期,邢窑所在地以北不远处,位于曲阳县龙泉镇涧磁村的曲阳窑(即后来的定窑),开始师从邢州,置窑烧瓷,并且技术日渐成熟。

(作者:程彦林,来源:老程家的业余生活)

中华白瓷的拐点——定窑(七):定窑的文化成就——装饰花纹

2018-08-14 06:26·品瓷中国

早在南北朝的北魏时期,邢窑受南方越窑影响生产青瓷,经过不断探索,在北朝时最先创烧出了粗白瓷之后,唐朝时终于烧制出成熟洁净的细白瓷,与越窑青瓷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映衬局面。白瓷的诞生,让世人惊叹不已,打开了瓷器胎釉由青色向纯净洁白迈进的大门,是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的一次重大飞跃。就在邢窑如日中天的晚唐时期,邢窑所在地以北不远处,位于曲阳县龙泉镇涧磁村的曲阳窑(即后来的定窑),开始师从邢州,置窑烧瓷,并且技术日渐成熟。

(作者:程彦林,来源:老程家的业余生活)

定窑的装饰花纹——

在前面定窑的技术成就中讲到,定窑的装饰花纹主要有刻花、划花、印花、剔花等,还有少量的贴塑、镂空、描金。由于定窑较早而且普遍地使用优雅、美观的花纹进行装饰,从宋朝开始,定窑瓷器获得一个雅称——“定州花瓷”。那么定窑的刻花、划花、印花、剔花的文化艺术成就是什么呢?

中华白瓷的拐点——定窑(七):定窑的文化成就——装饰花纹

中华白瓷的拐点——定窑(七):定窑的文化成就——装饰花纹

北宋定窑刻花龙首大净瓶 定州博物馆藏

如果说象牙般的胎釉将定窑白瓷推到了一个引领天下白瓷的高度,那么丰富多彩的刻花、划花、印花等装饰,将定窑白瓷从纯白装饰又推向一个繁花似锦、艺术缤纷的新高地。定窑刻花是在继承邢窑刻花精华的基础上加以发展,而形成的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定窑纹饰的题材、纹样、构图等吸取了唐、五代和当时国画的立意、章法和技巧,构成独立完整的画面,内容有动物、花卉、民间故事等,丰富多彩。这些纹饰被刻画在象牙般质感的白瓷胎上,从而使大自然的美与创作艺术结合起来,相互辉映,浑然一体,显得无比和谐、精美。

中华白瓷的拐点——定窑(七):定窑的文化成就——装饰花纹

中华白瓷的拐点——定窑(七):定窑的文化成就——装饰花纹

中华白瓷的拐点——定窑(七):定窑的文化成就——装饰花纹

北宋 定窑白釉刻花花卉纹梅瓶 高37.1、口径4.7、足径7.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定窑刻花,是一种用夸张的艺术描写,线条优美,感情奔放,象一江春水奔泻而出,耐人寻味。这种艺术效果一般在面积较大的器物中表现最为突出。定窑刻花以它清晰、婉转而深浅不一的线条,形成了一个个浓淡不同的图画,同时,单刀、双刀并用,更增加了花纹的美感和立体感。如上图北宋定窑白釉刻花梅瓶,肩部用竹尖刀刻出细线菊瓣纹,用单刀刻下部的芭蕉纹,中部环周又满刻缠枝牡丹纹,线条流畅,形象逼真,生动地表现出牡丹那“ 花中之王” 的国色天姿。

中华白瓷的拐点——定窑(七):定窑的文化成就——装饰花纹

中华白瓷的拐点——定窑(七):定窑的文化成就——装饰花纹

中华白瓷的拐点——定窑(七):定窑的文化成就——装饰花纹

北宋 定窑剔刻花葫芦形白瓷执壶 法国吉美博物馆藏

对一些小件瓷品,因面积小,弧度大,刻花有时采用写实的手法,内多刻折枝耸草、莲花纹等,线条刚劲,顿挫有力,运用丰富的线条变化,达到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使器物充满着生活的气息,洋溢着时代的风采。

