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皋:“农田尾水循环”构筑面源治理新模式

 昵称37581541 2022-04-21

图片

图片

当前,农业与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正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农田退水中的核心污染因子是氮、磷等矿质养分及少量土壤有机物。这些物质流失到水体中可能引起水体总氮、总磷、COD等浓度上升,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甚至更严重的污染问题。因此,水肥使用不当造成的农田退水和汛期阶段性的污染问题都将严重影响水环境质量。

如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与农村面源治理工作,超前谋划,以“农田退水”助力乡村水系治理。如皋利用农村“暗渠”优势,从农田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农田退水整治和水环境片区化治理三方面着手,加强农田排灌渠生态化改造创新的试点研究,运用4R技术,即源头减量、过程阻断、循环利用和生态修复四项技术,推进灌溉系统(全面规划建设暗渠管道)、排水系统(木桩护坡+水草)生态化改造和农田退水循环利用设施(循环泵站+控制涵闸+增加输水暗渠)等工程建设。

今年来,如皋在现有片区化治理的基础上,推进实施片区控导工程和片区控导加水系连通工程,总计投资约8000万,以点涉面,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稳步提升农田排水水质。

图片

图片

图片

目前,如皋从生态农田建设构建系统入手,已建成搬经镇龙桥村600亩示范区。今年,4200亩生态改造农田退水项目试点工作将陆续实施,其中搬经镇夏堡村高标准农田排灌系统生态化建设试点700亩,投资30.95万元;白蒲镇朱家桥村、朱窑村高标准农田排灌系统生态化建设试点1500亩,投资256.51万元;城北街道天河桥村高标准农田排灌系统生态化建设试点2000亩,投资221.51万元。

如皋在四级河道内设置潜水电泵,将农田退水抽入灌溉系统(暗渠)重新回灌农田实现循环,氮、磷等养分实现再利用;控制四级河内的退水排入上级河道,有效降低农田退水带来的污染,节约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同时通过控制四级河水位,抬高地下水位,减少田间水下渗,节约了水资源。

图片

图片


在推进农田尾水循环示范工程过程中,如皋强化灌溉渠内尾水、排水沟和四级河道水质的监测,为退水项目持续稳定运行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下一步,如皋将结合农村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河道综合整治,保障水系连通,以农田退水为抓手,积极探索农村面源水系治理的模式。



供 稿:张文楠、吴蓉蓉

审 核:苏   燕
发 布:尹   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