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文选粹】二十四节气为世界展现中国之美

 崔无容 2022-04-21
图片

新课标语文课题组:徐建华

语文高级教师,现任教于湖北省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传道授业之余,弄语说文,笔耕不辍。先后在省市级、国家级刊物发表语文教学论文二十余篇。自幼粗通文史,对文言文、作文教学见解独到,曾在语文教学中尝试“自己写作文,轻松教作文”“趣文新史记,轻松学文言”等系列,寓学于乐,别具一格。

主编:王涛

栏目主编:刘广彦、杨文慧 / 责编:苏木

 审校:张婷 / 美编:苏木

编者按

犹记2008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邂逅,为世人奉上一道文化盛宴,至今仍令我们记忆犹新;时隔14年,北京冬奥会开幕,与春天同时启幕,蕴含着博大精深历史文化的中国名片——二十四节气,联袂登场,惊艳亮相。一场开幕式,大气而浪漫,点点滴滴间都是诗意中国的最美印记。从“雨水”开始,到“立春”落定,北京冬奥会向世人普及了中国传统的岁月算法,让中华文化从容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开幕式的二十四节气创意,设计创意精巧不落俗套,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巧妙结合,这样的“中国式浪漫”,怎一个美字了得?

图片

二十四节气为世界展现中国之美

(标题使用比喻,形象、典雅。)

①在举世瞩目的冬奥会开幕式上,用二十四节气做倒计时,将第24届冬奥会牢牢打上了中国符号,引发好评如潮。整个开幕式演出,立春元素浓郁,洋溢一派盎然生机。那漫天飞舞的雪花,营造出“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胜境,传递出“一夜春风来”的讯息。

②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冬天结束,春天开始。中国春文化源远流长,历代文人墨客在立春日留下众多名篇佳作,民间在立春日也传唱数不清的谚语俗话。对冬奥会的千呼万唤,对春天的翘首期盼,在这个注定载入奥运史册的夜晚,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是一场与春天同时启幕的冬奥会,也将开启冬奥会发展史上的又一个春天。(开篇由冬奥会开幕式上用二十四节气做倒计时引出话题。)

图片

③选择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可谓神来之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现代科学越是发展,越要感叹古人的智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如此合乎自然规律又能用于指导实践的完备体系,是多么的伟大。天人合一的理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探求自然规律的科学精神,在二十四节气上得到集中体现。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天人合一的理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探求自然规律的科学精神。)

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倘若说“二十四史”记录下了中华民族这个世界上从未中断过的文明,并为后代保留了绵延不绝的精神血脉,那二十四节气就是解答这一现象级谜题的重要密码。二十四节气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相当科学的指导,虽灾害不断、战乱频仍,人民苦难深重、流离失所,依然能让农耕文明时期的中国养育起数量庞大的人口,生生不息、茁壮繁衍数千年。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中,二十四节气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二十四节气的社会功能:让农耕文明时期的中国养育起数量庞大的人口,生生不息、茁壮繁衍数千年。)

图片

立春,意味着不可遏阻的新生力量,蕴含着未来可期的希望。经过冰雪洗礼的大地逐渐回暖,与寒冬战斗过的万物开始复苏,叶萌草发绿意浓,争奇斗艳绽百花。冬奥运动员们又何尝不是如此?为了这一刻,他们已经等待了四年。四年里他们要面对枯燥乏味的训练和伤病的侵袭。千百次的重复可能只为一个动作更规范,上千个日夜的坚守只为心中那份不屈的信念。冬奥会大幕一旦开启,他们就将焕发气吞万里如虎的昂扬斗志,展现虎虎生威无所畏惧的劲头,拼出积蓄已久的力量,在冬奥会赛场上绽放最好的自己。(立春的寓意:不可遏阻的新生力量和未来可期的希望。)

⑥二十四节气搬上冬奥会开幕式,是在向充满智慧的祖先致敬,更是一种深沉的文化自信。我们有理由自信,也有底气自信,“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总结升华,彰显文化自信。)

来源:2022-02-07  《北京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