中华白瓷的拐点——定窑(七):定窑的文化成就——装饰花纹

北宋白釉刻花牡丹纹水注 法国吉美博物馆藏

归纳起来,刻花如同写意画,用中国画的线条、笔法来表现自然界的景物,寥寥几刀,虽笔墨不同,但构图稳重,满而不塞,虚实有致。

中华白瓷的拐点——定窑(七):定窑的文化成就——装饰花纹

中华白瓷的拐点——定窑(七):定窑的文化成就——装饰花纹

北宋 定窑划花双凫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定窑其它装饰方法,如划花雕刻剔花镂空等,其实也属于刻花的范畴,艺术表现与刻花手法大体一致,只是工艺稍有差别。其中雕刻值得提一下,由于受青铜器、漆器以及建筑艺术与佛教艺术的影响,定窑把雕刻艺术引入陶瓷装饰,用浮雕装饰技法来改变器物的外形,使造型与装饰形成了一体,很具有艺术美感。从定县塔基出土的刻花龙首净瓶、银盖瓶、刻莲罐等文物来看,定窑雕刻很擅长刻莲花瓣纹。莲花既是我国喜闻乐见的花卉,又是佛教的象征,擅长刻莲花瓣纹说明定窑非常接地气。当然,假冒雕刻莲花瓣纹定窑器也成为如今造假的重灾区。

中华白瓷的拐点——定窑(七):定窑的文化成就——装饰花纹

中华白瓷的拐点——定窑(七):定窑的文化成就——装饰花纹

北宋 定窑牙白划花莲花纹小茶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中华白瓷的拐点——定窑(七):定窑的文化成就——装饰花纹

中华白瓷的拐点——定窑(七):定窑的文化成就——装饰花纹

中华白瓷的拐点——定窑(七):定窑的文化成就——装饰花纹

北宋 定窑贴塑、镂刻四人抬轿(冥器) 定州博物馆藏

中华白瓷的拐点——定窑(七):定窑的文化成就——装饰花纹

北宋 定窑剔花矮腹瓶 美国佛利尔沙克乐博物馆藏

中华白瓷的拐点——定窑(七):定窑的文化成就——装饰花纹

定窑雕刻莲纹长颈瓶 定州博物馆展出

印花装饰在北宋定窑的大规模生产中,因“自动化”程度高,适应北宋当时的“工业化”水平需要而被更多地采用。那么定窑这种“自动化、现代化”印花装饰的艺术表现在哪里呢?

中华白瓷的拐点——定窑(七):定窑的文化成就——装饰花纹

中华白瓷的拐点——定窑(七):定窑的文化成就——装饰花纹

中华白瓷的拐点——定窑(七):定窑的文化成就——装饰花纹

北宋 定窑印花龙纹盘 上海博物馆藏

定窑的印花花纹造型以线条的疏密、粗细、点、面对比为主,以变化自如、工整、清晰富丽为艺术特色,画面布局合理,主次分明,描写生动,很有生活气息,有的还采用分段或分组装饰,用凸线把器物分成几组,每组饰以不同纹样。如“四季花卉纹碗”、碗壁分成六格,每格为一种花卉,碗中部又另饰一组图案花纹样。由于采用很浅的浮雕形式,加上瓷质的温润莹白,配合稍带微黄的釉色,使花纹秀丽精细,显现出栩栩如生的立体感,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艺术冲击。

中华白瓷的拐点——定窑(七):定窑的文化成就——装饰花纹

北宋 定窑鸳鸯荷花纹盘模 曲阳县北镇村出土 河北省博物馆藏

中华白瓷的拐点——定窑(七):定窑的文化成就——装饰花纹

金代 定窑四季花卉纹碗模 曲阳县北镇村窖藏出土 河北省博物馆藏

印花题材极为丰富,一般以龙和云、凤与花,鱼和水相组合居多,有以龙、凤、雁、鹤、鸭、鸳鸯、孔雀、鹭鸶、鹌鹑以及循麟、鸣鹿、奔马、游鱼、飞蛾、舞蝶为主体画面,以云、水、树、石、浪花、水藻、卷草、芙蓉、荷花、牡丹、萱草、秋菊为辅助纹饰的组合印花,也有任意选取某种动物或花卉单独予以表现的印花或刻花。常见组合纹样主要有云龙纹、凤穿牡丹纹、游鱼水波纹、石榴花纹、菊花纹、荷花纹等,此外还有鸟类、动物配合的自然风景纹、婴儿戏花纹、传统的狮子滚绣球纹、犀牛望月纹等。纹样既不都是实物实景的缩影,也不全是图案形式,给人一种画面丰茂而不繁琐、花纹虽满而严谨肃整的庄重之感,是作者抓准事物精髓而进行的艺术创作。到北宋政和、宣和年间,定窑印花艺术水平已经达到顶峰。

中华白瓷的拐点——定窑(七):定窑的文化成就——装饰花纹

定窑印花时常用纹饰图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