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Yabini的小世界 2022-04-21

一件事情如果短期内没有产生价值就会选择放弃,这是大多数人的通病。短期内试错的成本太高,我们倾向于用另一种更可观的事情替代。但是却忽略了当下事情所产生的长期价值。

就好比说和我们身体相关的健康问题,其实只要生活中注意比如饮食,并且养成一个个好习惯就能避免很多不可控的健康问题。但是有这种意识的人是少数,大多数人都在乎眼前的快乐,也就是我现在爽就好了,开心是最重要的。却忽略了后续的健康问题。

放在以前,我的思想观念会认为开心就是最重要的。因为开心才能让我们有动力前进,但是现在的想法是学会让自己适当的不舒服是一种长期思维。其实仔细想想,我们的进步过程中,你会发现进步最快的时候是那些适度不舒服的阶段。

呆在舒适区的舒服与安逸让我们喜欢守着自己的一亩三耕地,生怕一点微小的改变就会让自己跳出安逸。不舒服的感觉则不一样,我们会在不舒服的过程中被迫式地思考很多问题或者接受一种和自己例行规律下不一样的行动。

运动习惯的养成最能体现这种过程了。在运动的初期,我们往往会因为不适应运动的节奏身体会产生乳酸,导致酸痛。因此刚开始的运动会异常难以忍受,随时想要放弃,但是在咬牙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便会发现身体好像开始逐渐适应这个过程。运动也不再那么难以忍受,开始变得像稀松平常的例行习惯。但是当你加大运动的强度或者转换成别的运动模式之后身体又需要适应一个新的规律和模式,又会从不适期到适应期的阶段转变。

长期思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思维,它的时间截点不是过去和现在,而是已经转而形成了适应期的未来阶段。可以预知到想要的未来,而我们恰恰没有耐心来培养从不适到适应的过程,但是一旦突破不适的瓶颈,便会觉得一切如茅塞顿开,信手拈来。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培养自己在长期思维中的耐心呢?其实最应该做的就是了解自己的思想,因为一件事情对于别人来说可能是不值得坚持的,而对于自己来说却是值得坚持的。每个人的视角和价值的衡量标尺不一样,那么自然坚持的成果就不一样。在这个周围都充斥着不同声音的环境下, 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多想想自己要什么,而不是听别人说什么。这也是我一直都在强调向内探索的重要性,最了解自己的人必然是自己。

一个具有长期思维的视角必定能忍受短期的不适感,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脑海中所描绘出来的未来美好景象是更为重要的事,所以暂时的忍耐是必然的。多想想未来,把现在所做的每一件具有不适感的事情与未来的景象链接。那么当下的不适感就不会是那么难以忍受的事情,也会拥有一种跳出来看整体的掌控感。

8/15:日更的第2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