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畅先生 独创重彩画“翠叶荷花”

 泊木沐 2022-04-21

一、荷风千年,文脉赓续

荷,千百年来被文人墨客追捧,视为君子的代表;荷花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基因,承载着纯洁、坚贞、吉祥之意。不仅被文人墨客喜爱,画家更是对其情有独钟,名家辈出。徐渭墨荷豪放泼辣,水墨淋漓;八大山人挥泪墨生花,孤凄寂寞,冷意袭人;吴昌硕金石笔法入画,浓烈浑厚,回味无穷;白石老人挥洒自如,童趣无限,单纯可爱。今大畅先生的荷花与时俱进,独创“翠叶荷花”清新柔和,高贵典雅。

二、翠叶荷花,应势而生。

历史名家,各领风骚已成过往,以墨色荷花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源自时代局限性,也是时代的必然反映。随着光电的广泛应用、建筑和服装业的色彩纷呈,色彩的视觉感知应用于艺术作品中更能给艺术作品带来生命力,更重要的是色彩是艺术作品中视觉传达不可或缺的,它给人以力量,满足或慰藉人们的精神需求。在这个大色彩的时代,人们尽情的享受着色彩带来的花花世界,墨色荷花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黑美人”迟暮。大畅先生与时俱进,大胆创造出清新靓丽的翠叶荷花,一扫传统沉闷之风气,必将成为这个时代的标杆和旗帜,也正如石涛先生艺术理论经典“笔墨当随时代”的最好的体现。

三、翠叶荷花,契合传统

中国传统水墨画讲究墨分五色,层次分明,浑厚华滋,其主要特征就是有一个“明度”的过渡与变化,方显韵味。

翠叶荷花以帝王绿为主,以翠的标准为准则。讲究色彩变化与水头之间的关系,与中国画的墨分五色的体系不谋而合,大畅先生选用国内外矿物植物颜料,调成翠绿为主色调,加以水分的分解,形成不同层次的绿色,表现荷叶的阴阳向背,荷杆之错落有致。形成绿色世界的浓淡干湿,完全契合中国画的创作理念。

四、翠叶荷花,画法独特

翠叶与花红是补色关系,其创作理念上有着艺术处理的难度,“万绿丛中一点红”是补色关系的美妙图画。大畅先生抓住其点、线、面的关系与节奏,使画面生动自然,不落俗套。

在荷花造型上的处理,大畅先生十分注重线条的表达。作为珍珠隶的创始人,他在书法上的造诣极深,所以画面线条流畅遒劲,在表现荷杆、荷叶、荷花、花蕊等物象时注重书写性,精准有力,保持了绘画的格调。

“画不取书格不高”,正因为大畅先生书法的功夫巧妙地融入了荷花创作,同时借鉴了当代逸品大家霍春阳先生的造型手法,故而化艳俗为高冷,画面艳而不俗,卓尔不群。

色彩意韵的处理上以古人墨法原理相同,浓淡干湿,错落有致,同时还借鉴了张大千山水画的泼墨法。大畅先生大胆泼彩,泼出了风含翠篠娟娟净、泼出了雨裛红蕖冉冉香、泼出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泼出了一个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的烟雨江南……

五、翠叶荷花,纳福迎祥

荷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其文化价值深入人心。荷花为佛家的四大名花之一,从释迦摩尼佛出生的步步生莲,到成为观音等诸多菩萨的坐榻。儒家思想更是把其“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正直、清雅的君子之德奉为千古绝唱。中国传统文化还有一个吉祥文化,其特征为谐音,荷与“和”“合”为同音。家有荷花,万事兴旺,古有“家和万事兴”的说法,尤其是大畅先生笔下的翠叶荷花,含笑伫立,贵气四溢,既为当下画坛增添了重彩的一笔,更是藏家爱巢里纳福迎祥的一道靓丽风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